第七百九十章 五根的法义

相应部48相应9经/解析经第一(根相应/大篇/修多罗)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比丘们(出家人),有五种根,是哪五种根呢?即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五根(五根解释,见第七百八十四章)。


比丘们,什么是信根呢?信根就是圣弟子们有坚固的信心,对如来生起了坚固的信心。比如他们会这样想:「世尊是证悟了最高解脱果位的圣者,是证悟了无上正等正觉,已经完全证悟明白世间一切真相、真谛,开启了圆满智慧,从世间彻底解脱出来的圣者;


世尊是智慧与身口意行都修行圆满的圣者(身口意行解释:身体行为,口说言语,内心念想);


世尊是已经彻底从生死轮回大海中解脱出来(生死轮回解释,见第五百七十八章),到达涅槃清净彼岸的圣者;


世尊明白、了解世间的一切事理;


世尊能够教导、指引世间一切有缘的众生,让他们开启智慧,发心修行(众生解释,见第三百八十八章)。


世尊是天界与人间一切众生的老师(天界解释,见第四百四十一章;众生解释,见第三百八十八章)。


世尊是独自证悟最高解脱果位的觉者;


世尊是受到世间一切众生尊重、崇敬的圣者。」


比丘们,圣弟子们这样去观想,就是对如来生起了坚固的信心,就是具有了信根。


比丘们,什么是精进根呢?就是圣弟子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舍断、除灭恶法、邪法、束缚法,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修行善法、正法、解脱法,时刻都不偏离善法、正法、解脱法的轨迹,圣弟子每做一件事情都会反思自己的行为、言语、念想是否合乎善法、正法、解脱法的要求,如果合乎善法、正法、解脱法的要求就坚持的做下去,如果不合乎善法、正法、解脱法的要求就立刻停止不做。圣弟子不轻视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小事,还是大事都坚守正道,都明白自己在这些事情中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都以善法、正法、解脱法作为检验评判的标准。比丘们,这样去修行就是生起了精进根。


比丘们,什么是念根呢?就是圣弟子的注意力能够快速的集中在某个点上,圣弟子深切注意、集中专注某种事物或事情的时候,能够不想其他的事物或事情,只集中专注在当前的事物或事情上,比如吃饭的时候,只想吃饭的事情,不想其他的事情;喝水的时候,只想喝水的事情,不想其他的事情;简单的说念根就是:只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正在做的单个行为,说的单句言语,生起的单个念想上。


比丘们,你们要特别注意,集中专注的这些行为、言语、念想,不要含有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不要包含各种情绪、情感,比如做吃饭、喝水、睡觉、走路等等行为的时候,内心平静、宁静没有什么烦恼和痛苦在里面,也没有什么情感、情绪在里面。说各种语言,内心生起各种念想的时候,内心也要保持平静、宁静的状态,不要让烦恼、痛苦、情感、情绪融入其中。


比丘们,你们这样去修行就能生起念根。


比丘们,当然如果你们在修行念根的时候,能够与自己已经开启的智慧相结合就更好了,这样能够加强念根的力量与持续的时间。比如你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一棵大树上,除了这棵大树之外,你们不想其他的事物,不过这时为了加强你们专注的力量,你们可以生起这样的念想:「这棵大树枝繁叶茂,它最初也是由一粒种子发芽生长起来的,它最终也会凋零、衰败,最后死亡、消失不见,因为世间一切的事物都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的拥有,世间一切的事物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是空的,所谓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说:世间一切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无法保持完全相同的状态,世间的一切事物随时在变化,这就是空。」


又比如你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数呼吸的行为上,数呼气的次数,或者数吸气的次数。比丘们,你们要注意不是同时数呼气与吸气的次数,而是在呼气与吸气这两种行为中选择其中一种行为去计数,要么选择数呼气,要么选择数吸气,二者选择其一,不要同时数呼气与吸气的次数。


你们数呼气次数,或者数吸气次数的时候,为了加强你们念根的力量,你们可以这样去观想:「我的母亲还没有怀上我的时候,我在什么地方?我会呼吸吗?我在母亲肚子里孕育的时候,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呼吸的呢?我开始呼吸的时候我自己知道吗?我出生后慢慢长大,在关注其他事情的时候,我会注意到自己的呼吸吗?当我死亡,最后被埋入大地,或是死后被烈火焚烧的时候,我还会呼吸吗?死后的我去了什么地方?哦,我明白了,实际上我是由各种条件生起的,满足条件我的母亲就会怀上我,满足条件我也会在母亲肚子里孕育的时候开始呼吸,满足条件我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注意到自己呼吸行为,满足条件我就会衰老,最后死去,呼吸也会停止。死后的我去了什么地方呢?就如同一堆熊熊燃烧的火堆,火焰熄灭的时候,并不能说火焰去了什么地方,不能说火焰去了东南西北等等地方,只能说燃料没有了,火焰就熄灭了,或者说不满足燃烧的条件火焰就熄灭了。而我死后,如果还会生起贪欲、渴爱,就会再次的出生,因为我不甘心,我还想获得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就如同大火堆还有燃料没有用完,或者大火还满足燃烧的条件。贪欲、渴爱就是我生死轮回的燃料(生死轮回解释,见第五百七十八章),哪一天我贪欲、渴爱的燃料耗尽了,或者我贪欲、渴爱的燃料被除尽了,我就能从生死轮回中彻底的解脱出来。」


比丘们,这就是修行念根与自己已经开启的智慧相结合,这样能够加强念根的力量与持续时间。你们这样去修行念根会更有效果。


比丘们,什么是定根呢?不再执着和挂念世间的事物或事情,放下世间的事物或事情,不由眼睛与物质事物,耳朵与声音,鼻子与气味,舌头与味道,身体与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内心与见解、思想、念想生起贪欲、渴爱,就不会被这些世间的事物或事情束缚捆绑。就是因为执着和挂念世间的事物或事情,就是因为贪爱世间的事物或事情才会被世间的事物或事情束缚捆绑,才会生起烦恼和痛苦,现在将束缚捆绑自己的前提条件,将生起烦恼和痛苦的前提条件灭尽,那自己就不会再被束缚捆绑,就不会再生起烦恼和痛苦了。


这个前提条件就是对世间事物或事情的执着和挂念,对世间事物或事情的贪爱。灭尽执着和挂念,灭尽贪爱就能入定,就能让内心进入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


什么是「入定」呢?「入定」又被称为「禅定」,什么是禅定呢?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对象上,或者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清净的念想上,让内心平静、安宁、清净,让内心不混乱、不散乱、不胡思乱想,让内心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这就叫做禅定。也就是说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对象上,或者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清净的念想上就叫做「禅」,让内心不散乱、不混乱、不胡思乱想,让内心平静、安宁、清净,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就叫做「定」。


简单的说就是:以不执着和挂念世间的事物或事情,灭尽贪欲、渴爱作为前提条件,就能入定,就能让内心进入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


比丘们,让内心进入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定根就生起了。


比丘们,什么是慧根呢?就是圣弟子通过观察世间事物或事情的生起与灭没,证悟明白了无常的道理,开启了解脱的智慧。什么是无常呢?「无常」就是世间的事物或事情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远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随时都在变化。简单的说:「无常」就是无法永远保持不变。「无」是不能、无法的意思,「常」是恒常、永远不变的意思。


圣弟子明白无常的道理后,就能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贪欲、渴爱灭尽后,烦恼和痛苦也就灭尽了。也就是以贪欲、渴爱的灭尽作为前提条件,烦恼和痛苦就能被灭尽。


明白了世间事物或事情的生起与灭没,明白了熄灭、平息、灭尽烦恼和痛苦的修行方法,慧根就生起了。


比丘们,你们也可以这样去理解慧根的法义,明白了四圣谛,慧根就会出现,就能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慧根。


什么是「四圣谛」呢?「四圣谛」指的是苦、集、灭、道四种真相、真理,「苦」是指世间有生命的众生是痛苦的(众生解释,见第三百八十八章),因为世间一切的事物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远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随时在变化,世间的众生会衰老、生病、死亡,世间的众生拥有的事物会破损、衰败、灭亡、消失,世间的众生无法随心所欲,还可能会遇上灾难、灾祸。幸福快乐的生活无法永远保持,无法永远存在。


「集」是指烦恼和痛苦生起的原因是什么?烦恼和痛苦生起的根源、原因就是贪欲、渴爱,就是因为贪爱,所以失去或是得不到的时候就会产生痛苦,就是因为贪爱,所以就会想尽办法、不择手段的去获取,就会去做恶行,说恶言,生恶念。做恶行,说恶言,生恶念就会造下罪业,就会导致不祥、危险、不幸、烦恼、痛苦的结果。


「灭」是指:要灭尽烦恼和痛苦就要先灭尽贪欲、渴爱,灭尽了贪欲、渴爱就能灭尽烦恼和痛苦。


「道」是指灭尽烦恼和痛苦的修行方法,也就是从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修习八正道(八正道解释,见第十八章)。


比丘们,这就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五根的法义。”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巴利语原版经文


SN.48.9/(9) Paṭhamavibhaṅgasuttaṃ

   479. “Pañcimāni, bhikkhave, indriyāni. Katamāni pañca? Saddhindriyaṃ …pe… paññindriyaṃ. Katamañca, bhikkhave, saddhindriyaṃ? Idha, bhikkhave, ariyasāvako saddho hoti, saddahati tathāgatassa bodhiṃ ‘itipi so bhagavā arahaṃ sammāsambuddho vijjācaraṇasampanno sugato lokavidū anuttaro purisadammasārathi satthā devamanussānaṃ buddho bhagavā’ti– idaṃ vuccati, bhikkhave, saddhindriyaṃ.

   “Katamañca, bhikkhave, vīriyindriyaṃ? Idha, bhikkhave, ariyasāvako āraddhavīriyo viharati akusalānaṃ dhammānaṃ pahānāya, kusalānaṃ dhammānaṃ upasampadāya, thāmavā daḷhaparakkamo anikkhittadhuro kusalesu dhammesu– idaṃ vuccati, bhikkhave, vīriyindriyaṃ.

   “Katamañca, bhikkhave, satindriyaṃ? Idha, bhikkhave, ariyasāvako satimā hoti paramena satinepakkena samannāgato cirakatampi cirabhāsitampi saritā anussaritā– idaṃ vuccati, bhikkhave, satindriyaṃ.

   “Katamañca, bhikkhave, samādhindriyaṃ? Idha, bhikkhave, ariyasāvako vossaggārammaṇaṃ karitvā labhati samādhiṃ, labhati cittassa ekaggataṃ– idaṃ vuccati, bhikkhave, samādhindriyaṃ.

   “Katamañca, bhikkhave, paññindriyaṃ? Idha, bhikkhave, ariyasāvako paññavā hoti udayatthagāminiyā paññāya samannāgato ariyāya nibbedhikāya, sammā dukkhakkhayagāminiyā– idaṃ vuccati, bhikkhave, paññindriyaṃ. Imāni kho, bhikkhave, pañcindriyānī”ti. Navamaṃ.


“第七百九十章 五根的法义” 的相关文章

第二章 内心生起哪三种念想会让自己受到伤害?

相应部3相应2经/男子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波斯匿王在一旁坐下,他问佛陀:“世尊,当人的内心生起什么的时候,就会对自己不利,让自己产生痛苦,无法安乐?”佛陀说:“大王,当人的内心生起了三种念想的时候,就会对自己不利,让自己产生痛苦,无法...

第十七章 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长久的获益?

相应部3相应17经/不放逸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波斯匿王对佛陀说:“世尊,世间有没有一种方法,是可以让自己的现在世获得利益,也可以让自己的未来世获得利益呢?有没有让自己的当世和来世都能获得好处的方法呢?”佛陀说:“大王,有...

第二十一章 世间有四种人

3.第三品相应部3相应21经/人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佛陀对波斯匿王说:“大王,世间有四种人,是那四种人呢?就是从黑暗走到黑暗的人,从黑暗走到光明的人,从光明走到黑暗的人,从光明走到光明的人。”大王,什么是从黑暗走到黑暗的...

第二十三章 生起哪三种念想会烦恼痛苦?

相应部3相应23经/世间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他顶礼佛陀后在一旁坐下,波斯匿王对佛陀说:“世尊,当内心生起什么念想的时候,就会让自己烦恼痛苦、无法安宁?”佛陀说:“大王,当内心生起贪欲念想的时候,就会让自己烦恼痛苦、无法安宁;当内心生起愤怒念想的时...

第三十一章 如何才能解开束缚和捆绑?

相应部7相应6经/结缚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结缚婆罗门来到佛陀的住所,顶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结缚婆罗门对佛陀说:“世尊,世间的人被自己内心生起的念想束缚捆绑,被世间的事物事情束缚捆绑,世尊,谁才能解开这个束缚捆绑,谁才能从自己的念想和世间的事物事情中解脱出来呢?”这时,结缚婆罗门...

第三十八章 世间的圣者也不能免除病痛

相应部7相应13经/提婆西多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佛陀患上了重感冒,那时尊者优波哇那侍奉在佛陀的左右,佛陀对尊者优波哇那说:“优波哇那,请你为如来找些热水来。”尊者优波哇那回答:“世尊,好的,我现在就去为您找热水。”于是,尊者优波哇那穿上法衣,拿着饭钵,挨家挨户,不分贫富贵贱的化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