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什么是断坏观?
相应部46相应60经/断坏经(觉支相应/大篇/修多罗)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比丘们(出家人),修习断坏的观想,经常修习断坏的观想,能够证悟解脱的果位,能够获得大益处。
什么是断坏的观想呢?就是观想自己死后的尸体,手脚等等关节逐渐的腐烂肢解,皮肉筋骨有的已经断裂,有的还连接在一起,如同藕断丝连的状态,尸体逐渐的腐烂败坏,尸体逐渐的破裂、断散成各个小块,变得七零八落。尸体最后破裂、分裂成各个腐烂恶臭的小肉块,变成一摊烂肉,由此深刻的感受到世间的无常,什么是无常呢?无常就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这就是无常。世间任何的人最后都会死去,世间人死后,他们的血肉身体会腐烂、破裂、分散成一摊烂肉。把自己的身体观想成破裂、分散的一摊烂肉,就能够深切体会到自己无法青春永驻,无法永远不死,无法永远活在世间。自己会死去,自己会变成一摊破裂、分散的烂肉,由此放下对自己的执着和挂念,放下对世间一切事物的执着和挂念,因为这些事物都不是自己的,自己无法永远拥有这些事物。修习断坏观也能熄灭、平息贪欲、渴爱,既然世间一切的事物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的拥有,生起贪欲、渴爱又有什么意义呢?自己最终会失去这些事物,这些事物最终会属于别人,自己最终也会死去,争来争去,贪来贪去,爱来爱去,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到头来自己还是会变成一摊破裂、分散的烂肉。
比丘们,为什么修习断坏观,经常修习断坏观,能够证悟解脱果位,获得大益处呢?
当世间人或众生依靠修习断坏观,远离、熄灭、平息、停止、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圆满完成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七种觉支的修行。
什么是念觉支呢?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清净的念想上,四念住就属于念觉支(四念住解释,见第二百七十八章),修习四念住就是在修习念觉支。
什么是择法觉支呢?就是用已经开启的智慧,能够分辨出什么是善法、正法、解脱法,什么是邪法、恶法、不善法,能够判断出真法与假法,并且能够选择正确的法修行,能够选择善法、正法、解脱法修习,不选择邪法、恶法、不善法修习。
什么是精进觉支呢?就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熄灭、平息、灭尽已经生起的恶行、恶言、恶念,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让还没有生起的恶行、恶言、恶念不要再次生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让还没有生起的善行、善言、善念生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让已经生起的善行、善言、善念持续的增长、增进。简单的说精进觉支,就是持之以恒的修行善法、正法、解脱法,持之以恒的断恶修善。四正勤就属于精进觉支(四正勤解释,见第五百五十四章),修习四正勤就是在修习精进觉支。
什么是喜觉支?就是持之以恒修习善法、正法、解脱法的时候,内心由于修习善法、正法、解脱法而变得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清净安宁,由此生起欢喜、喜悦、欣喜。
什么是轻安觉支?就是由于修行止与观(止与观解释:见第六百一十四章),由于修行善法、正法、解脱法,熄灭、平息、灭尽了烦恼和痛苦,由此内心进入宁静、安宁、安稳的状态之中。
什么是定觉支?就是内心不再混乱、散乱、胡思乱想,内心不会再生起烦恼和妄想,内心已经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定觉支也被称为禅定,什么是禅定呢?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对象上,或者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清净的念想上,让内心平静、安宁、清净,让内心不混乱、不散乱、不胡思乱想,让内心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这就叫做禅定。也就是说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对象上,或者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清净的念想上就叫做「禅」,让内心不散乱、不混乱、不胡思乱想,让内心平静、安宁、清净,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就叫做「定」。
什么是舍觉支?就是已经不再执着和挂念,内心平等,没有分别、区别、差别,内心平静、安宁、宁静,能够放下对世间一切事物事情的执着和挂念,既不会陷入回忆过去的念想之中,也不会陷入期待未来的念想之中,更不会陷入现在当前的念想之中,内心平静、坦荡。
当世间人或众生修习断坏观的时候,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无常,以及由修习断坏观而生起的各种从低到高的清净境界,由此证悟各种阶位的解脱果位,获得清净解脱的大益处。
比丘们,修习断坏观,经常修习断坏观,能够预料、预见必将证悟两种果位,这两种果位不是同时证悟的,而是证悟这两种果位中的其中一种果位。是哪两种果位呢?
修习断坏观,经常修习断坏观,在最理想的状态下能够证悟完全智。
什么是完全智?就是完全的明白和理解世间、世界的真相、真谛;完全明白获得解脱,进入涅槃境界的道理、知识、修行方法。
已经熄灭、停止生死轮回(生死轮回解释,见第五百七十八章),解除了一切的束缚与捆绑。
已经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证悟解脱的果位,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清净境界。
简单的说「完全智」就是:已经解除一切的束缚捆绑,已经灭尽一切的烦恼和痛苦,已经进入涅槃清净的境界。
这就是完全智的法义。
如果修习断坏观,经常修习断坏观没有证悟完全智,就证悟还有执着烦恼的残渣,还有细微执着烦恼的阿那含果位。
什么是阿那含果位呢?就是除灭了有「我」真实、永远存在的见解;灭尽了那些对解脱毫无帮助的苦行、禁戒、禁忌;消除了对如来正法的疑惑,消除了对如来,对如来出家弟子们聚集的僧团,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的疑惑。对如来,对如来的正法,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对如来的出家弟子们聚集的僧团生起了坚固的信心,灭尽了贪欲、愤怒、疑惑,阿那含果位也称为三果,这些证悟阿那含果位的圣者,他们也被称为证悟三果的圣者。证悟阿那含果位的圣者,他们死后不会再投生在欲界,什么是欲界呢?也就是还有男女淫欲、食欲、睡眠欲等等感官欲望有情众生居住的地方。证悟阿那含果位的圣者,他们死后直接投生到色界与无色界天界,并在这些天界中灭尽一切烦恼和痛苦,从生死轮回中永远的解脱出来,证悟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阿那含果位也称为不还果。什么是色界天界?也就是没有男女淫欲、食欲、睡眠欲等等感官的欲望,这些有情众生的物质身体以及他们住的宫殿等等他们所在地方的物质事物非常的殊胜、精致、净妙,他们对这些殊胜、精致、净妙的物质事物还有微细的执着和挂念,他们还会被这些这些殊胜、精致、净妙的物质事物轻微的束缚捆绑,这就是色界天界,没有欲望,还有对物质事物的轻微执着和挂念。什么是无色界天界?也就是没有男女淫欲、食欲、睡眠欲等等感官欲望,也没有对物质事物的执着和挂念,但是还有对精神思想、念想的执着和挂念,这就是无色界天界,没有欲望,没有对物质事物的执着和挂念,但是还有对精神思想、念想的执着和挂念。
比丘们,修习断坏观,经常修习断坏观,是如何证悟完全智与阿那含这两种果位的呢?
当世间人或众生依靠修习断坏观,远离、熄灭、平息、停止、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圆满完成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七种觉支的修行。
当世间人或众生修习断坏观的时候,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无常,以及由修习断坏观而生起的各种从低到高的清净境界,由此证悟完全智与阿那含这两种果位。
比丘们,修习断坏观,经常修习断坏观能够获得大利益;
修习断坏观,经常修习断坏观能够解除世间的束缚捆绑,让内心进入安稳、安宁的状态之中;
修习断坏观,经常修习断坏观能够激起解脱的急迫感,对善法、正法、解脱法生起坚定的信仰心,因为由修习断坏观明白了世间是无常的,迫切的想要从世间彻底的解脱出来。
修习断坏观,经常修习断坏观能够被指引、引导进入安乐、吉祥、平安、幸福的状态之中。
比丘们,修习断坏观,经常修习断坏观是如何获得大利益的?是如何解除世间的束缚捆绑,让内心进入安稳、安宁的状态之中的?是如何激起解脱的急迫感,对善法、正法、解脱法生起坚定的信仰心,迫切的想要从世间彻底的解脱出来的?是如何被指引、引导进入安乐、吉祥、平安、幸福的状态之中的?
当世间人或众生依靠修习断坏观,远离、熄灭、平息、停止、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圆满完成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七种觉支的修行。
当世间人或众生修习断坏观的时候,亲身体验、体会、领悟到无常,以及由修习断坏观而生起的各种从低到高的清净境界,由此获得大利益;由此解除世间的束缚捆绑,让内心进入安稳、安宁的状态之中;由此激起解脱的急迫感,对善法、正法、解脱法生起坚定的信仰心,迫切的想要从世间彻底的解脱出来;由此被指引、引导进入安乐、吉祥、平安、幸福的状态之中。
比丘们,你们也要修习断坏观,经常修习断坏观,这样你们也能获得大益处,证悟完全智与阿那含这两种果位,这样你们也能获得大利益,解除世间的束缚捆绑,让内心进入安稳、安宁的状态之中,激起解脱的急迫感,对善法、正法、解脱法生起坚定的信仰心,迫切的想要从世间彻底的解脱出来,被指引、引导进入安乐、吉祥、平安、幸福的状态之中。”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比丘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巴利语原版经文
SN.46.60/(4) Vicchiddakasuttaṃ
241. “Vicchiddakasaññā, bhikkhave …pe… catutth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