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火堆的修行比喻
相应部46相应53经/火经(觉支相应/大篇/修多罗)
有一天,众多的比丘在中午前穿好法衣,拿上饭钵准备到舍卫城中化缘饭食,这些比丘,他们心想:「现在时间还比较早,我们先到外教徒聚集的地方去,与他们交流修行的方法吧。」
于是,这些比丘就来到外教徒聚集的地方,外教徒们看见有这么多的比丘来到自己的修行地,于是就聚集在这些比丘们的周围,其中一位外教徒对比丘们说:「道友们,我听说你们的导师乔达摩教导你们七觉支的修行方法(七觉支解释,见第六百六十一章),听说用七觉支的修行方法能够灭尽烦恼和痛苦,我还听说七觉支有七种觉支。这七种觉支即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七种觉支。道友们,我现在有一个问题,要请教你们,这个问题就是:在什么情况、情形下选择相应的觉支修行呢?比如:当内心处于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的状态之中的时候,修行七种觉支中的哪些觉支是适当、合适、恰当的呢?
当内心处于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的状态之中的时候,修行七种觉支中的哪些觉支是不适当、不合适、不恰当的呢?
又比如:当内心处于「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的状态之中的时候,修行七种觉支中的哪些觉支是适当、合适、恰当的呢?
当内心处于「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的状态之中的时候,修行七种觉支中的哪些觉支是不适当、不合适、不恰当的呢?”
当外教徒这样问的时候,这些比丘内心想:「我们不知道这个问题该如何的回答,那就不要回答了,我们还是先到世尊那里去请教,等我们弄明白这个问题后,再来为这位外教徒解答问题吧。」想完,这些比丘一句都没有说,就站起来离开了。
外教徒们看着远去的比丘们,疑惑不解的说到:“为什么他们一句话都不说呢?真是搞不懂哦,难道他们也不知道怎么解答这个问题吗?还是他们有什么急事要去办理,来不及回答我们的问题呢?这些比丘真是奇怪,到我们这里来,问他们问题,一句话都不说。算了,不去管他们,我们还是做我们自己的事情吧。”
这些比丘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们就在一旁坐下,他们向佛陀复述了外教徒们所问的问题,恭请佛陀为他们说法,以此解除他们内心中的疑惑。
佛陀对这些比丘说:“当内心处于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的状态之中的时候,修行七种觉支中的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三种觉支是不适当、不合适、不恰当的。
什么是轻安觉支?就是由于修行止与观(止与观解释:见第六百一十四章),由于修行善法、正法、解脱法,熄灭、平息、灭尽了烦恼和痛苦,由此内心进入宁静、安宁、安稳的状态之中。
什么是定觉支?就是内心不再混乱、散乱、胡思乱想,内心不会再生起烦恼和妄想,内心已经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定觉支也被称为禅定,什么是禅定呢?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对象上,或者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清净的念想上,让内心平静、安宁、清净,让内心不混乱、不散乱、不胡思乱想,让内心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这就叫做禅定。也就是说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对象上,或者内心集中专注在某一种清净的念想上就叫做「禅」,让内心不散乱、不混乱、不胡思乱想,让内心平静、安宁、清净,安住在单个、纯一的清净境界之中,就叫做「定」。
什么是舍觉支?就是已经不再执着和挂念,内心平等,没有分别、区别、差别,内心平静、安宁、宁静,能够放下对世间一切事物事情的执着和挂念,既不会陷入回忆过去的念想之中,也不会陷入期待未来的念想之中,更不会陷入现在当前的念想之中,内心平静、坦荡。
比丘们,为什么当内心处于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的状态之中的时候,修行七种觉支中的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三种觉支是不适当、不合适、不恰当的呢?因为当内心处于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的状态之中的时候,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三种觉支是很难被唤起、引发、触发的,就如同一个男子,他点燃了一堆小火,他想让刚刚点燃的小火越烧越旺,于是,他就向小火堆里面丢入、投入湿草、湿牛粪、湿木柴,并向小火堆里面撒水、泼水、撒土、盖土,这个男子他能够让刚刚点燃的小火越烧越旺吗?”
比丘们回答:“世尊,这个男子,他无法让刚刚点燃的小火越烧越旺,因为他丢入小火堆的这些燃料都是浸过水的,都是让水泡过的,不管是草、牛粪,还是木柴,都是湿的,都是包含大量水的,小火要燃烧这些湿草、湿牛粪、湿木柴首先要烤干这些燃料中包含的水,这要消耗小火的能量,再说,这个男子又向小火堆中撒水、泼水、撒土、盖土,这简直就是要灭火嘛,怎么可能让小火越烧越旺呢?”
佛陀说:“比丘们,同样的,当内心处于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的状态之中的时候,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三种觉支是很难被唤起、引发、触发的,因为当内心处于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状态之中的时候,内心生起了很多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的念想、思想、见解,让内心混乱、散乱,让内心胡思乱想,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的念想已经占据内心,需要先平复、平息这些下劣、低劣、恶劣、卑劣念想后才能进一步唤起、引发、触发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如果直接在这种情况下修习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内心都是混乱、散乱的,内心都是被各种妄想杂念占据的,根本就无法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之中。就如同向小火堆中投入湿草、湿牛粪、湿木柴一样,不仅起不到什么作用,还会消耗小火的力量,因为小火要先烤干这些燃料中的水分才能燃烧这些燃料,当内心处于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状态之中的时候,如果修习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就会由于无法快速的进入平静、安宁、宁静的状态而生起烦恼,就会怀疑自己修行方法的正确性:「为什么自己无法快速的进入平静、安宁、宁静的状态之中,难道是自己的修行方法不正确吗?」这就是新生起的烦恼,这种新生起的烦恼就如同湿草、湿牛粪、湿木柴中包含的水分,需要先将新生起的烦恼熄灭、平息、灭尽后,才能继续的熄灭、平息、灭尽之前想要灭尽的烦恼。
然而如果无法灭尽这些由于选择修行方法不当而生起的新烦恼,就会让这些新的烦恼持续不断的增长、增加,这就会导致烦恼越来越多,旧的烦恼没有除去,新的烦恼又生起了,这就如同在小火堆中撒水、泼水、撒土、盖土,就像你们刚才所说的那样:「这哪里是想要小火越烧越旺哦,这简直是在灭火。」原因就是因为选择的修行方法不当,导致烦恼越来越多,最后让燃烧、除灭烦恼的火焰熄灭了。
比丘们,当内心处于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的状态之中的时候,修行七种觉支中的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这三种觉支就是适当、合适、恰当的。
什么是择法觉支呢?就是用已经开启的智慧,能够分辨出什么是善法、正法、解脱法,什么是邪法、恶法、不善法,能够判断出真法与假法,并且能够选择正确的法修行,能够选择善法、正法、解脱法修习,不选择邪法、恶法、不善法修习。
什么是精进觉支呢?就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熄灭、平息、灭尽已经生起的恶行、恶言、恶念,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让还没有生起的恶行、恶言、恶念不要再次生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让还没有生起的善行、善言、善念生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勇猛精进的让已经生起的善行、善言、善念持续的增长、增进。简单的说精进觉支,就是持之以恒的修行善法、正法、解脱法,持之以恒的断恶修善。四正勤就属于精进觉支(四正勤解释,见第五百五十四章),修习四正勤就是在修习精进觉支。
什么是喜觉支?就是持之以恒修习善法、正法、解脱法的时候,内心由于修习善法、正法、解脱法而变得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清净安宁,由此生起欢喜、喜悦、欣喜。
比丘们,为什么当内心处于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的状态之中的时候,修行七种觉支中的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这三种觉支是适当、合适、恰当的呢?因为当内心处于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的状态之中的时候,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这三种觉支是容易被唤起、引发、触发的,就如同一个男子,他点燃了一堆小火,他想让刚刚点燃的小火越烧越旺,于是,他就向小火堆里面丢入、投入干草、干牛粪、干木柴,并向小火堆扇风、吹风,这个男子他能让刚刚点燃的小火越烧越旺吗?”
比丘们回答:“世尊,这个男子,他能够让刚刚点燃的小火越烧越旺,因为他丢入小火堆的这些燃料都是干燥易燃的,不管是草、牛粪,还是木柴都是干燥的,都是易燃的,小火只要接触到干草、干牛粪、干木柴就会燃烧,再说,这个男子又向小火堆扇风、吹风,这会加快小火的燃烧速度。如果保持这个势头,小火很快就会变成大火的。”
佛陀说:“比丘们,同样的,当内心处于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的状态之中的时候,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这三种觉支是容易被唤起、引发、触发的,因为当内心处于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状态之中的时候,内心生起了很多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的念想、思想、见解,让内心混乱、散乱,让内心胡思乱想,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的念想已经占据内心,需要用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平复、平息这些下劣、低劣、恶劣、卑劣念想。
用择法觉支能够区分出善法与恶法,正法与邪法,解脱法与束缚法,选择善法、正法、解脱法修习,舍弃恶法、邪法、束缚法,这相当于用善法、正法、解脱法的念想替换掉内心中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的念想,这样能够用善法、正法、解脱法的念想快速的除灭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的念想。
用精进觉支能够通过持之以恒的修行善法、正法、解脱法,持之以恒的断恶修善,让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的念想快速的被除灭。
用喜觉支能够通过持之以恒修习善法、正法、解脱法,让内心变得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清净安宁,让内心充满欢喜、喜悦、欣喜的念想,以此来快速的除灭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的念想。
比丘们,这样就如同在小火堆中丢入干草、干牛粪、干木柴,由于这些燃料是干燥的,是易燃的,不含有水分,因此小火会越燃越旺。为什么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是不含水分的燃料呢?因为修习这三种觉支的时候,直接用修行善法、正法、解脱法,断恶修善的实际行为,快速的替换掉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的念想,快速的除灭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的念想。不会由于修行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生起新的烦恼,所以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就是不含水分,干燥易燃的燃料。而继续向小火堆扇风、吹风又比喻什么呢?向小火堆扇风、吹风比喻的是修习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产生的惯性力量,一旦经常修习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就会形成修习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的习惯、习性。养成了修习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的习惯、习性,那么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的念想就无法再污染内心,就如同向小火堆扇风、吹风,让修行除灭烦恼的火焰越烧越旺,直到彻底将烦恼焚烧殆尽。
佛陀对这些比丘说:“当内心处于「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的状态之中的时候,修行七种觉支中的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这三种觉支是不适当、不合适、不恰当的。
比丘们,为什么当内心处于「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的状态之中的时候,修行七种觉支中的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这三种觉支是不适当、不合适、不恰当的呢?因为当内心处于「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的状态之中的时候,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这三种觉支是很难平息内心「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的状态的。就如同有一个男子,他想要熄灭、扑灭一堆熊熊燃烧的大火,如果他向大火堆里面丢入、投入干草、干牛粪、干木柴,并且在大火堆旁扇风、吹风,这个男子,他能够熄灭、扑灭这堆大火吗?”
比丘们回答:“世尊,这个男子,他根本就无法熄灭、扑灭大火,他向大火堆里丢入干草、干牛粪、干木柴,这不是让大火越烧越旺吗!他还在旁边扇风、吹风,简直是不嫌火势大哦,大火将会变得越来越大,火势也会越来越旺。”
佛陀说:“比丘们,同样的,当内心处于「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的状态之中的时候,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这三种觉支很难平息内心「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的状态。
因为内心是「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的,如果修习择法觉支,就会因为内心的浮躁不安、混乱、散乱,而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在内心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状态中的世间人或众生,是很难做出正确的分辨和选择的,他们还会因为分辨和选择而生起疑惑、怀疑、犹豫不决等等的烦恼,由此旧的烦恼没有除灭,新的烦恼又生起了,由于修行方法的不当让新烦恼生起,这就如同向大火堆中投入干草、干牛粪、干木柴。在大火旁扇风、吹风比喻的是什么呢?在大火旁扇风、吹风比喻是在内心处于「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的状态之中的时候,坚持修习择法觉支,由此让新烦恼持续不断的生起,形成了新烦恼生起的惯性。让生起新烦恼成为了习惯、习气。
因为内心是「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的,如果修习精进觉支,就会因为内心的浮躁不安、混乱、散乱,而难以持之以恒的修行善法、正法、解脱法,难以持之以恒的断恶修善。因为在内心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状态中的世间人或众生,是很难长时间坚持做某件事情的,他们会因为内心的「浮躁不安、混乱、散乱」而放弃做某件事情,就是由于他们无法坚持长时间的做某件事情,他们就会更加的「浮躁不安、混乱、散乱」,他们就会怀疑自己,他们就会生起新的烦恼,由此旧的烦恼没有除灭,新的烦恼又生起了,由于修行方法的不当让新烦恼生起,这就如同向大火堆中投入干草、干牛粪、干木柴。在大火旁扇风、吹风比喻的是什么呢?在大火旁扇风、吹风比喻是在内心处于「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的状态之中的时候,坚持修习精进觉支,由此让新烦恼持续不断的生起,形成了新烦恼生起的惯性。让生起新烦恼成为了习惯、习气。
因为内心是「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的,如果修习喜觉支,就会因为内心的浮躁不安、混乱、散乱,而难以持之以恒的修行善法、正法、解脱法,难以持之以恒的断恶修善,就无法由善法、正法、解脱法而生起欢喜、喜悦、欣喜,因为在内心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状态中的世间人或众生,是很难长时间坚持做某件事情的,他们会因为内心的「浮躁不安、混乱、散乱」而放弃做某件事情,就是由于他们无法坚持长时间的做某件事情,他们就会更加的「浮躁不安、混乱、散乱」,他们就会怀疑自己:「为什么修习喜觉支无法让我的内心由于修习善法、正法、解脱法而变得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清净安宁?为什么修习喜觉支无法让我生起欢喜、喜悦、欣喜?」,他们就会生起新的烦恼,由此旧的烦恼没有除灭,新的烦恼又生起了,由于修行方法的不当让新烦恼生起,这就如同向大火堆中投入干草、干牛粪、干木柴。在大火旁扇风、吹风比喻的是什么呢?在大火旁扇风、吹风比喻是在内心处于「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的状态之中的时候,坚持修习喜觉支,由此让新烦恼持续不断的生起,形成了新烦恼生起的惯性。让生起新烦恼成为了习惯、习气。
佛陀对这些比丘说:“当内心处于「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的状态之中的时候,修行七种觉支中的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三种觉支是适当、合适、恰当的。
比丘们,为什么当内心处于「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的状态之中的时候,修行七种觉支中的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三种觉支是适当、合适、恰当的呢?因为当内心处于「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的状态之中的时候,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三种觉支是容易平息内心「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的状态的。就如同有一个男子,他想要熄灭、扑灭一堆熊熊燃烧的大火,如果他向大火堆里泼水、撒土、盖土,并且拆散、拆开、分离大火堆中正在燃烧的燃料,这个男子,他能够熄灭、扑灭这堆大火吗?”
比丘们回答:“世尊,这个男子,他向大火堆泼水、撒土、盖土能够熄灭、扑灭大火,他拆散、拆开、分离大火堆中正在燃烧的燃料,能够让大火由于失去燃料而减弱火势,他这样也能最终熄灭、扑灭大火。他如果使用这两种方法去扑灭大火,那是一定能够成功的。”
佛陀说:“比丘们,同样的,当内心处于「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的状态之中的时候,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三种觉支是容易平息内心「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的状态的。
比丘们,因为修习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三种觉支中任意一种觉支,能够让内心平静、安宁、宁静下来,能够让内心摆脱「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的状态,当内心处于平静、安宁、宁静的状态之中的时候,才适合去修习其他的修行法门,因为只有内心平静、安宁、宁静的时候才可能持之以恒,长时间的修行某项法门。「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的内心是无法长时间坚持修行的。刚才如来说的比喻,向大火堆泼水、撒土、盖土就相当于修习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三种觉支中的任意一种觉支,用来熄灭、扑灭内心「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的大火,用来熄灭、扑灭内心烦恼和痛苦的大火。在修习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三种觉支平息内心「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状态的时候,不会生起新的烦恼,因为本来修习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三种觉支就是让内心进入平静、安宁、宁静的状态之中的。而拆散、拆开、分离大火堆中正在燃烧的燃料比喻的就是:持之以恒,经常的修习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三种觉支,形成了惯性的力量,形成了习惯,那么烦恼就会被拆散、拆开、分离,烦恼就会被熄灭、平息、灭尽。
比丘们,至于念觉支,任何时候修习都是适当、合适、恰当的。
什么是念觉支呢?就是内心集中专注在清净的念想上,四念住就属于念觉支(四念住解释,见第二百七十八章),修习四念住就是在修习念觉支。
当内心处于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的状态之中的时候,正好可以用念觉支熄灭、平息、灭尽内心中的这些下劣、低劣、恶劣、卑劣念想,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安宁的状态之中。
当内心处于「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的状态之中的时候,也正好用念觉支熄灭、平息、灭尽内心「浮躁不安、混乱、散乱」的状态,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安宁的状态之中。
比丘们,如果要长时间坚持修行某一种法门,前提条件就是要先让内心处于平静、宁静、安宁的状态之中,在内心混乱、散乱、浮躁不安、胡思乱想的状态之中,是无法坚持长时间修习某项法门的。”
这时,有一位长老比丘疑惑不解的问佛陀:“世尊,为什么在任何时候修习念觉支都是适当、合适、恰当的呢?念觉支与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都是让内心平静、宁静、清净的修行方法,为什么当内心处于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的状态之中的时候,修习念觉支就是适当、合适、恰当呢?”
佛陀说:“比丘们,虽然念觉支与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都是让内心平静、宁静、清净的修行方法,但是它们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清净境界的深浅有所不同,念觉支是让内心进入浅一点的平静、宁静、清净境界,而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是让内心进入更深层次的平静、宁静、清净境界,如果想要在内心处于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状态之中的时候,立刻就让内心进入深层次的平静、宁静、清净境界,那是不可能的,需要由浅入深,就如同一个身体瘦弱的人,想要通过一、两天的加强锻炼就让他自己的身体变得强壮,那是不可能的,又如同饥饿的人,只让他吃一粒米,就让他吃饱肚子,那也是不可能的,还比如只练过一天字的人,立刻就让他写出漂亮的字来,那也是不可能的。要进入深层次的平静、宁静、清净境界,先要通过念觉支的修习让内心进入浅一点的平静、宁静、清净境界。
当内心处于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的状态之中的时候,修习念觉支能够熄灭、平息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的念想,而如果当内心处于下劣、低劣、恶劣、卑劣的状态之中的时候,修习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就无法让内心进入深层次的平静、宁静、清净境界,原因就是要让内心进入深层次的平静、宁静、清净境界,就要先让内心进入浅一点的平静、宁静、清净境界,修行要由浅入深,平静、宁静、清净的境界也是由浅入深的。
比丘们,通过如来刚才的讲解,你们明白了灭尽烦恼和痛苦的核心和关键是什么了吗?
那就是要控制、管束好自己内心生起的各种念想、思想、见解!烦恼和痛苦都是由念想、思想、见解生起的,为什么呢?因为不管是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生死等等的烦恼和痛苦都是内心的念想、思想、见解而已,当你们内心没有生起任何念想、思想、见解的时候,这些烦恼和痛苦就消失不见了,念想的生起就是烦恼的生起。比丘们,包括内心生起的善法、正法、解脱法的念想,这些也是烦恼,不过是清净的烦恼,当你们还没有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生死等等污秽烦恼的时候,需要先用善法、正法、解脱法的清净烦恼去除灭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生死等等污秽的烦恼。
当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生死等等污秽的烦恼全部被灭尽的时候,连善法、正法、解脱法的清净烦恼都不能再去执着和挂念。当内心污秽与清净的烦恼全部被灭尽的时候,就能最终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境界。”
佛陀说法后,这些听法的比丘们再次虔诚恭敬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之后,这些比丘再次来到外教徒聚集的地方,为外教徒们解答了他们所问的问题,这些外教徒听完比丘们转述的佛陀解答、开示后,都感动的来到佛陀的住所,请求皈依佛陀,佛陀也接受了他们的皈依,这些外教徒就成为了佛陀的出家修行弟子。
巴利语原版经文
SN.46.53/(3) Aggisuttaṃ
234. Atha kho sambahulā bhikkhū pubbaṇhasamayaṃ nivāsetvā pattacīvaramādāya sāvatthiyaṃ piṇḍāya pavisiṃsu (pariyāyasuttasadisaṃ).
“Evaṃvādino, bhikkhave, aññatitthiyā paribbājakā evamassu vacanīyā– ‘yasmiṃ, āvuso, samaye līnaṃ cittaṃ hoti, katamesaṃ tasmiṃ samaye bojjhaṅgānaṃ akālo bhāvanāya, katamesaṃ tasmiṃ samaye bojjhaṅgānaṃ kālo bhāvanāya? Yasmiṃ panāvuso, samaye uddhataṃ cittaṃ hoti, katamesaṃ tasmiṃ samaye bojjhaṅgānaṃ akālo bhāvanāya, katamesaṃ tasmiṃ samaye bojjhaṅgānaṃ kālo bhāvanāyā’ti? Evaṃ puṭṭhā bhikkhave, aññatitthiyā paribbājakā na ceva sampāyissanti, uttariñca vighātaṃ āpajjissanti. Taṃ kissa hetu? Yathā taṃ, bhikkhave, avisayasmiṃ.
“Nāhaṃ taṃ, bhikkhave, passāmi sadevake loke samārake sabrahmake sassamaṇabrāhmaṇiyā pajāya sadevamanussāya yo imesaṃ pañhānaṃ veyyākaraṇena cittaṃ ārādheyya, aññatra tathāgatena vā tathāgatasāvakena vā ito vā pana sutvā.
“Yasmiṃ, bhikkhave, samaye līnaṃ cittaṃ hoti, akālo tasmiṃ samaye passaddhisambojjhaṅgassa bhāvanāya, akālo samādhisambojjhaṅgassa bhāvanāya, akālo upekkhāsambojjhaṅgassa bhāvanāya. Taṃ kissa hetu? Līnaṃ, bhikkhave, cittaṃ taṃ etehi dhammehi dussamuṭṭhāpayaṃ hoti.
“Seyyathāpi, bhikkhave, puriso parittaṃ aggiṃ ujjāletukāmo assa. So tattha allāni ceva tiṇāni pakkhipeyya, allāni ca gomayāni pakkhipeyya, allāni ca kaṭṭhāni pakkhipeyya udakavātañca dadeyya, paṃsukena ca okireyya; bhabbo nu kho so puriso parittaṃ aggiṃ ujjālitun”ti? “No hetaṃ, bhante”.
“Evameva kho, bhikkhave, yasmiṃ samaye līnaṃ cittaṃ hoti, akālo tasmiṃ samaye passaddhisambojjhaṅgassa bhāvanāya, akālo samādhisambojjhaṅgassa bhāvanāya, akālo upekkhāsambojjhaṅgassa bhāvanāya. Taṃ kissa hetu? Līnaṃ, bhikkhave, cittaṃ taṃ etehi dhammehi dussamuṭṭhāpayaṃ hoti.
“Yasmiñca kho, bhikkhave, samaye līnaṃ cittaṃ hoti, kālo tasmiṃ samaye dhammavicayasambojjhaṅgassa bhāvanāya, kālo vīriyasambojjhaṅgassa bhāvanāya, kālo pītisambojjhaṅgassa bhāvanāya. Taṃ kissa hetu? Līnaṃ, bhikkhave, cittaṃ taṃ etehi dhammehi susamuṭṭhāpayaṃ hoti.
“Seyyathāpi, bhikkhave, puriso parittaṃ aggiṃ ujjāletukāmo assa. So tattha sukkhāni ceva tiṇāni pakkhipeyya, sukkhāni gomayāni pakkhipeyya, sukkhāni kaṭṭhāni pakkhipeyya, mukhavātañca dadeyya, na ca paṃsukena okireyya; bhabbo nu kho so puriso parittaṃ aggiṃ ujjālitun”ti? “Evaṃ, bhante”.
“Evameva kho, bhikkhave, yasmiṃ samaye līnaṃ cittaṃ hoti, kālo tasmiṃ samaye dhammavicayasambojjhaṅgassa bhāvanāya, kālo vīriyasambojjhaṅgassa bhāvanāya, kālo pītisambojjhaṅgassa bhāvanāya. Taṃ kissa hetu? Līnaṃ, bhikkhave, cittaṃ taṃ etehi dhammehi susamuṭṭhāpayaṃ hoti.
“Yasmiṃ bhikkhave, samaye uddhattaṃ cittaṃ hoti, akālo tasmiṃ samaye dhammavicayasambojjhaṅgassa bhāvanāya, akālo vīriyasambojjhaṅgassa bhāvanāya, akālo pītisambojjhaṅgassa bhāvanāya. Taṃ kissa hetu? Uddhataṃ, bhikkhave, cittaṃ taṃ etehi dhammehi duvūpasamayaṃ hoti.
“Seyyathāpi bhikkhave, puriso mahantaṃ aggikkhandhaṃ nibbāpetukāmo assa. So tattha sukkhāni ceva tiṇāni pakkhipeyya, sukkhāni ca gomayāni pakkhipeyya, sukkhāni ca kaṭṭhāni pakkhipeyya, mukhavātañca dadeyya, na ca paṃsukena okireyya; bhabbo nu kho so puriso mahantaṃ aggikkhandhaṃ nibbāpetun”ti? “No hetaṃ, bhante”.
“Evameva kho, bhikkhave, yasmiṃ samaye uddhataṃ cittaṃ hoti, akālo tasmiṃ samaye dhammavicayasambojjhaṅgassa bhāvanāya, akālo vīriyasambojjhaṅgassa bhāvanāya, akālo pītisambojjhaṅgassa bhāvanāya. Taṃ kissa hetu? Uddhataṃ, bhikkhave, cittaṃ taṃ etehi dhammehi duvūpasamayaṃ hoti.
“Yasmiñca kho, bhikkhave, samaye uddhataṃ cittaṃ hoti, kālo tasmiṃ samaye passaddhisambojjhaṅgassa bhāvanāya, kālo samādhisambojjhaṅgassa bhāvanāya, kālo upekkhāsambojjhaṅgassa bhāvanāya. Taṃ kissa hetu? Uddhataṃ, bhikkhave, cittaṃ taṃ etehi dhammehi suvūpasamayaṃ hoti.
“Seyyathāpi, bhikkhave, puriso mahantaṃ aggikkhandhaṃ nibbāpetukāmo assa. So tattha allāni ceva tiṇāni pakkhipeyya, allāni ca gomayāni pakkhipeyya, allāni ca kaṭṭhāni pakkhipeyya, udakavātañca dadeyya, paṃsukena ca okireyya; bhabbo nu kho so puriso mahantaṃ aggikkhandhaṃ nibbāpetun”ti? “Evaṃ, bhante”.
“Evameva kho, bhikkhave, yasmiṃ samaye uddhataṃ cittaṃ hoti, kālo tasmiṃ samaye passaddhisambojjhaṅgassa bhāvanāya, kālo samādhisambojjhaṅgassa bhāvanāya, kālo upekkhāsambojjhaṅgassa bhāvanāya. Taṃ kissa hetu? Uddhataṃ, bhikkhave, cittaṃ taṃ etehi dhammehi suvūpasamayaṃ hoti. Satiñca khvāhaṃ, bhikkhave, sabbatthikaṃ vadāmī”ti. Tatiy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