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最有效果的修行方法
相应部45相应56经/善友经(道相应/大篇/修多罗)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出家弟子们说:“比丘们(出家人),与善人、好人做朋友是最容易让自己被影响和熏陶而去修习八正道的(八正道解释,见第五百八十九章),是最容易让自己踏上圣者的修行道路的,因为过去的如来圣弟子、如来、圣者们,他们修行成就的关键就是他们接触到了善友。善友让他们开启了智慧,善友们用善行、善言、善念的身教、言教影响和熏陶着他们。过去的如来圣弟子、如来、圣者们,他们沿着善友们行为、言语、念想的轨迹、路径,进入了吉祥、幸福的状态,他们沿着善友们行为、言语、念想的轨迹、路径进入了清净解脱的境界。
因此如来说世间任何的修行方法起到的效果都难以与善人做好朋友起到的效果好和大。为什么呢?因为与善人做好朋友,会让自己还没有生起的善行、善言、善念生起,让自己已经生起的善行、善言、善念持续不断的增进、增加,让自己还没有生起的恶行、恶言、恶念不再生起,让自己已经生起的恶行、恶言、恶念熄灭、平息、灭尽,最终让自己圆满完成八正道的修行。比丘们,为什么与善人做好朋友能够让自己还没有生起的恶行、恶言、恶念不再生起,让自己已经生起的恶行、恶言、恶念熄灭、平息、灭尽呢?因为当自己生起恶行、恶言的时候,善友就会提醒自己不要去做恶行,不要去说恶言,善友会告诉自己:「做恶行,说恶言,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自己好像是胜利了,自己伤害了别人,实际上自己却是失败的,是伤害了自己,因为这些被自己伤害的人,他们内心会生起怨气、仇恨,他们会寻找机会报复自己,就如同在镜子中的人一样,自己表情温和的看着镜子中的人,镜子中的人也会温和的看着自己,自己凶恶的看着镜子中的人,镜子中的人也会凶恶的看着自己。对别人做什么样的行为,别人就会做同样的行为回应自己,释放善行、善言、善意,别人也会对自己示好;释放恶行、恶言、恶意,别人也会对自己示恶。」
当自己看见善人的善行,听见善人的善言,体会到善人的善心后,就会感到羞愧,就会停止恶行、恶言的继续实施,就会熄灭、平息自己内心中的恶念,这样自己已经生起、正在执行的恶行、恶言、恶念就熄灭、平息、灭尽了。
在善人善行、善言、善念的影响和熏陶下,自己就会学习善人的行为去做善事,就不会再去做恶事了,这样还没有生起的恶行、恶言、恶念就不会再次生起了。
比丘们,当世间人或众生与善人、好人在一起的时候,当世间人或众生与善人、好人做朋友的时候,就能够预见、预料,这些世间人或众生必将修习八正道,他们必将经常修习八正道。
比丘们,与善人、好人在一起,与善人、好人做好朋友就能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就能圆满的完成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这八种正道的修行,最终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清净境界。
比丘们,你们要与善人、好人在一起,你们要与善人、好人做朋友,你们要经常修习八正道,这就是如来今天对你们的教导。”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巴利语原版经文
SN.45.56/(1) Kalyāṇamittasuttaṃ
56. “Sūriyassa bhikkhave, udayato etaṃ pubbaṅgamaṃ etaṃ pubbanimittaṃ, yadidaṃ– aruṇuggaṃ; evameva kho, bhikkhave, bhikkhuno ariyassa aṭṭhaṅgikassa maggassa uppādāya etaṃ pubbaṅgamaṃ etaṃ pubbanimittaṃ yadidaṃ– kalyāṇamittatā. Kalyāṇamittassetaṃ, bhikkhave, bhikkhuno pāṭikaṅkhaṃ– ariyaṃ aṭṭhaṅgikaṃ maggaṃ bhāvessati, ariyaṃ aṭṭhaṅgikaṃ maggaṃ bahulīkarissati. Kathañca, bhikkhave, bhikkhu kalyāṇamitto ariyaṃ aṭṭhaṅgikaṃ maggaṃ bhāveti, ariyaṃ aṭṭhaṅgikaṃ maggaṃ bahulīkaroti? Idha, bhikkhave, bhikkhu sammādiṭṭhiṃ bhāveti rāgavinayapariyosānaṃ dosavinayapariyosānaṃ mohavinayapariyosānaṃ …pe… sammāsamādhiṃ bhāveti rāgavinayapariyosānaṃ dosavinayapariyosānaṃ mohavinayapariyosānaṃ. Evaṃ kho, bhikkhave, bhikkhu kalyāṇamitto ariyaṃ aṭṭhaṅgikaṃ maggaṃ bhāveti, ariyaṃ aṭṭhaṅgikaṃ maggaṃ bahulīkarotī”ti. Paṭham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