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卷三,中文白话翻译

阿难又问:"世尊,六入是如何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的呢(如来藏解释:如来藏指的是一切众生本具的佛性或真如本性。"如来"指佛,而"藏"有包含、秘藏的意思,暗示这种佛性是潜藏在每个众生心中的;六入解释:眼、耳、鼻、舌、身、意)?"


佛说:"阿难,就拿眼睛来说,当人用力瞪眼时,眼睛和疲劳都是菩提的瞪眼疲劳相。因为明暗两种虚妄尘境,产生了居中的见性,吸取这些尘象,叫做见性。这个见性离开了明暗两种尘境,最终是没有实体的。阿难,你应当知道,这个见性不是从明暗而来,不是从眼根而出,也不是从虚空而生。为什么呢?如果是从明而来,当暗到来时就应该灭去,怎么还能见到暗呢?如果是从暗而来,当明到来时就应该灭去,怎么还能见到明呢?如果是从眼根而生,就必定没有明暗,这样的见精本来就没有自性。如果是从虚空而出,那么当你看向前方的尘境时,应该看到眼根;而且虚空自己就能看,和你的眼入有什么关系呢?所以你应当知道,眼入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阿难,比如有人用两根手指紧紧塞住耳朵,因为耳根疲劳,头中就会产生声音。耳朵和疲劳都是菩提的瞪眼疲劳相。因为动静两种虚妄尘境,产生了居中的闻性,吸取这些尘象,叫做听闻性。这个闻性离开了动静两种尘境,最终是没有实体的。阿难,你应当知道,这个闻性不是从动静而来,不是从耳根而出,也不是从虚空而生。为什么呢?如果是从静而来,当动到来时就应该灭去,怎么还能听到动呢?如果是从动而来,当静到来时就应该灭去,怎么还能感觉到静呢?如果是从耳根而生,就必定没有动静,这样的闻体本来就没有自性。如果是从虚空而出,既然有听觉就成为了性质,那就不是虚空了;而且虚空自己就能听,和你的耳入有什么关系呢?所以你应当知道,耳入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阿难,比如有人用力捏住鼻子。捏久了就会感到疲劳,然后在鼻子里会感觉到冷的触感。因为这种触感,就能分别通塞虚实,乃至各种香臭气味。鼻子和疲劳都是菩提的瞪眼疲劳相。因为通塞两种虚妄尘境,产生了居中的闻性,吸取这些尘象,叫做嗅闻性。这个闻性离开了通塞两种尘境,最终是没有实体的。你应当知道,这个闻性不是从通塞而来,不是从鼻根而出,也不是从虚空而生。为什么呢?如果是从通而来,当塞到来时闻性就应该灭去,你怎么还知道塞呢?如果是因为塞而有,当通到来时就没有闻性了,你怎么还能明白香臭等触感呢?如果是从鼻根而生,就必定没有通塞,这样的闻机本来就没有自性。如果是从虚空而出,这个闻性就应该回过头来闻你的鼻子;而且虚空自己就有闻性,和你的鼻入有什么关系呢?所以你应当知道,鼻入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阿难,比如有人用舌头舔嘴唇,舔久了就会感到疲劳。如果这个人生病了,就会有苦味;如果没有生病,就会有微微的甜味。通过甜味和苦味,就显示出了舌根;当舌头不动的时候,淡味是常存的。舌头和疲劳都是菩提的瞪眼疲劳相。因为甜苦淡两种虚妄尘境,产生了居中的知性,吸取这些尘象,叫做知味性。这个知味性离开了甜苦和淡两种尘境,最终是没有实体的。阿难,你应当知道,这样的尝苦淡的知性,不是从甜苦而来,不是因为淡而有,也不是从舌根而出,更不是从虚空而生。为什么呢?如果是从甜苦而来,当淡到来时知性就应该灭去,你怎么还知道淡呢?如果是从淡而出,当甜到来时知性就应该消失,那你又怎么知道甜苦两种味道呢?如果是从舌根而生,就必定没有甜淡和苦尘,这个知味根本来就没有自性。如果是从虚空而出,虚空自己就能尝味,不是你的口在知道;而且虚空自己就能知道,和你的舌入有什么关系呢?所以你应当知道,舌入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阿难!比如有一个人,用一只冷的手去接触一只热的手。如果冷的势力大,热的手就会变冷;如果热的力量胜,冷的手就会变热。就像这样,通过这种接触的感觉,显示出分离的知觉;如果接触的力量很强,就会因为劳累而产生感觉。身体和劳累,都是菩提(觉悟)瞪视而产生的劳累相。因为离合这两种虚妄的尘相,知觉产生在中间,吸收这些尘相,这就叫做知觉性。这个知觉的本体,离开了离合、违顺这两种尘相,最终是没有实体的。


阿难啊!你应该知道,这种觉知,不是从离合而来,不是因违顺而有,不是从根部生出,也不是从虚空而生。为什么呢?如果是在接触时产生,那么分离时就应该消失,怎么还能觉知分离呢?违逆和顺从这两种情况,也是如此。如果是从根部生出,就一定不会有离合、违顺这四种相;那么你身体的知觉,就根本没有自己的本性。如果一定是从虚空中产生,虚空自己就有了知觉,又怎么会与你的感官有关呢?所以你应该知道,身体的感觉是虚妄的,本来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然的性质。"


"阿难!比如有个人,劳累了就睡觉,睡熟了就醒来;看到事物就记住,忘记了就是遗忘。这些颠倒的现象,有生、住、异、灭的过程。吸收习惯后归于内心,不会相互超越,这就叫做意识的根源。意识和劳累,同样是菩提瞪视而产生的劳累相。因为生灭这两种虚妄的尘相,知识积聚在中间,吸收内在的尘相,看见和听到的感觉逆流而上,但流动不到根源,这就叫做觉知性。这种觉知性,离开了清醒、睡眠、生、灭这些尘相,最终是没有实体的。


阿难啊!你应该知道,这种觉知的根源,不是从清醒或睡眠而来,不是因生灭而有,不是从根部生出,也不是从虚空而生。为什么呢?如果是从清醒时来,睡眠时就应该消失,那么睡眠又是什么呢?如果一定是在生时存在,灭时就应该消失,那么谁来经历灭呢?如果是从灭而有,生时就应该没有,那么谁知道生呢?如果是从根部生出,清醒和睡眠这两种状态,就应该随着身体的开合而变化;离开这两种状态,这种觉知就像空中的花朵,最终是没有本性的。如果是从虚空中生出,那就是虚空自己有了知觉,又怎么会与你的感官有关呢?所以你应该知道,意识的感受是虚妄的,本来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然的性质。"


"再者,阿难!为什么说十二处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


阿难!你且看这个祇陀树林,还有这些泉水池塘。你怎么看?这些是色彩生出了眼睛的视觉?还是眼睛生出了色彩的相貌?阿难!如果是眼根生出了色彩的相貌,那么看到空无一物时就不是色彩了,色彩的本性应该消失;消失了就会显露出一切都不存在。色彩的相貌既然不存在,谁来辨明空无一物的本质呢?空无一物也是如此。如果是色尘生出了眼睛的视觉,那么观察空无一物时就不是色彩了,视觉就应该消失;消失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谁来辨明空与色呢?所以你应该知道,视觉与色彩、空无,都没有固定的处所;色彩与视觉这两处都是虚妄的,本来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然的性质。"


"阿难!你再听这个,在祇陀园中,准备好食物后击鼓,大众集合时敲钟,钟鼓的声音前后相继。你怎么看?这些声音是来到耳朵边?还是耳朵去到声音处?阿难!如果这声音来到耳边,就像我到室罗筏城乞食,就不在祇陀林了。这声音一定要来到阿难的耳处,目犍连和迦叶就不应该同时听到;更何况其中有一千二百五十位沙门,一听到钟声就同时来到吃饭的地方?如果是你的耳朵去到声音那里,就像我回到祇陀林中住,就不在室罗筏城了。你听到鼓声,你的耳朵已经去到击鼓的地方;钟声同时响起,就不应该同时听到,更何况其中还有象、马、牛、羊等各种声音?如果没有来去,也就没有听觉了。所以你应该知道,听觉与音声,都没有固定的处所。听觉与声音这两处都是虚妄的,本来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然的性质。"


"阿难!你再闻一闻这炉中的旃檀香。如果这香只燃烧一点点,在室罗筏城四十里内,都能同时闻到香气。你怎么看?这香是从旃檀木生出的?是从你的鼻子生出的?还是从空气中生出的?阿难!如果这香是从你的鼻子生出的,既然说是从鼻子生出,就应该从鼻子里出来;鼻子不是旃檀木,怎么会从鼻子里有旃檀的香气?如果说你闻到了香,就应该从鼻子进入;而从鼻子里出香,就不符合闻的定义了。如果是从空气中生出的,空气的性质是恒常的,香就应该一直存在,何必要在炉中燃烧这枯木呢?如果是从木头生出的,那么这香的本质就是因为燃烧而成为烟。如果鼻子能闻到,就应该被烟气熏到;而烟升到空中,还没有传得很远,四十里内怎么就闻到了呢?所以你应该知道,香、鼻子和嗅觉,都没有固定的处所。嗅觉与香这两处都是虚妄的,本来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然的性质。"


"阿难!你经常在两个时候,在众人中持钵乞食,其间或许会遇到酥油、奶酪、醍醐,这些被称为上等美味。你怎么看?这味道是从空中生出的?是从舌头上生出的?还是从食物中生出的?阿难!如果这味道是从你的舌头生出的,在你口中只有一个舌头;你的舌头那时已经变成了酥油的味道,遇到黑石蜜时就不应该改变了。如果不改变,就不能称为知道味道;如果改变了,舌头又不是有多个,怎么能知道多种味道呢?如果是从食物中生出的,食物没有意识,怎么能自己知道呢?而且如果食物自己知道,就等同于别人的食物,与你有什么关系,怎么能说是你知道味道呢?如果是从空中生出的,你吃的是虚空,会是什么味道呢?如果虚空真的能产生咸味,既然使你的舌头变咸了,也应该使你的脸变咸;那么这个世界的人,就都像海里的鱼一样了。既然常常尝到咸味,就完全不知道什么是淡味了;如果不知道淡味,也就感觉不到咸味了。如果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说有味道呢?所以你应该知道,味道、舌头和味觉,都没有固定的处所。味觉与味道这两处都是虚妄的,本来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然的性质。"


"阿难!你每天早晨,都用手摸头。你怎么看?这种触摸的感觉,谁是能触摸的?能触摸的是在手上吗?还是在头上?如果在手上,头就没有知觉了,怎么能形成触觉呢?如果在头上,手就没有用了,怎么能叫做触摸呢?如果各自都有,那么你阿难,就应该有两个身体了。如果头和手是一个触觉所生,那么手和头就应该是一体的。如果是一体的,触觉就无法形成。如果是两个体,触觉又在谁那里呢?在能触摸的不是所触摸的,在所触摸的不是能触摸的,不应该是虚空与你形成触觉。所以你应该知道,触觉与身体,都没有固定的处所。身体与触觉这两处都是虚妄的,本来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然的性质。"


"阿难!你的意识中,所缘念的善、恶、无记三种性质,生成法则。这法则是直接从心里生出的吗?还是离开心,另有所在?阿难!如果就是心,法则就不是外尘,不是心所缘念的,怎么能成为处所呢?如果离开心,另有所在,那么法的自性,是有知觉还是无知觉呢?如果有知觉,就叫做心,与你不同又不是外尘,就和别人的心量一样了;如果就是你的心,你的心怎么会有两个呢?如果无知觉,这个法既然不是色、声、香、味、触、离合、冷暖,也不是虚空相,究竟在哪里呢?现在在色与空中,都找不到它的踪迹;不应该在人间之外,还有超出空间的地方,心不是所缘念的,处所又从何而立呢?所以你应该知道,法则与心,都没有固定的处所。意识与法这两处都是虚妄的,本来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然的性质。"


"再者,阿难!为什么说十八界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


阿难!就像你所知道的,眼睛和色彩为缘,生出了眼识。这个识是因眼睛而生,以眼睛为界?还是因色彩而生,以色彩为界?阿难!如果因眼睛而生,既然没有色彩和空间,就没有什么可以分别的,即使有你的识,又要用来做什么呢?你所看到的又不是青黄赤白,没有什么可以表示的,从何立界呢?如果因色彩而生,当空无色彩时,你的识就应该消失,怎么还能识知这是虚空的性质呢?如果色彩变化时,你也能识知色相的迁变;你的识不迁移,界又从何而立呢?如果随变则变,界相自然就没有了,如果不变就应该恒常。既然从色彩而生,就不应该识知虚空所在。如果兼有两种,眼睛和色彩共同生出,合则中间分离,离则两边合一,体性混乱,怎么能成为界呢?所以你应该知道,眼睛和色彩为缘,生出眼识界,三处都是不存在的。那么眼睛与色彩及色界这三者,本来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然的性质。"


"阿难!又如你所知道的,耳朵和声音为缘,生出了耳识。这个识是因耳朵而生,以耳朵为界?还是因声音而生,以声音为界?阿难!如果因耳朵而生,动静两种相貌,既然不在眼前,根就不能形成知觉;既然没有知觉,知觉尚且无法形成,识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如果认为耳朵能听,由于没有动静,听觉就无法形成


"那么耳朵的形状,混杂着色彩和触觉,怎么能称为识界呢?那么耳识界又是从哪里建立的呢?如果是从声音而生,识因声音而有,就与听觉无关了;没有听觉就失去了声音相的所在。如果识从声音而生,允许声音因为听觉而有声相,那么听觉就应该能听到识。不能听到就不是界,能听到就和声音一样了;识已经被听到了,谁来知道这个听识呢?如果没有知道的,最终就像草木一样了。不应该声音和听觉混杂成为中间的界,界没有中间的位置,那么内外的相貌又从何而成呢?所以应当知道,耳朵和声音为缘,生出耳识界,三处都是不存在的。那么耳朵与声音及声界这三者,本来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然的性质。"


"阿难!又如你所知道的,鼻子和香为缘,生出了鼻识。这个识是因鼻子而生,以鼻子为界?还是因香而生,以香为界?阿难!如果因鼻子而生,那么在你心中,以什么为鼻子呢?是取肉形的双爪之相?还是取嗅知动摇的性质?如果取肉形,肉质就是身体,身体的知觉就是触觉;称为身体就不是鼻子,称为触觉就是尘相。鼻子尚且没有名称,怎么能立界呢?如果取嗅知,那么在你心中,又以什么为知呢?以肉为知,则肉的知觉,本来就是触觉而不是鼻子。以空为知,空就会自知,肉就应该没有觉知了。这样的话,虚空就应该是你,而你的身体就没有知觉了,今天的阿难,就应该不存在了。以香为知,知觉就属于香了,与你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香臭的气味,一定是从你的鼻子里生出的,那么那些香臭两种流动的气味,就不应该生在伊兰(一种臭草)和旃檀木上了;这两种东西如果不来,你自己闻自己的鼻子,是香还是臭呢?如果是臭的就不是香的,香的就应该不是臭的。如果香臭两种都能闻到,那么你一个人,就应该有两个鼻子,面对我问道时,就有两个阿难了,谁是你的本体呢?如果鼻子只有一个,香臭就不应该有两种;臭既然成为香了,香又变成臭了。两种性质都不存在,界又从哪里建立呢?


如果因香而生,识因香而有。就像眼睛有视觉,却不能看见自己的眼睛;因为有香,就应该不知道香。知道就不是生出的,不知道就不是识。香不是因为知道而存在,香界就不能成立。识不知道香,因界就不是从香建立的。既然没有中间,就不能成立内外,那些闻的性质,究竟是虚妄的。所以应当知道,鼻子和香为缘,生出鼻识界,三处都是不存在的。那么鼻子与香及香界这三者,本来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然的性质。"


"阿难!又如你所知道的,舌头和味道为缘,生出了舌识。这个识是因舌头而生,以舌头为界?还是因味道而生,以味道为界?阿难!如果因舌头而生,那么世间的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应该没有味道。你自己尝自己的舌头,是甜的还是苦的呢?如果舌头的性质是苦的,谁来尝这个苦的舌头呢?舌头不能自己尝自己,谁来知觉呢?舌头的性质如果不是苦的,味道就自己不会产生,怎么能立界呢?


如果因味道而生,识自己就成为味道了,和舌根一样,应该不能自己尝,怎么能识知这是味道还是不是味道呢?再者,所有的味道,不是由一种东西生出的;味道既然是多种生出的,识就应该有多个本体。识的本体如果只有一个,本体一定是由味道生出的,咸、淡、甜、辣和合俱生,各种变异的相貌,都成为一种味道,应该没有分别。分别既然没有,就不能称为识,怎么还能称为舌头、味道、识的界呢?不应该是虚空生出你的心识。舌头和味道和合,就在这其中,本来就没有自性,怎么能生出界呢?所以应当知道,舌头和味道为缘,生出舌识界,三处都是不存在的。那么舌头与味道及舌界这三者,本来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然的性质。"


"阿难!又如你所知道的,身体和触觉为缘,生出了身识。这个识是因身体而生,以身体为界?还是因触觉而生,以触觉为界?阿难!如果因身体而生,必定没有合离两种觉知的缘,身体又能识别什么呢?如果因触觉而生,必定没有你的身体,谁有非身体的东西来知道合离呢?阿难!物体不能触知,身体知道有触觉。知道身体就是触觉,知道触觉就是身体;就是触觉就不是身体,就是身体就不是触觉。身体和触觉两种相貌,本来就没有处所,合身就成为身体自己的体性,离身就是虚空等相貌。内外不能成立,中间又怎么能建立呢?中间既然不能再建立,内外的性质就是空的,那么你的识从谁那里立界呢?所以应当知道,身体和触觉为缘,生出身识界,三处都是不存在的。那么身体与触觉及身界这三者,本来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然的性质。"


"阿难!又如你所知道的,意识和法为缘,生出了意识。这个识是因意识而生,以意识为界?还是因法而生,以法为界?阿难!如果因意识而生,在你的意识中,必定有所思考,才能显明你的意识;如果没有前面的法,意识就无从生起。离开了缘,就没有形相,识又有什么用呢?再者,你的识心与各种思量,兼有了别的性质,是相同还是不同呢?如果与意识相同就是意识,怎么还说是所生的呢?如果与意识不同,就应该没有所识。如果没有所识,怎么说是意识生的呢?如果有所识,怎么又说是识别意识呢?只有相同与不同,两种性质都不能成立,界又怎么能建立呢?


如果因法而生,世间的各种法,都不离开五尘。你观察色法,以及各种声法、香法、味法,还有触法,相状分明,都对应五根,不是意识所摄。你的识决定依于法而生,你现在仔细观察,法法究竟是什么样子?如果离开了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超越了这些相貌,最终什么也得不到。生就是色空等法一起生,灭就是色空等法一起灭。所依的既然没有,所生的识,又是什么形相呢?相状都不存在,界又怎么能生呢?所以应当知道,意识和法为缘,生出意识界,三处都是不存在的。那么意识与法及意界这三者,本来就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而然的性质。"


阿难说:"世尊,你经常说到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的种种变化,都是因为四大和合而产生的(四大解释:"四大"是指构成物质世界的四种基本元素:地、水、火、风。在佛教哲学中,这不仅仅是物质的分类,更是对宇宙万物本质的一种理解)。为什么如来现在又排斥因缘和自然这两种说法呢?我现在不知道这个道理属于什么,只希望你能慈悲怜悯,为众生开示中道了义,不带戏论的法门。"


这时,佛告诉阿难说:"你先前厌离声闻缘觉等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所以我现在为你开示第一义谛。为什么你又把世间的戏论、妄想因缘拿来自己缠绕呢?你虽然多闻,就像一个只会说药的人,真正的药摆在面前却不能辨认。如来说你真是可怜啊!你现在仔细听着!我要为你分别开示,也让将来修学大乘的人能够通达实相。"阿难默然接受佛的圣旨。


佛说:"阿难,就像你所说的,四大和合产生了世间种种变化。阿难,如果那四大的本性不是和合的,那就不能和其他的大相混合,就像虚空不能和各种颜色相混合一样。如果是和合的,就和变化一样,有开始有结束,生灭相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像旋转的火轮一样没有停息。阿难,就像水结成冰,冰又融化成水一样。


你看地的性质,粗的成为大地,细的成为微尘。到了最小的微尘,再把它分成七分,就到了色法的边际;再分析这个最小的微尘,就成为虚空性了。阿难,如果这个最小的微尘能够分析成虚空,那就应该知道虚空能够产生色相。你现在问说:因为和合的缘故,所以产生了世间种种变化的相状。你且看这一个最小的微尘,用了多少虚空和合而有的?不应该说最小的微尘和最小的微尘相合。又最小的微尘分析入于空的时候,用了多少色相合成虚空的?如果是色相合的时候,合色不是空;如果是空合的时候,合空不是色。色相还可以分析,空怎么能合呢?你本来就不知道,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遍满法界;随着众生的心,应其所知的程度而显现。世间的人不知道,迷惑地认为是因缘和自然性;这些都是识心的分别计度,只是一些言说,没有真实的意义。"


"阿难,火的性质没有自我,寄托于各种缘。你看城里那些还没有吃饭的人家,想要烧火做饭的时候,手里拿着阳燧,在太阳下求火。阿难,所谓和合,就像我和你还有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现在成为一个僧团。僧团虽然是一个,但是追究其根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体,都有出生的氏族和名字。比如舍利弗是婆罗门种,优楼频螺是迦叶波种,乃至阿难是瞿昙种姓。阿难,如果这个火的性质是因为和合而有的,那么那个手里拿着镜子在太阳下求火的人,这个火是从镜子里出来的吗?是从艾草出来的吗?还是从太阳来的呢?阿难,如果是从太阳来的,就能够烧到你手中的艾草;来的路上的树木,都应该被烧掉。如果是从镜子里出来的,就能够从镜子里出来然后烧到艾草上,为什么镜子不会融化呢?你的手还拿着镜子,连热的感觉都没有,怎么会融化呢?如果是生于艾草,为什么还需要太阳和镜子的光明相接,然后火才能生出来呢?你再仔细观察:镜子是因为手拿着,太阳是从天上来的,艾草本来是地上生的,火是从哪里游历到这里来的?太阳和镜子相距甚远,既不和也不合,不应该说火光是无缘无故自己有的。你还是不知道,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遍满法界;随着众生的心,应其所知的程度而显现。阿难,你应当知道世人在一个地方拿镜子,就在一个地方生火;遍法界拿镜子,满世间都会起火。火遍满世间,哪里还有固定的方所呢?随着业力而显现。世间的人不知道,迷惑地认为是因缘和自然性;这些都是识心的分别计度,只是一些言说,没有真实的意义。"


"阿难,水的性质不固定,流动和停止没有恒常。就像室罗城的迦毗罗仙、斫迦罗仙,还有钵头摩、诃萨多等这些大幻师,求取太阴精华,用来和制幻药。这些仙人在白月的白天,手里拿着方诸,承接月亮中的水。这个水是从珠子里出来的吗?是空中自有的吗?还是从月亮来的呢?阿难,如果是从月亮来的,既然能够从远方让珠子出水,那么月亮经过的林木,都应该吐出水流。如果有水流,为什么还要等方诸才出水呢?如果没有水流,就说明水不是从月亮降下来的。如果是从珠子出来的,那么这个珠子里应该常常流水,为什么还要等到半夜,在白月的白天才能承接呢?如果是从空中生出的,空的性质没有边际,水就应该没有界限,从人到天,都应该被淹没,怎么还会有水陆空行呢?你再仔细观察,月亮是从天上升起的,珠子是因为手持着的,承接珠水的盘子,是人摆设的,水是从哪里流注到这里来的?月亮和珠子相距甚远,既不和也不合,不应该说水精是无缘无故自己有的。你还是不知道,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遍满法界;随着众生的心,应其所知的程度而显现。一个地方拿珠子,一个地方就出水;遍法界拿珠子,满法界都会生水。水生满世间,哪里还有固定的方所呢?随着业力而显现。世间的人不知道,迷惑地认为是因缘和自然性;这些都是识心的分别计度,只是一些言说,没有真实的意义。


阿难,风的性质没有实体,动静不常。你常常整理衣服,进入大众中;僧伽梨衣角动了一下,旁边的人就有微风拂过脸面。这个风是从袈裟角出来的吗?是从虚空中发出的向?还是从那个人的脸上生出来的呢?阿难,如果这个风是从袈裟角出来的,那你就是在披风了;你的衣服应该飞动摇晃,离开你的身体。我现在说法,会中垂下的衣服,你看我的衣服,风在哪里呢?不应该说衣服中有藏风的地方。如果是从虚空中生出的,你的衣服不动,为什么没有风拂过呢?空的性质常住,风应该常常生出;如果没有风的时候,虚空就应该消灭。消灭风可以看见,消灭空是什么样子呢?如果有生有灭,就不能叫做虚空;既然叫做虚空,风怎么会从中出来呢?如果风是自己生出来拂过那个人的脸的,是从那个人的脸上生出来的,那应该拂到你身上;你自己整理衣服,怎么会反过来拂到别人呢?你仔细观察:整理衣服是你在做,脸是属于那个人的,虚空寂然不动,不参与流动;风是从哪里鼓动来到这里的?风和空的性质是隔开的,既不和也不合,不应该说风的性质是无缘无故自己有的。你完全不知道,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遍满法界;随着众生的心,应其所知的程度而显现。阿难,就像你一个人,轻轻动一下衣服,就有微风出来;遍法界拂动,满国土都会生风。风遍满世间,哪里还有固定的方所呢?随着业力而显现。世间的人不知道,迷惑地认为是因缘和自然性;这些都是识心的分别计度,只是一些言说,没有真实的意义。


阿难,空的性质没有形状,因为色法才显现出来。就像室罗城,离河很远的地方,那些刹帝利种姓、婆罗门种姓、吠舍种姓、首陀罗种姓,还有颇罗堕种姓、旃陀罗种姓等,新建立住所,挖井寻找水。挖出一尺土,中间就有一尺虚空;如此一直挖到一丈,中间就得到一丈虚空。虚空的深浅,是随着挖出的多少而定的。这个空是因为土而出来的吗?是因为挖掘而有的吗?还是无缘无故自己生出来的呢?阿难,如果这个空是无缘无故自己生出来的,那么在没有挖土之前,为什么不是无碍的呢?只能看到大地,完全没有通达的地方。如果是因为土而出来的,那么土出来的时候,应该看到空进去;如果土先出来,没有空进去,那么虚空怎么会因为土而出来呢?如果没有出入,那么应该说空和土本来就没有不同的缘由;如果没有不同,那么土出来的时候,空为什么不出来呢?如果是因为挖掘而出来的,那么挖出来的就是空,应该不是挖出土;如果不是因为挖掘而出来的,挖自然是挖出土,那么怎么会看到空呢?你再仔细审察,仔细观察,挖掘是从人手开始的,随着方向运转,土因为地面而移动,那么这个虚空是因为什么而出来的呢?挖掘和空虚实在不相为用,既不和也不合,不应该说虚空是无缘无故自己出来的。如果这个虚空,性质圆满周遍,本来就不动摇,那么应当知道现前的地水火风,都可以称为五大,性质真实圆融,都是如来藏,本来没有生灭。阿难,你的心昏迷,不能领悟四大本来就是如来藏。你应当观察虚空,是出来还是进去?还是既不出也不进?你完全不知道,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遍满法界;随着众生的心,应其所知的程度而显现。阿难,就像一口井的空,空生在一口井中;十方的虚空,也是如此,圆满十方,哪里还有固定的方所呢?随着业力而显现。世间的人不知道,迷惑地认为是因缘和自然性,这些都是识心的分别计度。只是一些言说,没有真实的意义。


阿难,见觉无知,因为色空而有。就像你现在在祇陀林中,早晨明亮,晚上昏暗;如果在半夜,月亮明亮时就光明,月亮暗淡时就黑暗。那么明和暗等,是因为见而分析出来的。这个见是与明与暗,以及与太虚空,是同一体呢?还是非一体呢?或者是同又非同?或者是异又非异?阿难,如果这个见与明与暗,以及与虚空,本来是一体的;那么明和暗,两种体相就会互相消亡,暗的时候就没有明,明的时候就没有暗。如果与暗是一体的,明就应该消失;如果一定要与明是一体的,暗的时候就应该消灭,消灭了怎么还能见明见暗呢?如果明暗是不同的,见没有生灭,一体又怎么成立呢?如果这个见精,与暗与明,不是一体的,那么你离开明暗及虚空,分析见的本元,是什么形相呢?离开明离开暗,以及离开虚空,这个见的本元就如同龟毛兔角一样;明暗虚空,三者都不同,从何立见呢?明和暗是相背的,怎么会相同呢?离开这三者就没有了,怎么会不同呢?分空分见,本来就没有边际,怎么会不相同呢?见暗见明,性质不会迁移改变,怎么会不异呢?你再仔细审察,微细地审察详细,仔细地审察观察:明是从太阳来的,暗是随着月亮变化的,通达的属于虚空,阻塞的归于大地,这样的见精,是因为什么而出来的呢?见觉是空虚无知的,既不和也不合,不应该说见精是无缘无故自己出来的。如果见闻知觉,性质圆满周遍,本来不动摇。那么应当知道无边不动的虚空,以及其动摇的地水火风,都可以称为六大,性质真实圆融,都是如来藏,本来没有生灭。阿难,你的性质沉沦,不能领悟你的见闻觉知,本来就是如来藏。你应当观察这个见闻觉知,是生还是灭?是相同还是不同?是非生非灭?还是非同非异?你从来不知道,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净本然,遍满法界;随着众生的心,应其所知的程度而显现。就像一个见根,见遍法界;听、嗅、尝、触、知,妙德莹然,遍满法界。圆满十方虚空,哪里还有固定的方所呢?随着业力而显现(业力解释:业力即是指我们的行为,包括身、口、意所产生的后果或影响力,影响现世:决定一个人的际遇、性格、倾向等,决定轮回:影响一个人死后的去处(天道、人道、畜生道等),长期影响:可能跨越多世发挥作用;业力会随着时间积累,个人的业力不能转移给他人,除非果报已尽,否则业力不会自动消失)。世间的人不知道,迷惑地认为是因缘和自然性;这些都是识心的分别计度,只是一些言说,没有真实的意义。


阿难,识的性质没有来源,是因为六种根尘而妄自生出。你现在遍观这个法会的圣众,用眼睛一一看过去,你的眼睛周遍看到;但就像镜中的影像,没有别的分析。你的识在其中,依次指出:这是文殊,这是富楼那,这是目犍连,这是须菩提,这是舍利弗。这个识的了知,是生于见中呢?是生于相中呢?是生于虚空中呢?还是无缘无故突然而出呢?阿难,如果你的识性,是生于见中。如果没有明暗,以及色空,这四种必定没有,本来就没有你的见;见性尚且没有,从何而发识呢?如果你的识性,是生于相中,不是从见而生。既然不见明,也不见暗,不见明暗,就没有色空;那个相尚且没有,识从何而发呢?如果是生于空中,既不是相也不是见。不是见就没有辨别,自己就不能知道明暗色空;不是相就灭除了缘,见闻觉知,就没有地方安立。处于这两种都不是的情况下,空就等同于无,有就不同于物;纵然发出你的识,想要分别什么呢?如果是无缘无故突然而出,为什么不能在白天辨别出明月呢?你再仔细详究,微细地详细审察,见是托付于你的眼睛,相是推动前面的境界;可以成为有相,不相就成为无相。这样的识缘,是因为什么而出来的呢?识动见澄,既不和也不合;听闻觉知,也是如此。不应该说识缘是无缘无故自己出来的。如果这个识心,本来没有来源,那么应当知道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质不是从所生,加上那个虚空,地水火风,均可称为七大(七大解释:即色心万法之体性,可大别为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见大、识大七种。又作七大性。地、水、火、风称四大,为色法之体;加空大为五大,复加识大为六大。大,乃周遍法界之义。万法之生成,不离四大,依空建立,依见有觉,因识有知。前五乃非情所具,后二则有情所兼;然举七法该摄万法。其中,地大称万法之坚性,火大为暖性,水大为湿性,风大为动性,空大为无碍之性,见大为觉知之性,识大为了别之性。即前五大约于六境,见大约于六根,识大约于六识,故与十八界仅有开合之不同。此七大非各各独立之实性,乃真性如来藏触缘所发动者),性质真实圆融,都是如来藏,本来没有生灭。阿难,你的心粗浮,不能领悟见闻发明了知,本来就是如来藏。你应当观察这六处识心,是相同还是不同?是空还是有?是非同非异?是非空非有?你本来就不知道,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满法界。含容吐露十方虚空,哪里还有固定的方所呢?随着业力而显现。世间的人不知道,迷惑地认为是因缘和自然性;这些都是识心的分别计度,只是一些言说,没有真实的意义。"


这时,阿难和在场的大众,听了佛陀如来微妙的开示。身心豁然开朗,没有任何挂碍。这些大众,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心遍满十方,看到十方的虚空,就像看着手中拿着的叶子一样。一切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菩提妙明的本心,心的精华遍满圆融,包含了十方。回过头来看自己父母所生的身体,就像十方虚空中吹起的一粒微尘,似有似无;就像在浩瀚的大海中,漂浮的一个水泡,生起灭去不知从何而来。明白地知道自己获得了本来的妙心,常住不灭。向佛礼拜合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悟,在佛前说偈赞叹佛: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间少有

销除我亿劫的颠倒妄想,不经过多劫就获得法身

愿现在得果成为宝王,再度化如恒河沙数的众生

将这深心奉献给尘刹,这才是报答佛恩

恳请世尊为我作证明,五浊恶世我誓愿先入

如果有一个众生未成佛,我终不在此取涅槃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望再为我审除微细的迷惑

让我早日登上无上觉悟,在十方世界坐道场

虚空的性质可以销亡,我的这颗坚固的心永远不会动摇"


《楞严经》卷三,其核心精华内容可以总结如下:


1. 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的本质:

   佛陀详细解释了六入如何本质上都是如来藏的妙真如性,而非因缘或自然所生。


2. 十二处(六根和六尘)的本质:

   佛陀进一步阐述了十二处也是如来藏的妙真如性。


3. 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的本质:

   佛陀解释了十八界同样是如来藏的妙真如性。


4. 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的本质:

   佛陀详细阐述了七大的本质都是如来藏,本无生灭。


5. 一切现象的空性:

   经文强调一切现象(包括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都是虚妄的,没有自性。


6. 如来藏的普遍性:

   经文反复强调如来藏遍满法界,清净本然。


7. 众生的迷惑:

   经文指出众生因无明而误解现象为因缘所生或自然而有。


8. 心的本质:

   经文揭示心的本质是清净的,遍满法界的,但因无明而产生种种幻相。


9. 修行的目标:

   通过理解这些道理,目标是认识到自己的本心就是如来藏,从而获得解脱。


10. 菩萨道的精神:

    阿难在最后的偈颂中表达了要度化一切众生的大愿。


这部经文的核心在于揭示一切现象的本质都是如来藏,而如来藏是清净、不生不灭的。通过理解这一点,修行者可以超越虚妄的分别,认识到自己的真实本性。


“《楞严经》卷三,中文白话翻译” 的相关文章

《楞严经》卷一,中文白话翻译

我听说,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中。他和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在一起。这些比丘都是已经断尽烦恼的大阿罗汉,是佛陀的弟子,维护佛法,善于超越三界,能在国家中树立威仪,跟随佛陀弘扬佛法,堪能接受佛陀的嘱托,严格遵守戒律,在三界中树立典范,能化现无数身体度化众生,拯救未来世的众生,超越一切尘劳。其...

《楞严经》卷二,中文白话翻译

这时,阿难和在场的大众听了佛陀的教导,身心都感到安详平和。他们想到自己从无始以来,丢失了本来的心性,错误地认为缘尘(外界事物)和分别影事(内心分别)是真实的。今天终于开悟了,就像失去母亲的婴儿突然遇到慈母一样。他们合掌向佛陀礼拜,希望能听到如来进一步揭示身心的真妄虚实,以及现前生灭与不生灭这两种本性...

《楞严经》卷二,中文白话翻译修正完全翻译版

这时,阿难和在场的大众听了佛陀的教导,身心都感到安详平和。他们想到自己从无始以来,丢失了本来的心性,错误地认为缘尘和分别影事是真实的。今天终于开悟了,就像失去母亲的婴儿突然遇到慈母一样。他们合掌向佛陀礼拜,希望能听到如来进一步揭示身心的真妄虚实,以及现前生灭与不生灭这两种本性。这时,波斯匿王站起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