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卷二,中文白话翻译

这时,阿难和在场的大众听了佛陀的教导,身心都感到安详平和。他们想到自己从无始以来,丢失了本来的心性,错误地认为缘尘(外界事物)和分别影事(内心分别)是真实的。今天终于开悟了,就像失去母亲的婴儿突然遇到慈母一样。他们合掌向佛陀礼拜,希望能听到如来进一步揭示身心的真妄虚实,以及现前生灭与不生灭这两种本性。


这时,波斯匿王站起来对佛陀说:"我以前没有听过诸佛的教诲,只见过迦旃延、毗罗胝子等人,他们都说人死后身体断灭,这就是涅槃。虽然我现在得遇佛陀,但心中仍有疑惑。请佛陀开示,怎样才能证知这个心是不生不灭的?在座的众人,那些还有烦恼的人,都希望能听到佛陀的教导。"


佛陀告诉大王说:"你现在活着,我再问你:你这个肉身,是像金刚一样永远存在不朽坏的吗?还是会变化毁坏的?"


波斯匿王说:"世尊,我现在这个身体,最终是会变化灭亡的。"


佛陀说:"大王,你还没有灭亡,怎么知道会灭亡呢?"


波斯匿王说:"世尊,我这个无常变坏的身体,虽然还没有灭亡,但我观察到眼前的情况,念念迁移变化,新的不断生起旧的不断消失,就像火烧成灰一样,渐渐消失,消失不止。我确实知道这个身体最终会完全灭亡。"


佛陀说:"是这样的!大王,你现在的年龄已经衰老了,相貌和童年时相比如何?"


波斯匿王说:"世尊,我小时候皮肤光滑细腻;长大成人后,血气充沛;而现在年老了,身体衰弱,形容枯槁,精神昏昧,头发白了脸上有皱纹,寿命将尽,哪里还能和年轻强壮时相比呢?"


佛陀说:"大王,你的容貌应该不会一下子就衰老吧?"


波斯匿王说:"世尊,变化是悄悄发生的,我实在没有察觉到。寒暑交替,年复一年,渐渐到了今天这个样子。为什么呢?我二十岁时,虽然还算年轻,但容貌已经比十岁时老了;三十岁时,又比二十岁时衰老了;现在六十岁了,回想五十岁时,还是很健壮的。世尊,我看到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虽然现在衰老了,但中间的变化过程是以十年为单位的。如果再仔细思考,变化何止十年、二十年?其实是年年都在变;不,是月月都在变;不,是日日都在变。深入思考观察,刹那刹那,念念之间,都在不停地变化。所以我知道我的身体最终会变化灭亡。"


佛陀告诉大王:"你看到变化,迁移不停,从而知道你会灭亡;那么在灭亡的时候,你知道你身中有不灭的东西吗?"


波斯匿王合掌对佛陀说:"我实在不知道。"


佛陀说:"我现在要向你指出不生不灭的本性。大王,你几岁时看到恒河水的?"


波斯匿王说:"我三岁时,慈母带我去拜见耆婆天(耆婆天解释:意为命天,即长命之天。此天为帝释天左右之侍卫。西域诸国风俗,皆事长命天神,子生三岁,即谒此天之庙,以求长命百岁),经过这条河,那时我就知道是恒河水了。"


佛陀说:"大王,就像你所说的,二十岁时比十岁时衰老,一直到六十岁,日月年岁,念念变迁。那么你三岁时看到的这条河,到十三岁时,河水是什么样子?"


波斯匿王说:"和三岁时一模一样,直到现在我六十二岁,也没有什么变化。"


佛陀说:"你现在自叹头发白了脸上有皱纹,你的脸一定比童年时皱了。那么你现在看这条恒河,和童年时看河的视觉,有老少的区别吗?"


波斯匿王说:"没有,世尊!"


佛陀说:"大王,你的脸虽然起皱纹了,但这个能见的精明本性从来没有皱纹。会起皱纹的是会变化的,不起皱纹的是不变的。会变化的就会灭亡,那个不变的本来就没有生灭。你怎么能在其中承受生死呢?你还引用末伽黎等人的话,说这个身体死后就完全灭亡了。"


国王听了这话,相信死后会舍弃这个生命而投生到另一个生命中,和在场的大众一起欢喜踊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阿难立即从座位上起立,向佛陀礼拜,合掌长跪着说:"世尊,如果这个见闻觉知一定不生不灭,为什么世尊常对比丘们说:见性具备四种条件,即因空、因明、因心、因眼,这是什么意思呢?"


佛陀说:"阿难,我说世间的各种因缘关系,不是究竟的道理!阿难,我再问你:世间人说'我能看见',什么叫看见?什么叫看不见?"


阿难说:"世人因为有日月灯光,就能看见各种形相,这叫看见;如果没有这三种光明,就看不见了。"


佛陀说:"阿难,如果没有光明就叫看不见,那就应该看不见黑暗;如果一定能看见黑暗,这只是没有光明,怎么能说看不见呢?阿难,如果在黑暗中因为看不见光明就叫看不见,那么现在在光明中看不见黑暗,也应该叫看不见。这样两种情况都叫看不见了。如果这两种情况互相排斥,你的见性也不会在其中暂时消失。这样你就知道,这两种情况都叫看见,怎么能说看不见呢?所以阿难,你现在应该知道:看见光明的时候,见不是光明;看见黑暗的时候,见不是黑暗;看见虚空的时候,见不是虚空;看见障碍的时候,见不是障碍。这四个道理都成立了。你还应该知道:看见看见的时候,见不是能见;见还离开见,见不能及。怎么还能说什么因缘自然,和合不和合的道理呢?你们这些声闻,见识浅薄狭隘,不能通达清净的实相。我现在教导你们,应该好好思考!不要疲倦懈怠于妙菩提道。"


阿难对佛陀说:"世尊!就像佛世尊为我们讲说因缘和自然,以及和合相与不和合相,我的心还是不能开悟。现在又听到'见见非见',更加迷惑了!恳请佛陀大慈大悲,给我们智慧的眼目,开示我们,使觉悟的心明净。"说完这话,阿难悲泣着顶礼佛陀,恭敬地接受佛陀的教诲。


这时,世尊怜悯阿难和在场的大众,将要宣说大陀罗尼咒和各种禅定的妙修行法门(禅定解释:禅,为梵语之音译;定,为梵语之意译。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或谓禅为之音译,定为其意译,梵汉并称作禅定。又色界之四禅与无色界之四定,合称四禅八定)。佛陀告诉阿难说:"你虽然记忆力很强,但只是增加了多闻而已。对于止观的微妙观照(止观解释:梵名奢摩他,毗钵舍那,译言止观,定慧,寂照,明静。止者停止之义,停止于谛理不动也。此就能止而得名。又止息之义,止息妄念也。此就所观而得名),你的心还没有了解。你现在仔细听!我要为你分别开示,也让将来那些还有烦恼的人,都能获得菩提果。"


"阿难!一切众生在世间轮回,是由于两种颠倒分别的虚妄见解,当下就产生了,随着业力而轮转(业力解释:善恶之业有生起苦乐果之力用,称为业力。一切苦乐之果皆因业力所致,故通常有‘业力不可思议’之语)。什么是两种见解呢?一是众生各自的妄见,二是众生共同的妄见(妄见解释:虚妄不实之分别也。我见边见等是也)。"


"什么叫做各自的妄见呢?阿难,就像世间的人,眼睛有病,晚上看灯光时,会看到灯光周围有一圈光晕,五颜六色重叠在一起。你觉得怎么样?这晚上灯光周围显现的圆光,是灯的颜色,还是眼睛看到的颜色?"


"阿难,如果这是灯的颜色,那么没有眼病的人为什么看不到呢?而这个圆形的光晕,只有眼睛有病的人才能看到。如果这是眼睛看到的颜色,既然已经看到了就成了颜色,那么那个眼睛有病的人看到圆形光晕,应该叫什么呢?再者阿难,如果这个圆形光晕离开灯光单独存在,那么应该在旁边的屏风、几案上也能看到圆形光晕;如果离开眼睛单独存在,就不应该是眼睛看到的。为什么眼睛有病的人能看到圆形光晕呢?所以应该知道,颜色确实在灯上,是眼睛有病才看到光晕;光晕和见都是病态的,见病不是真正的病。最终不应该说这是灯也不是见,在这其中也不是非灯非见。就像看到第二个月亮,既不是真实的月亮也不是月亮的影子。为什么呢?因为看到第二个月亮是揉眼睛造成的。有智慧的人不应该说,这揉眼睛的根本原因,是形状非形状,离开见非见。这个道理也是一样的!是眼睛有病造成的,现在想要说谁是灯谁是见?更何况去分别非灯非见呢?"


"什么叫做共同的妄见呢?阿难,这个阎浮提洲(阎浮提解释:又作阎浮利、赡部提、阎浮提鞞波。阎浮,乃树之名;提,洲之意。梵汉兼译则作剡浮洲、阎浮洲、赡部洲、谵浮洲。略称阎浮。旧译为秽洲、秽树城,乃盛产阎浮树之国土。又出产阎浮檀金,故又有胜金洲、好金土之译名。此洲为须弥山四大洲之南洲,故又称南阎浮提、南阎浮洲、南赡部洲。凡上所述,可知阎浮提原本系指印度之地,后则泛指人间世界),除了大海,中间的平地上有三千个小洲。最大的洲,东西长度有两千三百个大国。其余的小洲在各个海中,其间有的有三四百国,有的一两个,多至三四十个。阿难,如果在这其中,有一个小洲只有两个国家;只有一个国家的人,共同感受恶劣的因缘。那么那个小洲上的所有众生,就会看到各种不祥的景象,比如看到两个太阳,或者看到两个月亮,还有日晕、月晕、彗星、流星、耳朵旁边的光、彩虹等各种不好的征兆。但只有这个国家的人能看到,另一个国家的人本来是看不到也听不到的。"


"阿难!我现在用这两件事来前后对照说明。阿难,就像那些众生各自的妄见,在灯光中看到圆形光晕;虽然看起来像是真实存在的,但终究是看的人眼睛有病造成的。病就是劳累的视觉,不是颜色造成的;但是看到眼病的人,最终没有看的过错。比如你们今天用眼睛看到山河国土和所有众生,都是从无始以来看的毛病造成的。能看和所看的对象,看起来好像是眼前的境界。本来我的觉性明了,看到的对象是有毛病的,觉察到看就是毛病。本觉明心,觉察的对象不是毛病。觉察到所觉察的是毛病,觉察不是毛病。这才是真正的看见,怎么还能叫觉闻知见呢?所以你现在看到我和你,以及世间十类众生,都是看的毛病,而不是看到毛病的人。那个真正的精明本性,不是毛病,所以不叫做见。"


"阿难!就像那些众生共同的妄见,比如那个妄见是一个人的个别业报(业报解释:业与报并称。意为业之报应或业之果报。谓由身口意之善恶业因所必招感之苦乐果报。或指业因与果报。又作业果。此为佛教之重要基本观念。据成实论卷七载,业报有善、不善、无记三种,善得爱报,不善得不爱报,无记则不报;此即佛教所主张之必然业报法则。于此法则中,业不但为受身因缘,万物亦从业因生。于业报之中,决定个人贫富、寿夭、命运之业,称为满业。决定人之共性与共同物质生活条件之业,称为引业。又如受生为人、畜等果报之总相,称为总报;如虽同受生为人,然有贵贱、智愚、美丑等差别,则称为别报。又果报之主体,即有情之身心,称为正报;有情所依之国土、什器等,称为依报。又国土、山河等为多人所共同受用之果报,系由共业所招感,故称共报。具体说明此一内容者,为十二因缘与五道(或六道)轮回)。一个眼睛有病的人,就像那个国家一样,他看到的圆形光晕,是眼病妄想产生的。这些人共同看到的不祥征兆,是在共同的业报中,由恶劣的环境引起的。这都是从无始以来看的妄想产生的。比如阎浮提洲上的三千个小洲,加上四大海洋、娑婆世界,以及十方所有有漏的国土和所有众生,都是觉性明了的无漏妙心(无漏解释:‘有漏’之对称。漏,为漏泄之意,乃烦恼之异名。贪、嗔等烦恼,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门漏泄不止,故称为漏。又漏有漏落之意,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故称漏。因之称有烦恼之法为有漏;称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见闻觉知是虚妄的病缘,和合而虚妄地出生,和合而虚妄地死亡。如果能远离各种和合的缘以及不和合的缘,就能消除所有生死的因素。圆满菩提不生不灭的本性,清净的本心,本觉常住。"


"阿难!你虽然已经明白了本觉妙明的性质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但你还不明白这样的觉悟根源不是由和合而生,也不是不和合。阿难!我现在再用前面的尘境来问你(尘境解释:指心的对象,即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你现在还是以为一切世间的妄想和合、各种因缘的本性而自己产生疑惑,认为证得菩提心是由和合而起的。那么你现在这个清净的见精,是和明亮和合吗?是和黑暗和合吗?是和通透和合吗?是和阻塞和合吗?如果和明亮和合,当你看到明亮时,哪里有杂乱的见呢?见的相貌可以辨别,但杂乱在哪里呢?如果不是见,怎么能见到明亮呢?如果就是见,怎么能见到见呢?如果见是圆满的,在哪里和明亮和合呢?如果明亮是圆满的,就不应该和见和合。见一定与明亮不同,如果和合就失去了明亮的本性和名字;和合失去了明亮的本性,和明亮和合就没有意义了。黑暗、通透和各种阻塞的情况也是一样。"


"再者阿难!你现在这个清净的见精,是与明亮相合吗?是与黑暗相合吗?是与通透相合吗?是与阻塞相合吗?如果与明亮相合,到了黑暗的时候,明亮的相已经消失了;这个见就不与黑暗相合,怎么能见到黑暗呢?如果见到黑暗时不与黑暗相合,而是与明亮相合的话,就应该不能见到明亮;既然不能见到明亮,怎么能与明亮相合呢?明白了明亮就不是黑暗。黑暗、通透和各种阻塞的情况也是一样。"


阿难对佛陀说:"世尊!按我的思考,这个妙觉的根源,与各种缘尘以及心的念虑(缘尘解释:缘色声等之六尘也),是不和合的吧?"


佛陀说:"你现在又说觉不和合。我再问你:这个妙见精明如果不和合,是不与明亮和合吗?是不与黑暗和合吗?是不与通透和合吗?是不与阻塞和合吗?如果不与明亮和合,那么见与明亮之间一定有界限。你仔细观察:哪里是明亮?哪里是见?是在见中还是在明亮中?自己怎么划分界限呢?阿难!如果在明亮的边际中一定没有见,那就不相及;自己不知道明亮的相貌在哪里,界限怎么形成呢?黑暗、通透和各种阻塞的情况也是一样。"


"再者,妙见精明如果不和合,是不与明亮相合吗?是不与黑暗相合吗?是不与通透相合吗?是不与阻塞相合吗?如果不与明亮相合,那么见与明亮的性质就相互对立;就像耳朵与明亮完全不相接触。见既然不知道明亮的相貌在哪里,怎么能辨别明亮,合与不合的道理呢?黑暗、通透和各种阻塞的情况也是一样。"


"阿难!你还不明白,一切浮尘和各种幻化的相貌,在当下产生,在当下灭尽,虚妄地称为相,它的本性真实是妙觉明体。如此乃至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因缘和合而虚妄地产生(五蕴解释:又作五阴、五众、五聚。三科之一。蕴,音译作塞健陀,乃积聚、类别之意。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1.色蕴,即一切色法之类聚。2.受蕴,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3.想蕴,眼触等所生之诸想。4.行蕴,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5.识蕴,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六入解释:又作六处。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六根为内之六入,六境为外之六入,总称十二入,亦作十二处。入者,涉入、趋入之义;处者,所依之义。此六根六境互相涉入而生六识,故称入;六根六境为生六识之所依,故称处;十二处解释:指六根加六境。又作十二入、十二入处。处为梵语之译,乃养育、生长之意。即长养心、心所之法,计分为十二种,乃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等处。前六处为六根,系属主观之感觉器官,为心、心所之所依,有六内处之称;后六处为六境,属客观之觉知对象,为心、心所之所缘,称六外处。此十二处摄尽一切法,若配于五蕴,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等十色处,相当于色蕴;意处即为识蕴,赅摄六识及意界之七心界;法处为受、想、行三蕴,即赅摄四十六心所、十四不相应行、无表色及三无为等六十四法;十八界解释:乃指在我人一身中,能依之识、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等十八种类之法。界为种类、种族之义。谓十八种类自性各别不同,故称十八界,又作十八持。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认识之功能),及其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认识之对象),以及感官(六根)缘对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十八界中,除去六识,则为十二处,而六识实际亦由十二处之意处所展开,依此,十八界或十二处摄尽一切法);因缘分离而虚妄地称为灭亡。殊不知生灭往来,本来就是如来藏(如来藏解释:大乘佛教术语,是指大乘佛教的教理中,一切众生本自具有、与佛同等、本自清净的心性,又称作佛性、真如、本识、本际、实际、法身、无垢识。 众生虽有本自清净的心性,为烦恼遮蔽时,是感召因缘果报的阿赖耶识、异熟识、第八识,修行净除烦恼后,才是真如、佛性、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圆满的真如本性。在真实常住的本性中,寻求往来、迷悟、生死,完全找不到。"


"阿难!五蕴怎样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


"阿难!比如有人用清净的眼睛观察晴朗的天空,只看到一片晴空,什么都没有。这个人无缘无故地,不动眼球,瞪着眼睛看得太久而疲劳了。于是在虚空中看到各种狂乱的花相,还有一切狂乱的不实在的相貌。色蕴就是这样的。阿难!这些狂乱的花相,不是从空中来,也不是从眼睛出来的。阿难!如果是从空中来的,既然从空中来就应该回到空中去;如果有出入,就不是虚空了。如果空不是空,自然就不能容纳这些花相的生灭;就像阿难的身体不能容纳另一个阿难。如果是从眼睛出来的,既然从眼睛出来就应该回到眼睛里去;这个花的本性既然从眼睛出来,就应该能看见。如果能看见,花既然已经飞到空中,回来时就应该看见眼睛;如果不能看见,出去时就遮蔽了空中,回来时就应该遮蔽眼睛。而且看见花的时候,眼睛应该没有翳障,为什么晴朗的天空被称为清明的眼睛呢?所以应该知道,色蕴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的性质。"


"阿难!比如有人,手脚放松,百骸调和,忽然忘记了身体的存在,没有违和或顺适的感觉。这个人无缘无故地,用两只手掌在空中相互摩擦。在两只手中,妄生粗涩、光滑、冷热等感觉。受蕴就是这样的。阿难!这些幻觉般的触感,不是从空中来,也不是从手掌出来的。阿难!如果是从空中来的,既然能触摸到手掌,为什么不触摸身体呢?不应该虚空选择性地来触摸。如果是从手掌出来的,就不应该等待两手相合。而且既然从手掌出来,合起来时手掌应该知道;分开时触感就进入了手臂、手腕、骨髓,也应该知道进入的踪迹。一定要有一个觉知的心,知道出去知道进来,自然有一个东西在身体中来来往往,何必等到手合在一起才知道,才叫做触呢?所以应该知道,受蕴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的性质。"


"阿难!比如有人,谈论酸梅,口中就分泌唾液;想象自己踩在悬崖边上,脚心就感到发酸。想蕴就是这样的。阿难!这种酸的感觉,不是从梅子产生的,也不是从口中进入的。阿难!如果是梅子产生的,梅子应该自己会说话,何必等人说呢?如果是从口中进入的,应该是口自己能听到,何必等待耳朵呢?如果只有耳朵听到,这唾液为什么不从耳朵里流出来呢?想象踩在悬崖边上的情况与此类似。所以应该知道,想蕴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的性质。"


"阿难!比如奔流的河水,波浪相续,前浪后浪,互不逾越。行蕴就是这样的。阿难,这种流动的性质,不是因为空而产生,不是因为水而有,也不是水的本性,也不是离开空和水而存在的。阿难!如果是因为空而产生,那么十方无尽的虚空就会变成无尽的水流,世界自然都会被淹没。如果是因为水而有,那么这奔流的性质就不应该是水了。有所有的相貌,现在应该能看得到。如果就是水的本性,那么水澄清的时候,就不应该是水的本体了。如果离开空和水,空以外没有其他东西,水以外没有流动。所以应该知道,行蕴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的性质。"


"阿难!比如有人拿一个瓶子,塞住瓶口,里面装满了空气,千里迢迢带着它到另一个国家去。识蕴就是这样的。阿难!这种虚空不是从那个地方来,也不是从这个地方进去的。阿难!如果是从那个地方来的,那么原来瓶子里既然装了空气带走,在原来瓶子所在的地方应该少了一些虚空。如果是从这个地方进去的,打开瓶口倒过来,应该看到空气出来。所以应该知道,识蕴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的性质。"


"再者,阿难!六入(六根)怎样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


"阿难!就是那个眼睛,是虚妄的病缘。就像前面所说,如果能远离一切和合的缘以及不和合的缘,就会恢复法界性清净光明的本体。耳、鼻、舌、身、意也是如此。"


"阿难!你只要不随顺一切众生世间、出世间的虚妄习气因缘。三种相续(见、思、无明惑)断除的缘故,三种因(惑、业、苦)就不会产生。那么你心中的演若达多(喻指妄想颠倒)的狂性就会自然平息。平息就是菩提,殊胜清净光明的心,本来遍满法界,不是从他人那里得到的,何必费心劳神地琢磨修证呢?"


"如果以各种方式求静,远离各种相貌,不拘泥于与离。如果以各种方式听闻熏习,修习金刚三昧,亲近善知识。十方如来和诸菩萨,在他们自己安住的三摩地中,常常寂静地思念,虽然有念但没有念的相貌;虽然没有念的相貌,但不忘记念。如此乃至热切地修习,没有丝毫间断。"


"比如有个人,虽然如意,但如意不是意。不同于他的意,也不是非意。这样希望常住于寂灭,"


"就是双重遮离,这叫做无间。最初一瞥,从三摩地开始(三摩地解释: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即远离惛沉掉举,心专住一境之精神作用。三摩地之语义诸多,若于说一切有部中,为十大地法之一,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通于定、散,亦通于善、恶、无记之三性,而无别体。于经量部,心之一境相续而转,称为三摩地。行者住于三摩地,观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真理),逐渐增进。如此乃至遍满世界、遍满虚空,圆满十方,成就无上道。"


"这就叫做三摩地的路径。无论出入,都是由三昧而来。"


"阿难!十二处怎样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


"阿难!你且看这祇陀树林和各处泉池。你怎么看?这些是色相生出了眼见(色解释:物质事物)?还是眼睛生出了色相?阿难!如果是眼根生出色相,那么看到空的时候,既然没有色相,你的视觉就应该消失。视觉消失的时候,就应该在一切处都是空的,没有眼根了。"


"如果是色相生出眼见,观察空的时候,既然没有色相,眼睛在哪里呢?应该在一切处都是空的,没有眼睛所在的地方。如果眼和色两种都生,都灭,那么又怎么会看到相互违背的情况呢?"


"所以应该知道,这两处(眼处和色处)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的性质。"


"阿难!你再听这祇陀园中,饭食已经准备好了,击鼓召集大众。用餐时众人聚集,众多声音嘈杂。你怎么看?这些是声音来到耳边?还是耳朵去到声音处?阿难!如果这声音来到耳边,就像我到室罗筏城去乞食,就不在祇陀林了。这声音必定来到阿难的耳处,目犍连、迦叶应该就听不到了。更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位沙门,怎么能同时听到呢?"


"如果是你的耳朵去到那声音边,就像我回到祇陀林住,就不在室罗筏城了。你听到我的声音,你的耳朵已经过去了,击鼓的声音还应该一起听到。更何况身体靠近,怎么会听不到呢?"


"如果没有来往,也就没有听闻了。"


"所以应该知道,这两处(耳处和声处)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的性质。"


"阿难!你再闻一闻这栴檀香。如果点燃一小块栴檀香,室罗筏城四十里内,都能同时闻到香气。你怎么看?这香是从栴檀木生出的?从你的鼻子生出的?还是从空中生出的?"


"阿难!如果这香是从你的鼻子生出的,既然是鼻子所生,就应该从鼻子里出来。鼻子不是栴檀木,怎么鼻子里会有栴檀香气呢?说你闻到香,就应该是从鼻子进入。如果从鼻子出来,怎么能说是闻呢?"


"如果是从空中生出的,空的性质是常恒的,香就应该常在。何必在炉中燃烧这枯木呢?"


"如果是从木头生出的,那么这香的本质因燃烧成了烟,如果鼻子能闻到,就应该被烟气熏到。烟气上升到空中,还没有飘得很远,四十里内,怎么就闻到了呢?"


"所以应该知道,香、鼻子和闻,都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的性质。"


"阿难!你经常在两个时候,在众人中持钵乞食。其间或遇到酥油、酪、醍醐,这些被称为上等美味。你怎么看?这味道是从空中生出的?从舌头上生出的?还是从食物中生出的?"


"阿难!如果这味道是从你的舌头生出的,在你口中只有一个舌头。你的舌头那时已经变成了酥油的味道,遇到黑石蜜应该不会改变。如果不改变,就不能叫做知道味道。如果改变了,舌头又不是有多个,怎么能知道多种味道呢?"


"如果是从食物中生出的,食物没有意识,怎么能自己知道是什么味道不是什么味道呢?"


"如果是从空中生出的,你吃虚空,会是什么味道呢?如果虚空是咸味,既然使你的舌头咸了,也会使你的脸咸了,那么这个世界的人就都像海鱼一样了。既然常常尝到咸味,就完全不知道淡味了。如果不识别淡味,也就感觉不到咸味。如果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说是味道呢?"


"所以应该知道,味道、舌头和尝,都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的性质。"


"阿难!你每天早晨,用手摸头。你怎么看?这种触摸的感觉,谁是能触的?是在手上吗?还是在头上?"


"如果在手上,头就没有知觉,怎么能成为触呢?如果在头上,手就没有用处,怎么能叫做触呢?"


"如果各自都有,那么你阿难,应该有两个身体。"


"如果头和手是一个触感产生的,那么手和头应该是一体的。如果是一体的,触就无法成立。如果是两体的,触在谁那里呢?在能触的一方就不在所触的一方,在所触的一方就不在能触的一方,不应该是虚空和你形成触感。"


"所以应该知道,觉触和身体,都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的性质。"


"阿难!你的意识中,经常缘念善、恶、无记三性,形成法则。这法则是即心所生的吗?还是离开心另有所在?"


"阿难!如果是即心所生,法则就不是外尘,不是心所缘的,怎么能成为处呢?如果离开心另有所在,那么法的自性是有知还是无知呢?"


"如果是有知的,就叫做心,不同于你,也不是外尘。如果与他人的心量相同,那应该就是你自己,为什么你的心又与你自己有别呢?"


"如果是无知的,这尘既然不是色、声、香、味、触、法,也不是虚空相,应该在哪里呢?现在在色法和空法中,都没有表示,不应该在人间还有空以外的东西,心不是所缘的处,从哪里建立呢?"


"所以应该知道,法则和心,都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的性质。"


"再者,阿难!十八界怎样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


"阿难!就像你所理解的,眼睛和色为缘,生出了眼识(眼识解释:即以眼根为所依,了别色境之识,随根而立名。五识之一,六识之一,十八界之一。眼根虽有二处,眼识则唯一)。这个识是因眼睛而生,以眼睛为界?还是因色而生,以色为界?"


"阿难!如果因眼睛而生,既然没有色和空,就无法分别。即使有你的识,想要用来做什么呢?你看到的既不是青黄赤白,没有什么可以表示。从何建立界呢?"


"如果因色而生,当没有色的时候,你的识应该消灭。那么识怎么能知道虚空的性质呢?如果色变化时,你也能识别色相的变化。你的识既然从色而生,应该不能识知虚空所在。"


"如果兼具两种,眼和色共同生出,合起来就中间分离,分离就两边合起。体性混乱,怎么能成为界呢?"


"所以应该知道,眼和色为缘,生出眼识界,这三处都是虚无的。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的性质。"


"阿难!又如你所理解的,耳朵和声音为缘,生出了耳识(六识解释:十八界中之六识界。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认识作用。即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依,对色(显色与形色)、声、香、味、触、法(概念及直感之对象)等六境,产生见、闻、嗅、味、触、知等了别作用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识、境、根三者必须同时存在。阿毗达磨佛教认为,此六识乃心之作用,其体乃唯一之心,六识不同时作用。大乘唯识家则在六识之外,另立末那、阿赖耶二识,而认其均能同时作用)。这个识是因耳朵而生,以耳朵为界?还是因声音而生,以声音为界?"


"阿难!如果因耳朵而生,动和静两种相既然不出现,根就不能产生知觉,识从何而发?如果取耳朵的听觉,因为没有动静,听觉就无法成立。为什么耳朵的形状像双卷?如果没有前面的境界,耳识尚且没有,怎么能在静中听到动而不静呢?"


"如果因声音而生,识因声音而有,就与听觉无关。没有听觉就失去了声音相的所在。识从声音而生,识就没有自性。因声音有识,就不能识别声音。"


"如果没有识知,谁来知道声音的触感?兼具两种,一切都不成立。"


"所以应该知道,耳朵和声音为缘,生出耳识界,这三处都是虚无的。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的性质。"


"阿难!又如你所理解的,鼻子和香为缘,生出了鼻识。这个识是因鼻子而生,以鼻子为界?还是因香而生,以香为界?"


"阿难!如果因鼻子而生,那么你心中以什么为鼻子?是取肉形双爪的相貌?还是取闻性圆明的知觉?如果取肉形,肉质属于身体,身体的知觉就是触觉,叫做身不是鼻,叫做触就是尘。而且触没有知觉,圆明了知,应该是耳朵有的。耳朵没有知觉,肉体应该有知觉,使你兼有听觉就不合理了。如果取闻性,这个闻是肉身所闻?还是心所闻?如果是肉身所闻,肉身必定会坏,身体就和尘一样了,谁来知道痛痒?如果是心所闻,心独自没有实体,何况鼻子兼有身体?就是你现前的鼻子、肉体、身体、心,名字在哪里呢?"


"如果因香而生,香不是有知觉的,香的本质是坚固的,液体则是流动的,既然是香的境界,不是香本身。香不是你所知道的,谁来建立香界?"


"如果兼具两者,中间必定有分别,分离就不成立。所以应该知道,鼻子和香为缘,生出鼻识界,这三处都是虚无的。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的性质。"


"阿难!又如你所理解的,舌头和味为缘,生出了舌识。这个识是因舌头而生,以舌头为界?还是因味而生,以味为界?"


"阿难!如果因舌头而生,那么世间的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没有味道了。你自己尝自己的舌头,是甜的还是苦的?如果舌头的性质是苦的,谁来尝舌头?舌头不能自己尝自己,谁来知觉?如果舌头的性质是甜的,甜不是有知觉的。怎么建立界?如果既不甜也不苦,本来就没有味的性质。怎么能识知这是舌头不是舌头?"


"如果因味而生,识自己就是味,和舌根一样。应该不能自己尝,怎么能识知这是味不是味?如果就是能尝的,全都成了味的身体,谁来尝味?如果不是能尝的,怎么能叫做识?"


"不应该是虚空生出你的心识。"


"所以应该知道,舌头和味为缘,生出舌识,这三处都是虚无的。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的性质。"


"阿难!又如你所理解的,身体和触为缘(触解释: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指境(对象)、根(感官及其机能)、识(认识)三者和合时所产生之精神作用;亦即指主观与客观接触之感觉而言。此时之根、境、识各分为六种,则触亦有六触(六触身,身为复数之意)。例如由眼根、色境、眼识三者和合而产生之触为眼触,如由耳、鼻、舌、身、意产生耳触乃至意触。此为说一切有部所立三和合生触之义,即根、境、识和合时,能生其他心所。经量部则唯以根、境、识三者和合名为触,无有别体,名三和成触。于六触中,前五触所依之根为有对(二物有相互为障之性质),故称有对触。第六触之意触,以名(增语)为对象,故称增语触;此增语触对第(二)项中所说之以身根为对象之所触而言,此为能触),生出了身识。这个识是因身体而生,以身体为界?还是因触而生,以触为界?"


"阿难!如果因身体而生,必定没有合离两种感觉作为观察的对象。身体怎么能有所识别?如果因触而生,必定没有你的身体。谁能在没有身体的情况下知道合离呢?"


"阿难!物体不能触知,身体知道有触。知道身体就是触,知道触就是身体。触就不是身体,身体就不是触。身体和触这两种相貌,本来就没有处所。"


"合于身体就成为身体自身的本性,离开身体就是虚空等相貌。内外不成立,中间怎么建立?中间既然不能建立,内外的性质就空了。你的识从谁那里建立界限呢?"


"所以应该知道,身体和触为缘,生出身识界,这三处都是虚无的。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的性质。"


"阿难!又如你所理解的,意和法为缘,生出了意识。这个识是因意而生,以意为界?还是因法而生,以法为界?"


"阿难!如果因意而生,在你的意中,必定有所思考,才能显明你的意。如果没有前面的法,意就无所生。离开缘就没有形状,识从何而发?"


"如果因法而生,世间的诸法,不离开五尘。你观察色法及各种声法、香法、味法以及触法。相貌状态分明,与五根相对应。不是意所能包含的。你的识决定依于法而生。你现在仔细观察法法是什么状态?如果离开色空、动静、通塞,离开各种法的缘,就没有分别的性质。费尽你的心思,还是不能理解。怎么能是意的根源呢?"


"如果兼有意和缘,各自有界限,怎么能细微地合在一起,不应该不合。不合就不是识,合则中间分离。谁作为识的缘呢?"


"内外融合,中间完全没有意,内如兔角,外如龟毛,毫无所有。谁来建立界限的区分?"


"所以应该知道,意和法为缘,生出意识界,这三处都是虚无的。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的性质。"


"阿难!像这样的众生,在每一类中,各自仍然执着于'我'和'你',

在其中从童年、壮年到老年,从开始到结束,自己有所区别,生生世世自己呼唤自己。


比如有人在谈话,来来回回,

虽然有前后,但他们的聚集谈话,最终是同时感应的。


因为这个道理,如来阐明,这就是因缘,和合而虚妄的。


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的性质。


阿难!七大怎样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呢(七大解释:即色心万法之体性,可大别为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见大、识大七种。又作七大性。地、水、火、风称四大,为色法之体;加空大为五大,复加识大为六大。大,乃周遍法界之义。万法之生成,不离四大,依空建立,依见有觉,因识有知。前五乃非情所具,后二则有情所兼;然举七法该摄万法。其中,地大称万法之坚性,火大为暖性,水大为湿性,风大为动性,空大为无碍之性,见大为觉知之性,识大为了别之性。即前五大约于六境,见大约于六根,识大约于六识,故与十八界仅有开合之不同。此七大非各各独立之实性,乃真性如来藏触缘所发动者)?


阿难!你观察地的性质,粗的是大地,细的是微尘,再细是接近虚空的尘。

分析那个极微小的,色法的边际相貌,是由七分所组成。

再分析接近虚空的尘,就是实在的空性。


阿难!由此观察,就是那个觉性明了,明了地觉察

觉察到觉性明了,明妙的见闻,

不失去那个性质,

不是边际,

不是小边际,

广大如尘,一一显明。

如此乃至,

众生、国土,

浩然清净,

本来周遍,

不必辛苦地远离分别,

哪里还有方所呢?


随着业力而显现。


世间无知的人,迷惑地认为是因缘,或自然的性质,这都是识心的分别计度,只是有言说,完全没有实际的意义。"


"阿难!火的性质没有自我,寄托于各种条件。

你看城中那些还没有吃饭的家庭,想要煮饭的时候,手拿阳燧(古代取火工具),在太阳下求火。


阿难!所谓和合,就像我和你,以及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现在合为一个僧众。虽然众人合为一体,但仍然各自恒常。

每个人的业力和种性,都各不相同。

就像这样,阿难!如果火有自性,因艾草而求在艾草中,因太阳而求在太阳中,

因石头而求在石头中,火的性质在其中,

就变得无所有了。


你还不知道如来藏中,火的性质是真空,空的性质是真火,

清净本然,遍布法界。

随着众生的心,应所知的程度,

随业力而显现。


世间无知的人,迷惑地认为是因缘,或自然的性质,这都是识心的分别计度,只是有言说,完全没有实际的意义。


阿难!水的性质不固定,流动和停止都无常。

就像室罗城中,迦毗罗仙人、斫迦罗仙人,以及钵头摩、诃萨多等各大幻术师,寻求太阳精华,

用一个瓶子装水,凝练百日,

经历寒冷、风霜、温暖,瞬息万变,

经历百种缘由,千种变化,呈现种种状态。


阿难!这些无不是水的性质。


如果是这样,瓶中的水质本是相同的,遇到百种条件,却随一种而改变性质。怎么会有百余种变化?

这就是说水的性质,必定没有固定的道理。


你还不知道如来藏中,水的性质是真空,空的性质是真水,

清净本然,遍布法界。

随着众生的心,应所知的程度,

一处执着为满,

一处执着为空,

一处执着为清,一处执着为浊,乘急则显得快速,

乘慢则显得不移动,种种差别,

都不是水的本性。完全没有痕迹。


随业力而显现。"


世间的无知之人,迷惑地认为这是因缘,或者是自然的性质,其实这些都只是识心的分别计算,只是空洞的言语,完全没有实际的意义。


阿难啊!风的本质没有确定的形态,时而动时而静。你看那些修行的人,想要入定时,观察头顶的发旋。如果一群人同时观察,看到的旋风却各不相同。这种风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头顶生出来的吗?还是从虚空中产生的呢?


如果风是从虚空中来的,为什么不吹动你的头发呢?如果是从头顶生出的,为什么当你入定时,却感觉不到呢?如果说头发就是风,那么你就成了风了,那还有什么观察的对象呢?如果虚空能生出风,为什么不是经常性的呢?你应该知道,虚空是恒常的,风却是动荡不安的。


你还不知道,在如来藏中,风的本质是真空,空的本质是真风。它本来就是清净的,遍布整个法界。它会随着众生的心意,根据他们所知道的程度而显现。就像一个国家里的众生,共同造作恶业,就会感召恶风吹袭。这些都是随着业力而显现的。


世间的无知之人,迷惑地认为这是因缘,或者是自然的性质,其实这些都只是识心的分别计算,只是空洞的言语,完全没有实际的意义。


阿难啊!空性没有形相,是因为色法的对立而显现的。在室罗城中,你可以看到,当早晨太阳初升时,在窗户的细缝中可以看到光明的尘埃在飞舞。由此可知,虚空和尘埃是互相对立的。


阿难,你要仔细观察。这个空是因为房屋而有的,还是因为窗户而有的,或者是自然存在的呢?


如果空是因为窗户而有的,那么你应该先看到窗户,而不是看到空。如果你先看到的是空,那怎么能说空是因为窗户而有的呢?


如果空是因为房屋而有的,那么当房屋不存在时,空也应该不存在了。但实际上,即使没有房屋,空还是存在的。


如果说空是自然存在的,那么在有物质的地方就不应该有空了。


你还不知道,在如来藏中,空的本质是真实的,真实的本质是空虚的。它本来就是清净的,遍布整个法界。它会随着众生的心意,根据他们所知道的程度而显现。


就像一个人在眼睛上蒙了一层翳膜,就会看到空中有花朵。如果眼睛的病治好了,花就会消失,而清净的空就会显现出来。这些都是随着业力而显现的。


世间的无知之人,迷惑地认为这是因缘,或者是自然的性质,其实这些都只是识心的分别计算,只是空洞的言语,完全没有实际的意义。


阿难,知觉的本质是没有界限的,它是因为六种根尘和合而产生的。比如,你的眼根对着一片黑暗,这黑暗本身并不能产生任何形象。但是当你的眼根和这片黑暗相对时,就会产生看见黑暗的知觉。


这种知觉并不是从眼根生出的,也不是从黑暗生出的,更不是从虚空生出的,也不是无缘无故就存在的。为什么呢?如果是从眼根生出的,那么在没有黑暗和光明的时候,知觉就应该能看到自己的眼根。如果是从黑暗生出的,那么在有光明的时候,知觉就不应该存在了。


如果知觉是从虚空生出的,那么它应该能够看到所有的东西,而不只是黑暗。如果说它是无缘无故就存在的,那为什么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呢?


所以,你应该明白,眼根好比澄清的镜子,色尘好比呈现在镜子上的影像。这种知觉的产生,需要根和尘相互作用。它不是单独从某一方面产生的。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耳朵听声音、鼻子闻香味、舌头尝味道、身体感觉触碰,以及意识思考法尘。这些都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知觉。


你还不知道,在如来藏中,知觉的本质是真空,空的本质是真知觉。它本来就是清净的,遍布整个法界。它会随着众生的心意,根据他们所知道的程度而显现。就像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各种影像一样,知觉能够感知各种境界。这些都是随着业力而显现的。


世间的无知之人,迷惑地认为这是因缘,或者是自然的性质,其实这些都只是识心的分别计算,只是空洞的言语,完全没有实际的意义。


阿难,念头的本质是没有主体的,它是因为知觉和尘境相接触而产生的。比如,你看到一朵花,心里就会产生喜欢或不喜欢的念头。这个念头不是从花而来,也不是从你的眼睛而来,更不是从虚空而来。


如果念头是从花而来,那么花就应该有思考的能力。如果是从你的眼睛而来,那么你的眼睛就应该能够思考。如果是从虚空而来,那么所有的东西都应该能够引发你的念头。


实际上,念头是因为你的心识和外界的事物接触而产生的。它没有固定的本质,也没有固定的来源。


你还不知道,在如来藏中,念头的本质是真空,空的本质是真念。它本来就是清净的,遍布整个法界。它会随着众生的心意,根据他们所知道的程度而显现。就像水面能够映照月亮一样,心能够产生各种念头。这些都是随着业力而显现的。


世间的无知之人,迷惑地认为这是因缘,或者是自然的性质,其实这些都只是识心的分别计算,只是空洞的言语,完全没有实际的意义。


阿难,我现在告诉你,这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它们本来是圆满具足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为什么众生迷惑,不能认识这个真实的本性,反而在生死中轮回呢?就是因为他们用妄心去分别。妄心就像狂风吹动水面,使得水不能如实映照万物。如果能止息妄心,返归真性,就能证得无上菩提,成就佛道。


阿难,你和在座的大众,应当远离妄想分别,断除对因缘和自然的执着。应当明白,一切法都是如来藏性的显现,本来清净圆满。只有这样,才能证得无上菩提。


阿难听完佛的开示,心中的疑惑都消除了。他和在座的大众都感到前所未有的欢喜,获得了从未有过的体验。他们深深地明白了:一切法都是如来藏性的显现,本来清净圆满,只是因为妄心的遮蔽才显得有生有灭。如果能够息灭妄心,返归真性,就能证得无上菩提,成就佛道。


《楞严经》卷二的核心精华:


1. 真如本性:一切现象(包括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本质上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的显现。这个本性是清净的、圆满的、不生不灭的。


2. 妄心与真心:众生因为妄心的作用,不能认识自己的真实本性,从而在生死中轮回。妄心就像狂风吹动水面,使得水不能如实映照万物。


3. 现象的本质:世间的一切现象,看似因缘和合或自然而有,实际上都是如来藏性的显现。它们没有独立的自性,也不是单纯的因缘或自然所致。


4. 修行的目标:修行的目的是要息灭妄心,返归真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认识到一切法的真实本质。


5. 觉悟的境界:当能够完全认识到如来藏性,并息灭妄心时,就能证得无上菩提,成就佛道。


6. 普遍性:这种如来藏性是遍布法界的,每个众生都具有这种本性,只是被妄心所遮蔽。


7. 超越二元对立:经文强调要超越因缘和自然、生灭、垢净等二元对立的概念,回归到更深层次的真实。


8. 实践的重要性:仅仅理解这些道理是不够的,需要通过实际修行来体验和实现这些真理。


总的来说,这卷经文阐述了佛教对宇宙和心性的深刻洞见,指出了众生迷惑的根源,并提供了解脱的方法。它强调了认识真如本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正确的修行来实现这一目标。


返回列表

上一篇:《楞严经》卷一,中文白话翻译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

“《楞严经》卷二,中文白话翻译” 的相关文章

《楞严经》卷一,中文白话翻译

我听说,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中。他和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在一起。这些比丘都是已经断尽烦恼的大阿罗汉,是佛陀的弟子,维护佛法,善于超越三界,能在国家中树立威仪,跟随佛陀弘扬佛法,堪能接受佛陀的嘱托,严格遵守戒律,在三界中树立典范,能化现无数身体度化众生,拯救未来世的众生,超越一切尘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