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卷二,中文白话翻译修正完全翻译版

这时,阿难和在场的大众听了佛陀的教导,身心都感到安详平和。他们想到自己从无始以来,丢失了本来的心性,错误地认为缘尘和分别影事是真实的。今天终于开悟了,就像失去母亲的婴儿突然遇到慈母一样。他们合掌向佛陀礼拜,希望能听到如来进一步揭示身心的真妄虚实,以及现前生灭与不生灭这两种本性。


这时,波斯匿王站起来对佛陀说:"我以前没有听过诸佛的教诲,只见过迦旃延、毗罗胝子等人,他们都说人死后身体断灭,这就是涅槃。虽然我现在得遇佛陀,但心中仍有疑惑。请佛陀开示,怎样才能证知这个心是不生不灭的?在座的众人,那些还有烦恼的人,都希望能听到佛陀的教导。"


佛陀告诉大王说:"你现在活着,我再问你:你这个肉身,是像金刚一样永远存在不朽坏的吗?还是会变化毁坏的?"


波斯匿王说:"世尊,我现在这个身体,最终是会变化灭亡的。"


佛陀说:"大王,你还没有灭亡,怎么知道会灭亡呢?"


波斯匿王说:"世尊,我这个无常变坏的身体,虽然还没有灭亡,但我观察到眼前的情况,念念迁移变化,新的不断生起旧的不断消失,就像火烧成灰一样,渐渐消失,消失不止。我确实知道这个身体最终会完全灭亡。"


佛陀说:"是这样的!大王,你现在的年龄已经衰老了,相貌和童年时相比如何?"


波斯匿王说:"世尊,我小时候皮肤光滑细腻;长大成人后,血气充沛;而现在年老了,身体衰弱,形容枯槁,精神昏昧,头发白了脸上有皱纹,寿命将尽,哪里还能和年轻强壮时相比呢?"


佛陀说:"大王,你的容貌应该不会一下子就衰老吧?"


波斯匿王说:"世尊,变化是悄悄发生的,我实在没有察觉到。寒暑交替,年复一年,渐渐到了今天这个样子。为什么呢?我二十岁时,虽然还算年轻,但容貌已经比十岁时老了;三十岁时,又比二十岁时衰老了;现在六十岁了,回想五十岁时,还是很健壮的。世尊,我看到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虽然现在衰老了,但中间的变化过程是以十年为单位的。如果再仔细思考,变化何止十年、二十年?其实是年年都在变;不,是月月都在变;不,是日日都在变。深入思考观察,刹那刹那,念念之间,都在不停地变化。所以我知道我的身体最终会变化灭亡。"


佛陀告诉大王:"你看到变化,迁移不停,从而知道你会灭亡;那么在灭亡的时候,你知道你身中有不灭的东西吗?"


波斯匿王合掌对佛陀说:"我实在不知道。"


佛陀说:"我现在要向你指出不生不灭的本性。大王,你几岁时看到恒河水的?"


波斯匿王说:"我三岁时,慈母带我去拜见耆婆天(耆婆天解释:意为命天,即长命之天。此天为帝释天左右之侍卫。西域诸国风俗,皆事长命天神,子生三岁,即谒此天之庙,以求长命百岁),经过这条河,那时我就知道是恒河水了。"


佛陀说:"大王,就像你所说的,二十岁时比十岁时衰老,一直到六十岁,日月年岁,念念变迁。那么你三岁时看到的这条河,到十三岁时,河水是什么样子?"


波斯匿王说:"和三岁时一模一样,直到现在我六十二岁,也没有什么变化。"


佛陀说:"你现在自叹头发白了脸上有皱纹,你的脸一定比童年时皱了。那么你现在看这条恒河,和童年时看河的视觉,有老少的区别吗?"


波斯匿王说:"没有,世尊!"


佛陀说:"大王,你的脸虽然起皱纹了,但这个能见的精明本性从来没有皱纹。会起皱纹的是会变化的,不起皱纹的是不变的。会变化的就会灭亡,那个不变的本来就没有生灭。你怎么能在其中承受生死呢?你还引用末伽黎等人的话,说这个身体死后就完全灭亡了。"


国王听了这话,相信死后会舍弃这个生命而投生到另一个生命中,和在场的大众一起欢喜踊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阿难立即从座位上站起来,向佛礼拜,合掌长跪着对佛说:"世尊!如果这个见闻之性确实不生不灭,为什么世尊说我们这些人丢失了真实的本性,颠倒行事呢?恳请世尊慈悲,为我洗去尘垢。"


这时,如来垂下金色的手臂,用手掌向下指着,对阿难说:"你现在看我的手,是正的还是倒的?"阿难说:"世间的人都认为这是倒的,但我不知道谁是正的谁是倒的。"佛告诉阿难:"如果世间的人认为这是倒的,那么世间的人认为什么是正的呢?"阿难说:"如果如来竖起手臂,柔软的手掌向上指着天空,那就称为正的。"佛立即竖起手臂,告诉阿难说:"如果这样颠倒,首尾相换,世间的人就会加倍仰视。由此可知,你的身体与诸如来清净法身相比较而发明。如来的身体称为正遍知,你们的身体则被称为性颠倒。你仔细观察,你的身体和佛的身体,哪里称得上颠倒呢?"这时,阿难和大众瞪大眼睛看着佛,眼睛一动不动,不知道身心颠倒在哪里。


佛生起慈悲之心,怜悯阿难和大众,发出如海潮般的声音,告诉所有与会的人:"诸位善男子!我常说:色心诸缘(色解释:物质事物),以及心所使用的,所缘的诸法,都是由心所显现的。你的身体和你的心,都是在妙明真精妙心中所显现的事物。为什么你们会遗失本来妙明圆满的妙心宝明妙性,在觉悟中迷失了呢?晦暗不明以为是空虚,在空虚晦暗中,结聚晦暗成为色相。色相混杂着妄想,把这些想象的相貌当作身体。聚集种种缘由在内心摇动,趋向外境奔逸,昏昧扰动的相貌,认为是心性。一旦迷失了就认为是心,就一定会误以为是在色身之内。不知道色身,以及山河、虚空、大地,都是妙明真心中的事物。就好比放弃了澄清的百千大海,只认识一个小小的水泡,以为那就是整个大海,穷尽了整个海洋。你们就是这样在迷中更加迷惑的人,就像我垂下手一样,没有什么差别,如来说你们是值得怜悯的人!"


阿难接受了佛的悲悯救度的深刻教诲,垂泪叉手对佛说:"我虽然听懂了佛所说的妙音,领悟了妙明心,本来圆满常住的心地。但我现在听佛说法的声音,仍然是用缘心在仰望。徒然获得这个心,还不敢认为是本元心地。恳请佛陀怜悯,宣说圆满的教音,拔除我的疑根,让我回归无上的道。"


佛告诉阿难:"你们还是用缘心听法,这个法也是缘,不是真正的法性。就像有人用手指月亮给别人看,那人应该顺着手指看月亮。如果反过来看手指,以为那就是月亮,这个人不仅丢失了月亮,也丢失了手指。为什么呢?因为把指示的手指当成了明月。不仅丢失了手指,也不能分辨明和暗。为什么呢?就是把手指当成了月亮的明亮本性,明暗二性都无法了解。你也是这样!如果你把我说法的声音当作你的心,这个心就应该离开分别的声音,有分别的性质。比如有客人,寄宿在旅店里,暂时停留就走,不会长期居住。而看管旅店的人,根本不会离开,称为店主。这也是如此!如果真的是你的心,就不会有离去的时候,怎么会离开声音就没有分别的性质呢?这岂不是只有声音的分别心吗?分别我的容貌,离开各种色相,就没有分别的性质。如此乃至分别都没有,非色非空,拘舍离等外道昧于冥谛。离开诸法缘,就没有分别的性质。那么你的心性,各自有所归属,怎么能成为主体呢?"


阿难说:"如果我的心性各有所归属,那么如来所说的妙明元心,怎么会没有归属呢?恳请慈悲怜悯,为我解说。"


佛告诉阿难:"且说你看见我,见性明白,这个见虽然不是妙精明心,如同第二个月亮,不是月亮的影子。你应该仔细听!我现在要指示你无所归属的地方。阿难!这个大讲堂,朝东方敞开。太阳升起时,就有光明;半夜没有月亮,云雾遮蔽,就会昏暗。门窗的缝隙,就会看到通透;墙壁之间,就会看到阻塞。有分别的地方,就会看到缘由;顽固虚空的地方,遍布空性。尘埃弥漫的景象,就会纡回昏暗;天气晴朗,收敛烟尘,又会看到清净。阿难!你看看这些变化的相貌,我现在把它们各自还原到本来的因处。什么是本因呢?阿难!这些变化,明亮还给太阳。为什么?没有太阳就不会明亮,明亮是因太阳而有的,所以还给太阳。黑暗还给没有月亮的夜晚,通透还给门窗,阻塞还给墙壁,缘由还给分别,顽固虚空还给空,尘埃弥漫还给灰尘,清净还给晴朗。那么世间一切所有,不出这些类别。你看到的八种见精明性,应该还给谁呢?为什么?如果还给明亮,那么不明亮的时候,就看不见黑暗了。虽然明暗等有种种差别,但见是没有差别的。那些可以还给别的东西的,自然不是你;不能还给别的东西的,不是你又是谁呢?由此可知,你的心本来就是妙明清净的。你自己迷惑,丧失了本性,在生死中常常被漂泊沉溺。所以如来称你们为可怜悯的人!"


阿难说:"我虽然认识到这个见性无处可还,但怎么知道它就是我的真性呢?"


佛告诉阿难:"我现在问你!你现在还没有得到无漏清净(无漏解释:无烦恼),凭借佛的神力,看到初禅天(初禅天解释:初禅天位于欲界之上,色界的最底层,在初禅天中,众生已经脱离了欲界的粗重烦恼,但仍有色身。他们的身体是由较精细的物质组成的),没有障碍。而阿那律看阎浮提(阎浮提解释:阎浮提是四大部洲之一,位于须弥山的南面。其他三个部洲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和北俱卢洲),就像看掌中的庵摩罗果一样。诸菩萨们能看到百千世界。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数的清净国土,无所不见。众生的视力,不过一寸。阿难!且说我和你,观察四天王所住的宫殿,中间遍览水陆空行,虽然有昏明种种形象,无非是前尘,分别留碍。你应该在这里分别自他,现在我让你在见中选择,谁是我的本体?谁是物象?阿难!极尽你的见源,从日月宫殿开始,都是物而不是你;到七金山,周遍观察,虽然有种种光明,也都是物而不是你。渐渐更往下看,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都是物而不是你。阿难!这些远近,所有物性,虽然有差异,但都是你的见精清净所看到的;那么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却没有差异。这个精妙明白的,确实就是你的见性。


如果见是物,那么你也可以看到我的见。如果同样能看见,就称为看到了我;我不看见的时候,为什么不能看到我不看见的地方呢?如果能看见不能看见,自然就不是那个不能看见的相貌;如果不能看见我不能看见的地方,自然就不是物,怎么不是你呢?再者,你现在看物的时候,你既然看到了物,物也看到了你,体性就混杂了;那么你和我,以及诸世间,就不能安立了。阿难!如果你看见的时候,是你不是我;见性周遍,不是你又是谁呢?为什么要怀疑你的真性呢?性若不是你的,那就是我的了。"


阿难对佛说:"世尊!如果这个见性,必定是我而不是其他,我和如来观察四天王胜妙的宝殿,居住在日月宫殿中,这个见周圆遍满娑婆国(娑婆解释:"娑婆世界",意为"堪忍世界",指一个充满苦难,但众生仍能忍受的世界。这个世界虽然充满各种烦恼和痛苦,但众生仍然能够忍受并生存下去;娑婆世界通常指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系统)。回到精舍,只看到伽蓝(伽蓝解释:主要指寺院或僧团居住的场所),清净的心在门堂中,只看到檐廊。世尊!这个见是这样的,它的本体本来周遍一界,现在在房间里,只充满一个房间。这个见是缩小了吗?还是墙壁夹断了它呢?我现在不知道这个道理在哪里,恳请慈悲为我解说。"


佛告诉阿难:"一切世间,大小内外,所有事业,都属于前尘;不应该说见有舒缩。比如方形的器皿,里面看到方形的空间。我再问你!这个方形器皿中所看到的方形空间,是一定是方的吗?还是不一定是方的?如果一定是方的,那么换成圆形的器皿,空间就不应该是圆的了。如果不一定是方的,在方形器皿中,就不应该有方形的空间了。你说不知道这个道理在哪里,道理就是这样的,怎么会有所在呢?阿难!如果你想让它进入无方无圆,只要除去器皿的方形,空的本体就没有方形了;不应该说还要除去虚空,方相才能消失。如果像你所问的,进入房间的时候,见缩小了。那么仰望太阳的时候,你难道把见拉长到太阳那么大了吗?如果筑起墙壁能夹断见,那么凿一个小孔,难道见就不能连续了吗?这个道理不是这样的。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迷惑自己当作物,失去了本心,被物所转;所以在这其中,观察大观察小。如果能转物,就和如来一样了。身心圆明,不动道场,在一毫毛端,就能含受十方国土。"


阿难对佛说:"世尊!如果这个见精,必定是我的妙性,现在这个妙性,就在我的面前,见必定是我的真性,那么我现在的身心,又是什么呢?而现在身心,分别有实在的;那个见没有分别,却能分辨我的身体。如果真的是我的心,让我现在能看见;见性如果真的是我,而身体不是我;这和如来先前所难问的物能见我有什么区别呢?恳请大慈悲,为我开发未悟的地方。"


佛告诉阿难:"现在你所说的,见在你的面前,这个道理不对。如果真的在你面前,你真的能看见,那么这个见精,既然有方所,就不是没有指示。且说现在和你坐在祇陀林,遍观林中的沟渠,以及殿堂,上至日月,前面是恒河。你现在在我的狮子座前,举手指出这些相貌:阴暗的是树林,明亮的是太阳,阻碍的是墙壁,通透的是空间,如此乃至草木纤毫;大小虽然不同,但只要有形状的,没有不能指出来的。如果一定要说见在你面前,你应该用手确实地指出,哪个是见?阿难要知道,如果空就是见,既然已经成为见了,哪个是空呢?如果物就是见,既然已经是见了,哪个是物呢?你可以仔细地剖析万象,分析出精明净妙的见元,指出给我看;和那些物一样,分明不混淆。"


阿难说:"我现在在这个重阁讲堂里,远望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放眼所看,都是物,没有是见的。世尊!就像佛所说的,别说我这样有漏的初学声闻,就是菩萨也不能在万物象前,剖出精见,离开一切物,别有自性。"佛说:"是这样,是这样。"


佛又告诉阿难:"如你所说,没有见精离开一切物别有自性。那么你所指的物中,没有是见的。现在我再告诉你:你和如来坐在祇陀林中,再观察林苑,乃至日月,种种相貌不同,必定没有见精接受你的指示。你再说明,这些物中,哪个不是见?"阿难说:"我确实看遍了这个祇陀林,不知道其中哪个不是见。为什么呢?如果树不是见,怎么能看到树呢?如果树就是见,又怎么还叫树呢?如此乃至,如果空不是见,怎么能看到空呢?如果空就是见,又怎么还叫空呢?我又思考,在这万象中,仔细分析,没有不是见的。"佛说:"是这样,是这样。"


这时,大众中那些还没有证得无学果位的人,听了佛的这番话,都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这个道理的开始和结束;一时惊慌失措,失去了主张。如来知道他们心中忧虑恐惧,生起怜悯之心,安慰阿难和大众说:"诸位善男子!无上法王说的是真实语,如实而说,不欺不妄;不像末伽黎那样用四种不死颠倒的论调。你们要仔细思考,不要辜负我的哀怜!"


这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怜悯四众。在大众中,立即从座位上起来,顶礼佛足,合掌恭敬地对佛说:"世尊!这些大众不明白如来所阐明的两种精见色空是非是的道理。世尊!如果这些前面的缘,如色空等相,如果是见,应该有所指示;如果不是见,应该无所看见。现在不知道这个道理归于何处,所以感到惊恐。这不是他们往昔善根轻浅的缘故。恳请如来大慈悲心开示,这些物象与这个见精,本来是什么东西?在其中间,没有是也没有非是。"


佛告诉文殊和大众:"十方如来和大菩萨,在他们自住的三摩地中,见与见的缘由,以及所想象的相貌,如同空中的花,本来就是没有的。这个见和缘,本来就是菩提妙净明体,怎么会在其中有是和非是呢?文殊!我现在问你:如你文殊,还有另一个文殊,是文殊吗?还是没有文殊?"文殊回答:"是的,世尊!我是真正的文殊,没有是文殊。为什么呢?如果有是的,就会有两个文殊。但我现在确实不是没有文殊,在其中实在没有是与非是两种相。"佛说:"这个见的妙明,与诸空尘,也是如此。本来就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以及闻见。如同第二个月亮,谁是月亮?又谁不是月亮?文殊!只有一个真正的月亮,中间自然没有是月非月。因此你现在观察见与尘,种种发明,称为妄想,不能在其中,分辨出是与非是。由于这个真精妙觉明性,所以能让你指出不是指的。"


阿难对佛说:"世尊!诚如法王所说:觉性遍满十方世界,湛然常住,本性不生不灭。与先前梵志娑毗迦罗所说的冥谛(梵志解释:主要指的是婆罗门教(后来发展成印度教)的修行者或学者;"梵"指婆罗门教所信奉的最高神祇梵天,或指宇宙的本源。"志"表示追求或志向。因此,"梵志"的字面意思是"追求梵天"或"以梵为志向的人;冥谛解释:"冥谛"是一个在印度哲学,特别是数论派中的重要概念;"冥"意味着深奥、难以理解或看不见的。"谛"意味着真理或本质。因此,"冥谛"可以理解为"深奥的真理"或"看不见的本质"),以及投灰等外道所说的真我遍满十方,有什么区别?世尊也曾在楞伽山,为大慧等人,阐述这个道理:那些外道常说自然;我说因缘,不是他们的境界。我现在观察这个觉性自然,不生不灭,远离一切虚妄颠倒,似乎不是因缘,与他们所说的自然有什么区别?请开示我,让我不落入邪见,获得真实心妙觉明性。"


佛告诉阿难:"我现在这样开示方便,真实地告诉你,你还是没有明白,误以为是自然。阿难!如果一定是自然,就必须明确指出有自然的本体。你且观察这个妙明见中,以什么为自?这个见是以明为自?以暗为自?以空为自?以塞为自?阿难!如果以明为自,就应该不见暗;如果以空为自体,就应该不见塞。如此乃至以暗等相为自,那么在明亮的时候,见性就断灭了,怎么能见到明呢?"


阿难说:"这个妙见的性质一定不是自然,我现在明白了是因缘而生的,但心里还不清楚,请问如来,这个道理怎样符合因缘的性质?"


佛说:"你说因缘,我再问你!你现在因为见,见性现前,这个见是因明而有见?因暗而有见?因空而有见?因塞而有见?阿难!如果因明而有,就不应该见暗;如果因暗而有,就不应该见明。如此乃至因空因塞,都和明暗一样。再者阿难!这个见又是缘明而有见?缘暗而有见?缘空而有见?缘塞而有见?阿难!如果缘空而有,就不应该见塞;如果缘塞而有,就不应该见空。如此乃至缘明缘暗,都和空塞一样。应当知道,这样的精觉妙明,不是因,不是缘,也不是自然,也不是不自然,没有非也没有不非,没有是也没有非是。离开一切相,就是一切法。你现在怎么能在其中用心,用世间的戏论名相来分别呢?就像用手掌抓摸虚空,只会徒劳,虚空怎么能被你抓住呢?"


阿难对佛说:"世尊!如果这个妙觉性,不是因也不是缘;为什么世尊常常对比丘们说:见性具有四种缘,就是因空、因明、因心、因眼,这是什么道理呢?"


佛说:"阿难!我说世间的因缘相,不是第一义!阿难!我再问你!世间的人说我能见,怎么称为见?怎么称为不见?"阿难说:"世人因为有日月灯光,见到种种相,称为见;如果没有这三种光明,就不能见。"阿难!"如果没有光明的时候,称为不见,应该不见暗;如果一定能见暗,这只是没有光明,怎么说没有见呢?阿难!如果在暗的时候,因为不见明而称为不见;那么在明的时候,不见暗相,也应该称为不见。这样两种相,都称为不见。如果这两种相互侵夺,不是你的见性在其中暂时消失。这样就知道,两种都称为见,怎么会有不见呢?所以阿难!你现在应该知道,见明的时候,见不是明;见暗的时候,见不是暗;见空的时候,见不是空;见塞的时候,见不是塞。四种道理都成立了。你还应该知道:见见的时候,见不是见;见还离开见,见不能及。怎么还说因缘自然,和合的相貌呢?你们声闻,智慧狭小,不能通达清净的实相。我现在教导你,要好好思考!不要疲倦于妙菩提道。"


阿难对佛说:"世尊!像佛世尊为我们这些人宣说的因缘以及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我的心还没有开悟。现在又听说,见见非见,更加迷惑了!恳请大慈悲,给予大智慧眼,开示我们,让觉悟的心明净。"说完这些话,悲泪顶礼,恭敬地接受圣旨。


这时,世尊怜悯阿难和大众,将要宣说大陀罗尼诸三摩提妙修行的道路。告诉阿难说:"你虽然记忆力强,但只是增加了多闻。对于奢摩他微密观照(奢摩他解释:"奢摩他"的意思是"止"、"寂静"或"平静",也译为止观,定慧,寂照,明静。止者停止之义,停止于谛理不动也。此就能止而得名。又止息之义,止息妄念也。此就所观而得名),心还没有了解。你现在仔细听!我要为你分别开示,也让将来有漏的人,获得菩提果。"


"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是由两种颠倒分别而产生的妄见,当下就会产生,当下就会轮转业报(业报解释:业与报并称。意为业之报应或业之果报。谓由身口意之善恶业因所必招感之苦乐果报。或指业因与果报。又作业果。此为佛教之重要基本观念。据成实论卷七载,业报有善、不善、无记三种,善得爱报,不善得不爱报,无记则不报;此即佛教所主张之必然业报法则。于此法则中,业不但为受身因缘,万物亦从业因生。于业报之中,决定个人贫富、寿夭、命运之业,称为满业。决定人之共性与共同物质生活条件之业,称为引业。又如受生为人、畜等果报之总相,称为总报;如虽同受生为人,然有贵贱、智愚、美丑等差别,则称为别报。又果报之主体,即有情之身心,称为正报;有情所依之国土、什器等,称为依报。又国土、山河等为多人所共同受用之果报,系由共业所招感,故称共报。具体说明此一内容者,为十二因缘与五道(或六道)轮回)。什么是两种见呢?一是众生各自的业力所产生的妄见,二是众生共同的妄见。"


"什么叫做各自的业力所产生的妄见呢(业力解释:善恶之业有生起苦乐果之力用,称为业力。一切苦乐之果皆因业力所致,故通常有‘业力不可思议’之语)?阿难!就像世间的人,眼睛有红眚,晚上看灯光,会看到灯光周围有一个圆影,五色重叠。你怎么看?这晚上灯光所现的圆光,是灯的颜色?还是见的颜色?阿难!如果是灯的颜色,为什么只有眚病的人才能看到,而其他人看不到呢?如果是见的颜色,见已经成为颜色了,那么那个眚病的人看到圆影,应该叫什么呢?再者阿难!如果这个圆影离开灯另有,那么在旁边的屏风、几案上,应该也有圆影出现;如果离开见另有,就不应该是眼睛所看到的。为什么眚病的人,眼睛能看到圆影呢?所以应当知道,颜色确实在灯上,见有毛病才产生影像;影和见都是眚病,见眚并不是病。最后不应该说:是灯是见,在这其中有非灯非见。就像第二个月亮,不是本体也不是影子。为什么呢?第二个月的观察,是捏眼而成的。有智慧的人,不应该说,这个捏眼的根源,是形状非形状,离开见非见。这也是如此!眚病所产生的,现在想要说谁是灯谁是见呢?何况要分别非灯非见?"


"什么叫做众生共同的妄见呢?阿难!这个阎浮提洲,除了大海水,中间的平地,有三千洲。正中的大洲,东西测量,大国总共有二千三百个;其余的小洲在各个海中,其间或有三两百国,或一两个,乃至三四十五十个。阿难!如果在这其中,有一个小洲,只有两个国家;只有一个国家的人,同时感受恶缘。那么那个小洲上的众生,看到一切不祥的境界,或者看到两个太阳,或者看到两个月亮,其中甚至看到晕、适、佩玦、彗星、流星、耳鼻、虹霓,各种不祥的相貌。但只有这个国家的人能看到,那个国家的众生本来就看不到,也听不到。"


"阿难!我现在用这两件事,反复说明。阿难!就像那些众生各自业力产生的妄见,看到灯光中出现的圆影;虽然看起来像是真实的境界,但终究是那个看见的人,眼睛有病才产生的。病就是见的劳累,不是颜色造成的;但是看到眚病的人,最终没有见的过失。比如你们现在,用眼睛看到山河国土,以及诸多众生,都是无始以来见病所产生的。见与见的缘由,看似在眼前的境界。本来是我的觉明,见所缘的眚病,觉得能见就是眚病(眚病解释:指眼睛的疾病或缺陷)。本觉明心,觉知缘由不是眚病。觉知所觉的眚病,觉知不在眚病之中。这才是真正的见见,怎么还能称为觉闻知见呢?所以你现在,看见我和你,以及世间十类众生,都是见眚,不是见到眚病的人。那个见的真精,性质不是眚病,所以不能称为见。"


"阿难!就像那些众生共同的妄见,比如那个妄见各自业力的一个人。一个眼睛有病的人,就像那个国家,他看到的圆影,是眚妄所产生的。这些众生共同所见的不祥之相,在共同的业力中,由瘴气、恶气所引起的。都是无始以来见妄所产生的。比如阎浮提三千洲中,加上四大海、娑婆世界,以及十方所有有漏国土,和所有众生,都是觉明无漏妙心中,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而妄生,和合而妄死。如果能远离所有和合的缘,以及不和合,就能消除一切生死的因。圆满菩提不生不灭的性质,清净的本心,本觉常住。"


"阿难!你虽然已经领悟了本觉妙明,性质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但你还不明白,这样的觉元,不是和合而生,也不是不和合。阿难!我现在再用前面的尘境问你(尘境解释:指心的对象,即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你现在还是以为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己怀疑,证得菩提心是和合而起的。那么你现在的妙净见精,是与明和合?还是与暗和合?是与通和合?还是与塞和合?如果与明和合,且你观察明亮,当明亮在前时,在哪里混杂了见?见的相貌可以辨别,混杂了什么形象?如果不是见,怎么能见到明亮?如果就是见,怎么能见到见?如果见圆满了,在哪里和明亮和合?如果明亮圆满了,就不应该和见和合。见如果不同于明亮,混杂就失去了性明的名字;混杂失去明性,和明和合就没有意义了。暗、通和其他阻塞的情况,也是如此。"


"再者阿难!你现在的妙净见精,是与明合?还是与暗合?是与通合?还是与塞合?如果与明合,到了暗的时候,明相已经消失了;这个见就不与暗合,怎么能见到暗呢?如果见暗的时候,不与暗合,与明合的话,就应该不能见明;既然不能见明,怎么能与明合呢?了解明不是暗。暗、通和其他阻塞的情况,也是如此。"


阿难对佛说:"世尊!按我的思考,这个妙觉元,与诸缘尘,以及心的念虑,不是和合的吧?"


佛说:"你现在又说,觉不是和合的。我再问你!这个妙见精如果不和合,是不与明和?不与暗和?不与通和?不与塞和?如果不与明和,那么见与明,必定有界限。你且仔细观察:哪里是明?哪里是见?是在见还是在明,从哪里作为界限?阿难!如果在明亮的边际中,一定没有见,那就不相及了;自己就不知道明亮相在哪里,界限怎么形成?暗、通和其他阻塞的情况,也是如此。"


"再者,妙见精如果不和合,是不与明合?不与暗合?不与通合?不与塞合?如果不与明合,那么见与明,性质相互排斥;就像耳朵与明亮,完全不相接触。见甚至不知道明亮相在哪里,怎么能分辨明合与不合的道理?暗、通和其他阻塞的情况,也是如此。"


"阿难!你还不明白,一切浮尘和幻化的相,当下出生,随处灭尽,虚妄称为相,它的性质真实是妙觉明体。如此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到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五阴解释:又作五蕴、五众、五聚。三科之一。蕴,音译作塞健陀,乃积聚、类别之意。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1.色蕴,即一切色法之类聚。2.受蕴,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3.想蕴,眼触等所生之诸想。4.行蕴,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5.识蕴,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六入解释:又作六处。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六根为内之六入,六境为外之六入,总称十二入,亦作十二处。入者,涉入、趋入之义;处者,所依之义。此六根六境互相涉入而生六识,故称入;六根六境为生六识之所依,故称处;十二处解释:指六根加六境。又作十二入、十二入处。处为梵语之译,乃养育、生长之意。即长养心、心所之法,计分为十二种,乃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等处。前六处为六根,系属主观之感觉器官,为心、心所之所依,有六内处之称;后六处为六境,属客观之觉知对象,为心、心所之所缘,称六外处。此十二处摄尽一切法,若配于五蕴,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等十色处,相当于色蕴;意处即为识蕴,赅摄六识及意界之七心界;法处为受、想、行三蕴,即赅摄四十六心所、十四不相应行、无表色及三无为等六十四法;十八界解释:乃指在我人一身中,能依之识、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等十八种类之法。界为种类、种族之义。谓十八种类自性各别不同,故称十八界,又作十八持。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能发生认识之功能),及其所对之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为认识之对象),以及感官(六根)缘对境(六境)所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十八界中,除去六识,则为十二处,而六识实际亦由十二处之意处所展开,依此,十八界或十二处摄尽一切法);因缘分离,虚妄称为灭。殊不知,生灭去来,本来就是如来藏(如来藏解释:大乘佛教术语,是指大乘佛教的教理中,一切众生本自具有、与佛同等、本自清净的心性,又称作佛性、真如、本识、本际、实际、法身、无垢识。 众生虽有本自清净的心性,为烦恼遮蔽时,是感召因缘果报的阿赖耶识、异熟识、第八识,修行净除烦恼后,才是真如、佛性、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圆满的真如性。在真实常住的性中,寻求去来、迷悟、生死,完全找不到。"


"阿难!为什么五阴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比如有人,用清净的眼睛,观察晴朗的天空,只见一片晴空,什么都没有。这个人无缘无故,不动眼睛,瞪着看而产生疲劳。就在虚空中,看到种种狂乱的花相,还有各种狂乱非相。色阴应当知道,也是如此。阿难!这些狂乱的花相,不是从空中来,也不是从眼睛出来。如此阿难!如果从空中来,既然从空中来,就应该从空中入;如果有出入,就不是虚空了。空如果不是空,自然就不能容纳这些花相的生灭;就像阿难的身体,不能容纳另一个阿难。如果从眼睛出来,既然从眼睛出来,就应该从眼睛入;那么这个花的性质,既然从眼睛出来,就应该能看见。如果能看见,离开了就在空中,回转就应该看见眼睛;如果不能看见,出来就遮蔽了空间,回转就应该遮蔽眼睛。而且看见花的时候,眼睛应该没有病,为什么晴朗的天空,称为清明的眼睛呢?所以应当知道,色阴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阿难!比如有人,手脚安详,百骸调适,忽然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感觉不到违和或顺适。这个人无缘无故,用两只手掌,在空中相互摩擦。在两只手中,妄生粗滑、冷热等感受。受阴应当知道,也是如此。阿难!这些虚幻的触感,不是从空中来,也不是从手掌出来。如此阿难!如果从空中来,既然能触摸手掌,为什么不触摸身体呢?不应该是虚空选择来触摸。如果从手掌出来,就不应该等待手掌相合。而且从手掌出来,合起来手掌就知道;分开时触感就进入了,手臂、腕骨、骨髓,也应该知道进入的踪迹。必定有觉知的心,知道出去知道进来,自然有一个东西在身体中来回,何必等到合起来才知道,才称为触(触解释: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指境(对象)、根(感官及其机能)、识(认识)三者和合时所产生之精神作用;亦即指主观与客观接触之感觉而言。此时之根、境、识各分为六种,则触亦有六触(六触身,身为复数之意)。例如由眼根、色境、眼识三者和合而产生之触为眼触,如由耳、鼻、舌、身、意产生耳触乃至意触。此为说一切有部所立三和合生触之义,即根、境、识和合时,能生其他心所。经量部则唯以根、境、识三者和合名为触,无有别体,名三和成触。于六触中,前五触所依之根为有对(二物有相互为障之性质),故称有对触。第六触之意触,以名(增语)为对象,故称增语触;此增语触对第(二)项中所说之以身根为对象之所触而言,此为能触)?所以应当知道,受阴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阿难!比如有人,谈论酸梅,口中就会分泌唾液;想象踩在悬崖边上,脚心就会发麻。想阴应当知道,也是如此。阿难!这种酸的感觉,不是从梅子生出来的,也不是从口中进入的。如此阿难!如果从梅子生出来的,梅子自己就会说话,何必等人说呢?如果从口中进入,自己的口就应该听到,何必等待耳朵?如果只有耳朵听到,这个水为什么不从耳朵里出来呢?想象踩在悬崖边上,与谈论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应当知道,想阴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阿难!比如急流的水,波浪相续,前面的波浪和后面的波浪,不相超越。行阴应当知道,也是如此。阿难,这种流动的性质,不是因为空间而产生,不是因为水而有,也不是水的性质,也不是离开空间和水。如此阿难!如果因为空间而产生,那么十方无尽的虚空,就会成为无尽的流水,世界自然都会被淹没。如果因为水而有,那么这个急流,性质就不应该是水。有所有的相貌,现在应该显现。如果就是水的性质,那么澄清的时候,就不应该是水的本体了。如果离开空间和水,空间之外没有其他东西,水之外没有流动。所以应当知道,行阴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阿难!比如有人,拿着频伽瓶,塞住两个孔,里面装满了空气,千里迢迢,用来馈赠他国。识阴应当知道,也是如此。阿难!这种虚空不是从那边来,也不是从这边进入。如此阿难!如果从那边来,那么原来瓶中既然装了空气离开,在原来瓶子所在的地方应该少了一些虚空。如果从这边进入,打开瓶口倒过来,应该看到空气出来。所以应当知道,识阴是虚妄的,本来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返回列表

上一篇:《楞严经》卷二,中文白话翻译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

“《楞严经》卷二,中文白话翻译修正完全翻译版” 的相关文章

《楞严经》卷一,中文白话翻译

我听说,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林给孤独园中。他和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在一起。这些比丘都是已经断尽烦恼的大阿罗汉,是佛陀的弟子,维护佛法,善于超越三界,能在国家中树立威仪,跟随佛陀弘扬佛法,堪能接受佛陀的嘱托,严格遵守戒律,在三界中树立典范,能化现无数身体度化众生,拯救未来世的众生,超越一切尘劳。其...

《楞严经》卷二,中文白话翻译

这时,阿难和在场的大众听了佛陀的教导,身心都感到安详平和。他们想到自己从无始以来,丢失了本来的心性,错误地认为缘尘(外界事物)和分别影事(内心分别)是真实的。今天终于开悟了,就像失去母亲的婴儿突然遇到慈母一样。他们合掌向佛陀礼拜,希望能听到如来进一步揭示身心的真妄虚实,以及现前生灭与不生灭这两种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