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修行不是变成盲人和聋子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迦微伽罗的牟真邻陀林中,有一天,波罗奢那的弟子郁多罗婆罗门来到佛陀的住所,简单的问候后,他坐下。
佛陀问郁多罗婆罗门:“你的老师,波罗奢那婆罗门是如何教导你们的?”
郁多罗婆罗门回答到:“我们的老师,是这样教导我们的,他说:不要用眼睛去看世间的事物,如果用眼睛去看世间的事物就会被它们谋害,看见世间的事物应该马上离开,马上不再继续观看。不要用耳朵去听世间的声音,如果用耳朵去听声音就会被它们谋害,听见世间的声音,应该马上堵上自己的耳朵,应该马上离开声音传播的范围!”
佛陀说:“郁多罗,如果按你老师的说法,那么盲人和聋子是不是也在修行呢?因为盲人本来就看不见世间的事物,聋子也听不见世间的声音。你应该好好的想想。”
郁多罗婆罗门听到佛陀这样说,感觉很有道理,他就开始回想他老师波罗奢那婆罗门的种种教法。
郁多罗婆罗门恭敬的问佛陀:“大德,那您是如何教导您的弟子修行的呢?”
佛陀说:“郁多罗,你的老师波罗奢那婆罗门是用比较特别的方法来教导他的弟子修行的,然而在如来的教法中有一种最好的修行方法。”
郁多罗婆罗门说:“大德,请您为我讲说,您教导弟子最好的修行方法!”
佛陀说:“郁多罗,你要好好的聆听,如来现在要开始为你讲说守住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心思六根门户的修行方法。”
郁多罗婆罗门说:“大德,我会认真仔细的听,您请讲。”
佛陀说:“郁多罗,在如来的教法中,守住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心思六根门户的修行方法是什么呢?
郁多罗,当修行人眼睛看见事物后,比如看见黄金、房产、美女等等事物,生起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就要告诉自己,这些看见的事物是随时在变化的,无法永恒的存在,是因缘而生的,比如到钱庄看见黄金生起了贪爱之心,这个是由于来到了钱庄,如果不去钱庄,就不会看见黄金,就不会生起贪爱黄金之心,这个是以去钱庄,看见黄金为条件的,如果这些条件不满足,就看不见黄金,就不会生起贪爱黄金之心,所以说是因缘所成的,这些生起的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是因缘所成的,就如同将种子播种在适合生长的土地中一样,如果没有播种的行为,没有适合生长的土地,或是把种子放在密闭的瓶子里悬挂在空中,没有雨露的浇灌,没有大地的孕育,种子是无法生长的,这些都是因缘所成的,这些心识也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生起。
因此在眼睛看见事物的时候,就要告诉自己这些生起的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都是由所看见的事物所引起的,根本就没有一个真实的心识,心识都是随着外面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心识,所以这个生起来的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是虚妄不实的,是生灭不息的,没有一个真实的存在,经常的这样观想,就能在眼睛看见事物的时候不生起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如果已经生起了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就应该用这样的观想去除灭已经生起的心识,不再生起这些心识,不再起心动念,如同晴空万里、风平浪静的海面,不起半点的涟漪,水平如镜。
郁多罗,这就是如来教法中守住眼睛门户的修行方法。
同样的,郁多罗,当修行人耳朵听到声音后,比如听到音乐、辱骂、赞美等等声音,生起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就要告诉自己,这些听到的声音是随时在变化的,无法永恒的存在,是因缘而生的,比如到剧院听到余音绕梁的美妙音乐生起了贪爱之心,这个是由于来到了剧院,如果不去剧院,就不会听到余音绕梁的美妙音乐,就不会生起贪爱余音绕梁的美妙音乐之心,这个是以去剧院,听到余音绕梁的美妙音乐为条件的,如果这些条件不满足,就听不到余音绕梁的美妙音乐,就不会生起贪爱余音绕梁的美妙音乐之心,所以说是因缘所成的,这些生起的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是因缘所成的,就如同将种子播种在适合生长的土地中一样,如果没有播种的行为,没有适合生长的土地,或是把种子放在密闭的瓶子里悬挂在空中,没有雨露的浇灌,没有大地的孕育,种子是无法生长的,这些都是因缘所成的,这些心识也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生起。
因此在耳朵听到声音的时候,就要告诉自己这些生起的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都是由所听到的声音所引起的,根本就没有一个真实的心识,心识都是随着外面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心识,所以这个生起来的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是虚妄不实的,是生灭不息的,没有一个真实的存在,经常的这样观想,就能在耳朵听到声音的时候不生起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如果已经生起了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就应该用这样的观想去除灭已经生起的心识,不再生起这些心识,不再起心动念,如同晴空万里、风平浪静的海面,不起半点的涟漪,水平如镜。
郁多罗,这就是如来教法中守住耳朵门户的修行方法。
同样的,郁多罗,当修行人鼻子闻到气味后,比如闻到花香、恶臭、酒香等等气味,生起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就要告诉自己,这些闻到的气味是随时在变化的,无法永恒的存在,是因缘而生的,比如到花园闻到芬芳馥郁的花香生起了贪爱之心,这个是由于来到了花园,如果不去花园,就不会闻到芬芳馥郁的花香,就不会生起贪爱芬芳馥郁的花香之心,这个是以去花园,闻到到芬芳馥郁的花香为条件的,如果这些条件不满足,就闻不到芬芳馥郁的花香,就不会生起贪爱芬芳馥郁的花香之心,所以说是因缘所成的,这些生起的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是因缘所成的,就如同将种子播种在适合生长的土地中一样,如果没有播种的行为,没有适合生长的土地,或是把种子放在密闭的瓶子里悬挂在空中,没有雨露的浇灌,没有大地的孕育,种子是无法生长的,这些都是因缘所成的,这些心识也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生起。
因此在鼻子闻到气味的时候,就要告诉自己这些生起的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都是由所闻到的气味所引起的,根本就没有一个真实的心识,心识都是随着外面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心识,所以这个生起来的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是虚妄不实的,是生灭不息的,没有一个真实的存在,经常的这样观想,就能在鼻子闻到气味的时候不生起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如果已经生起了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就应该用这样的观想去除灭已经生起的心识,不再生起这些心识,不再起心动念,如同晴空万里、风平浪静的海面,不起半点的涟漪,水平如镜。
郁多罗,这就是如来教法中守住鼻子门户的修行方法。
同样的,郁多罗,当修行人舌头尝到味道后,比如尝到菜肴、草药、腐肉等等味道,生起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就要告诉自己,这些尝到的味道是随时在变化的,无法永恒的存在,是因缘而生的,比如到饭馆尝到回味无穷的菜肴生起了贪爱之心,这个是由于来到了饭馆,如果不去饭馆,就不会尝到回味无穷的菜肴,就不会生起贪爱回味无穷菜肴的味道之心,这个是以去饭馆,尝到了回味无穷的菜肴为条件的,如果这些条件不满足,就尝不到回味无穷的菜肴,就不会生起贪爱回味无穷菜肴的味道之心,所以说是因缘所成的,这些生起的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是因缘所成的,就如同将种子播种在适合生长的土地中一样,如果没有播种的行为,没有适合生长的土地,或是把种子放在密闭的瓶子里悬挂在空中,没有雨露的浇灌,没有大地的孕育,种子是无法生长的,这些都是因缘所成的,这些心识也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生起。
因此在舌头尝到味道的时候,就要告诉自己这些生起的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都是由所尝到的味道所引起的,根本就没有一个真实的心识,心识都是随着外面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心识,所以这个生起来的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是虚妄不实的,是生灭不息的,没有一个真实的存在,经常的这样观想,就能在舌头闻到味道的时候不生起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如果已经生起了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就应该用这样的观想去除灭已经生起的心识,不再生起这些心识,不再起心动念,如同晴空万里、风平浪静的海面,不起半点的涟漪,水平如镜。
郁多罗,这就是如来教法中守住舌头门户的修行方法。
同样的,郁多罗,当修行人身体触摸到事物产生触觉后,比如摸到尖刺、肌肤、绒毛等等事物产生触觉,生起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就要告诉自己,这些触摸到事物产生的触觉是随时在变化的,无法永恒的存在,是因缘而生的,比如到商铺摸到光滑柔顺的丝绸衣服生起了贪爱之心,这个是由于来到了商铺,如果不去商铺,就不会摸到光滑柔顺的丝绸衣服,就不会生起贪爱光滑柔顺丝绸衣服的触觉之心,这个是以去商铺,摸到光滑柔顺的丝绸衣服为条件的,如果这些条件不满足,就摸不到光滑柔顺的丝绸衣服,就不会生起贪爱光滑柔顺丝绸衣服的触觉之心,所以说是因缘所成的,这些生起的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是因缘所成的,就如同将种子播种在适合生长的土地中一样,如果没有播种的行为,没有适合生长的土地,或是把种子放在密闭的瓶子里悬挂在空中,没有雨露的浇灌,没有大地的孕育,种子是无法生长的,这些都是因缘所成的,这些心识也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生起。
因此在触摸到事物产生触觉的时候,就要告诉自己这些生起的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都是由所触摸到事物产生的触觉所引起的,根本就没有一个真实的心识,心识都是随着外面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心识,所以这个生起来的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是虚妄不实的,是生灭不息的,没有一个真实的存在,经常的这样观想,就能在身体触摸到事物产生触觉的时候不生起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如果已经生起了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就应该用这样的观想去除灭已经生起的心识,不再生起这些心识,不再起心动念,如同晴空万里、风平浪静的海面,不起半点的涟漪,水平如镜。
郁多罗,这就是如来教法中守住身体门户的修行方法。
同样的,郁多罗,当修行人心思想到事情后,比如想到成为富翁、当上国王、变为乞丐等等念想,生起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就要告诉自己,这些想到的事情是随时在变化的,无法永恒的存在,是因缘而生的,比如到大街上看见漂亮宽大的房子就想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也住上这样的房子生起了贪爱之心,这个是由于来到了大街上,如果不去大街,就不会看见漂亮宽大的房子,就不会因为看见漂亮宽大的房子而生起贪爱成为腰缠万贯富翁的念想之心,这个是以去大街,看见漂亮宽大的房子为条件的,如果这些条件不满足,就看不到漂亮宽大的房子,就不会生起贪爱成为腰缠万贯富翁的念想之心,所以说是因缘所成的,这些生起的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是因缘所成的,就如同将种子播种在适合生长的土地中一样,如果没有播种的行为,没有适合生长的土地,或是把种子放在密闭的瓶子里悬挂在空中,没有雨露的浇灌,没有大地的孕育,种子是无法生长的,这些都是因缘所成的,这些心识也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生起。
因此在心思想到事情的时候,就要告诉自己这些生起的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都是由想到的念想所引起的,根本就没有一个真实的心识,心识都是随着外面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心识,所以这个生起来的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是虚妄不实的,是生灭不息的,没有一个真实的存在,经常的这样观想,就能在心思想到事情的时候不生起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如果已经生起了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就应该用这样的观想去除灭已经生起的心识,不再生起这些心识,不再起心动念,如同晴空万里、风平浪静的海面,不起半点的涟漪,水平如镜。
郁多罗,这就是如来教法中守住心思门户的修行方法。
郁多罗,什么人才是真正有修为、证悟解脱果位的人?
就是在眼睛看见事物,比如看见黄金、房产、美女等等事物的时候不生起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如果生起了心识就要告诉自己,这些所生起来的心识都是由外面的事物所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条件这些心识就不会产生,是因缘所成的,心识随时都是在变化的,没有永远不变的,没有一个真实的心识存在,心识是虚妄不实的,就能立刻以此除灭心识,不再起心动念。如同晴空万里、风平浪静的海面,不起半点的涟漪,水平如镜。
同样的,在耳朵听见声音,比如听到音乐、辱骂、赞美等等声音的时候不生起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如果生起了心识就要告诉自己,这些所生起来的心识都是由外面的事物所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条件这些心识就不会产生,是因缘所成的,心识随时都是在变化的,没有永远不变的,没有一个真实的心识存在,心识是虚妄不实的,就能立刻以此除灭心识,不再起心动念。如同晴空万里、风平浪静的海面,不起半点的涟漪,水平如镜。
在鼻子闻到气味,比如闻到花香、恶臭、酒香等等气味的时候不生起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如果生起了心识就要告诉自己,这些所生起来的心识都是由外面的事物所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条件这些心识就不会产生,是因缘所成的,心识随时都是在变化的,没有永远不变的,没有一个真实的心识存在,心识是虚妄不实的,就能立刻以此除灭心识,不再起心动念。如同晴空万里、风平浪静的海面,不起半点的涟漪,水平如镜。
在舌头尝到味道,比如尝到菜肴、草药、腐肉等等味道的时候不生起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如果生起了心识就要告诉自己,这些所生起来的心识都是由外面的事物所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条件这些心识就不会产生,是因缘所成的,心识随时都是在变化的,没有永远不变的,没有一个真实的心识存在,心识是虚妄不实的,就能立刻以此除灭心识,不再起心动念。如同晴空万里、风平浪静的海面,不起半点的涟漪,水平如镜。
身体触摸到事物产生触觉,比如摸到尖刺、肌肤、绒毛等等事物产生触觉的时候不生起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如果生起了心识就要告诉自己,这些所生起来的心识都是由外面的事物所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条件这些心识就不会产生,是因缘所成的,心识随时都是在变化的,没有永远不变的,没有一个真实的心识存在,心识是虚妄不实的,就能立刻以此除灭心识,不再起心动念。如同晴空万里、风平浪静的海面,不起半点的涟漪,水平如镜。
心思想到事情,比如想到成为富翁、当上国王、变为乞丐等等念想的时候不生起喜欢、不喜欢、既喜欢又不喜欢的心识,如果生起了心识就要告诉自己,这些所生起来的心识都是由外面的事物所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条件这些心识就不会产生,是因缘所成的,心识随时都是在变化的,没有永远不变的,没有一个真实的心识存在,心识是虚妄不实的,就能立刻以此除灭心识,不再起心动念。如同晴空万里、风平浪静的海面,不起半点的涟漪,水平如镜。
这样的修行人就能守住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心思六根的门户,就是真正有修为、证悟解脱果位的人。
这样的修行人才是按如来教法修行的人,才是如来真正的弟子。
郁多罗,如来已经将守住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心思六根门户的修行方法教导给你,你应该好好的按这个方法去修行。”
郁多罗婆罗门感动的说到:“世尊,我愿意遵守世尊制定的戒律,愿意按世尊所说的教法修行,世尊请让我皈依您,我愿意做世尊的在家修行弟子。”
佛陀接受了郁多罗婆罗门的皈依,并摸顶加持郁多罗婆罗门。
郁多罗婆罗门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郁多罗婆罗门将身上佩戴的玉器供养给了佛陀,起坐欢喜的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