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六章 圣住、梵住、如来住是什么意思?
2.第二品
相应部54相应11经/一奢能伽罗经(入出息相应/大篇/修多罗)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奢能伽罗的一片丛林之中,有一天佛陀对众多的出家人说:“比丘们(比丘解释:出家人),如来要静坐禅修三个月,在这三个月中,除了给如来送食物的人外,其他人都不要来见如来。”
出家人们回答:“世尊,您安心的静坐禅修,我们不会在您禅修的时候来打搅您的。”
之后,在这三个月期间,这些出家人确实都没有去见过佛陀。
三个月后,佛陀静坐禅修完毕后,就召集出家僧众,并对他们说:“比丘们,如果外教的修行人,他们这样问你们:「道友们,你们的老师乔达摩,雨季安居的时候住在什么地方呢?你们的老师乔达摩雨季安居的时候安住在什么地方呢(雨季安居解释:第七百四十三章)?」
你们就应该这样的回答他们:「道友们,世尊在雨季安居的时候,安住在由「专注呼吸」而引导进入的平静、宁静、寂静的清净境界之中。」
比丘们,「专注呼吸」的修行是如何引导内心进入平静、宁静、寂静的清净境界之中的呢?
比丘们,不管是在山林野地,或是在某个大树下,或是在某个空屋中,不管身处何处,都盘腿坐下来,挺直身体,先将注意力集中专注在脸上,或者专注在嘴鼻上,或者专注在眼睛上,将注意力集中专注在自己的脸上。然后开始将对脸的专注转移到对呼吸的专注上,只将注意力集中专注在吸气与呼气上。
当吸气的时间比较长的时候,自己明白:「我这次吸气的时间比较长」;当呼气的时间比较长的时候,自己明白:「我这次呼气的时间比较长」。
当吸气的时间比较短的时候,自己明白:「我这次吸气的时间比较短」;当呼气的时间比较短的时候,自己明白:「我这次呼气的时间比较短」。
学习体验吸气的时候,气体经由鼻子、喉部、胸部、腹部进入身体时膨胀的整个感觉、感受,也就是体验吸气行为的开始,持续的中间过程,一直到结束这段时间内,整个身体的感觉、感受。
同样的学习体验呼气的时候,气体从腹部、胸部、喉部、鼻子呼出身体之外收缩的整个感觉、感受,也就是体验呼气行为的开始,持续的中间过程,一直到结束这段时间内,整个身体的感觉、感受。
学习体验不做其他行为和动作,只集中专注在呼气行为时,整个身体由于停止其他行为只专注在呼气行为上所产生的宁静、寂静感觉;同样的学习体验不做其他行为和动作,只集中专注在吸气行为时,整个身体由于停止其他行为只专注在吸气行为上所产生的宁静、寂静感觉。
比丘们,修习「对呼吸专注」的时候,就应该这样去体验吸气和呼气的感受与感觉。
比丘们,你们要注意修习「对呼吸专注」时,吸气和呼气都是要去体验的,不能任选其中一种,要二者都要去体验。
比丘们,如果你们希望:「远离欲望,舍离不善法后,进入有寻、有伺,隔离痛苦,生起喜乐的初禅清净境界之中,并让内心安住在初禅的清净境界之中。」你们就应该重视「对呼吸专注」的修行。比丘们,你们要注意在初禅的境界之中还会对外界的事物有细微的分别、区别。
比丘们,什么是有寻、有伺呢?什么是寻、伺呢?就是进入初禅境界的时候,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不会产生贪欲和喜怒哀乐情绪的清净事物上,由此替换掉贪欲、渴爱等等烦恼和痛苦。比如将注意力集中在数呼吸的次数上,数吸气的次数,或者数呼气的次数。比丘们,注意不是同时数吸气和呼气,而是在数呼气和数吸气这两种行为中选择任意一种。或者数呼气,或者数吸气,如果两个都计数反而无法集中注意力。又比如将注意力集中专注在对一片树叶的观察上,除了对这片树叶的关注不再想其他的事情。
有寻、有伺就是需要用集中专注某种清净事物的方法来转移注意力,转移什么注意力呢?转移对贪欲、渴爱等等烦恼和痛苦的注意力。简单的说有寻、有伺就是:要用注意力集中专注的修行方法。
那么「寻」与「伺」又有什么区别呢?「寻」注意力集中专注的范围要大一点。「伺」注意力集中专注的范围要小一点。比如:注意力不仅集中专注在对一片树叶的观察上,还集中专注在对树叶上水滴的观察上,这就集中专注在了两个事物上,一个事物是树叶,一个事物是水滴,这就被称为「寻」,如果只将注意力集中专注在树叶上,只集中专注一个事物那就是「伺」。
「寻」与「伺」的区别就在于注意力集中专注的范围上,范围大的称为「寻」,范围小的称为「伺」。
比丘们,你们要注意:如来在这里解释寻、伺时讲到的数吸气次数或数呼气次数的例子,与如来之前所说的「对呼吸专注」的修行是不太相同的。
当数吸气或呼气次数的时候,是在数吸气次数与数呼气次数中选择其中一种行为来计数,或者选择数吸气的次数来计数,或者选择数呼气的次数来计数,二者选择其一。
修习「对呼吸的专注」是体验吸气和呼气的感受与感觉,不需要去数呼吸的次数,只是体验吸气和呼吸的感受与感觉,并且这两种感受与感觉都要去体验,是两者都要去体验,不是二者选其一。
比丘们,简单的说:「对呼吸专注的修行」需要同时体验吸气与呼气的感觉与感受;而在数吸气次数或数呼气次数的时候,只需要在数吸气次数和数呼气次数这两者中选择其中一种计数。
「对呼吸专注的修行」是吸气和呼气都要去体验。
「数呼吸的次数」要在吸气和呼气二者中选择其中一种行为去计数。
「对呼吸专注的修行」是体验吸气和呼气的两种行为。
「数呼吸的次数」是在数吸气次数与数呼气次数中选择其中一种计数。
比丘们,你们这样去记忆会更加简单:「对呼吸专注的修行」是专注吸气和呼气的两种行为;「数呼吸的次数」是专注吸气与呼气中的其中一种行为。
「对呼吸专注的修行」专注的是两种行为;「数呼吸的次数」专注的是一种行为。
比丘们,如果你们希望:「在进入初禅境界后,平息「寻」与「伺」,平息集中专注的事物,平息对外界事物细微的分别、区别。不再分别、区别外界的事物,将内心安住在一处,安住在一境,不散乱,由此进入注意力不专注事物,内心平静、安宁、清净的二禅境界之中。」你们就应该重视「对呼吸专注」的修行。比丘们,你们要注意在这个内心单个、纯一的二禅清净境界中会生起清净的喜乐。
比丘们,如果你们希望:「在进入二禅后,远离喜乐的感受,让内心归于平静、宁静,保持修行的正念正知(正知、正念解释,见第七百六十六章),不忘失修行的正知正念,进入清净的三禅境界。」你们就应该重视「对呼吸专注」的修行。比丘们,你们要注意如来所说的「在进入二禅后,远离喜乐的感受」这种喜乐的感受是由身体与外界事物生起的快乐、喜悦、欢喜感受,是由物质事物生起的快乐、喜悦、欢喜感受。
比丘们,如果你们希望:「在进入三禅后,灭尽快乐、痛苦、忧愁、喜悦等等喜怒哀乐的感受,进入不苦不乐的清净境界。让平静、宁静的境界布满内心,让内心安住在念想纯净、纯一的四禅清净境界之中。」你们就应该重视「对呼吸专注」的修行。比丘们,什么是念想纯净、纯一的清净境界呢?就是内心的注意力只集中专注在清净、宁静这种单一的念想上,念想单一、纯正。
比丘们,如果你们希望:「在进入四禅后,不再挂念和执着世间一切的物质事物,不再执着和挂念物质世界,不再执着和挂念由物质事物生起的一切念想,明白虚空是无边无界的,进入空无边处的境界之中。」你们就应该重视「对呼吸专注」的修行。
比丘们,如何才能做到「不再挂念和执着世间一切的物质事物,不再执着和挂念物质世界」呢?那就要超越物质事物、物质世界。超越的意思就是内心不会被物质事物、物质世界扰动、影响,不管物质事物、物质世界发生什么变化,内心都不会随着物质事物、物质世界的变化而产生波动,发生念想的变化,内心清净的境界始终保持不变,保持恒定。简单的说就是:内心的清净状态始终保持不变,不会受到物质事物、物质世界的扰动与影响。
比丘们,刚才如来描述的「空无边处境界」可能有点抽象不太好理解,现在如来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来描述「空无边处的境界」。
修习「对呼吸的专注」,用这种对呼吸的集中专注来熄灭、平息、灭尽由于回想过去事情所生起的贪欲、渴爱;
修习「对呼吸的专注」,用这种对呼吸的集中专注来熄灭、平息、灭尽由于沉浸在当前事情上所生起的贪欲、渴爱;
修习「对呼吸的专注」,用这种对呼吸的集中专注来熄灭、平息、灭尽由于期待未来事情所生起的贪欲、渴爱。
比丘们,实际上就是:用集中专注呼吸的念想替换掉了由过去、现在、未来事情所生起的贪欲、渴爱念想。
修习「对呼吸的专注」,用集中专注呼吸的念想熄灭、平息、灭尽不如意、反感、怨恨、愤怒的念想。
修习「对呼吸的专注」,用集中专注呼吸的修行方法熄灭、平息、灭尽眼睛看见物质事物时对内心的扰动、影响,熄灭、平息、灭尽眼睛与物质事物接触时对内心的撞击。
修习「对呼吸的专注」,用集中专注呼吸的修行方法熄灭、平息、灭尽耳朵听到声音时对内心的扰动、影响,熄灭、平息、灭尽耳朵与声音接触时对内心的撞击。
修习「对呼吸的专注」,用集中专注呼吸的修行方法熄灭、平息、灭尽鼻子闻到气味时对内心的扰动、影响,熄灭、平息、灭尽鼻子与气味接触时对内心的撞击。
修习「对呼吸的专注」,用集中专注呼吸的修行方法熄灭、平息、灭尽舌头尝到味道时对内心的扰动、影响,熄灭、平息、灭尽舌头与味道接触时对内心的撞击。
修习「对呼吸的专注」,用集中专注呼吸的修行方法熄灭、平息、灭尽身体触摸感觉到触觉,领纳到环境变化感觉(冷热、舒适等等)时对内心的扰动、影响,熄灭、平息、灭尽身体与触觉、环境变化感觉时对内心的撞击。
比丘们,简单的说就是:修习「对呼吸的专注」,用集中专注呼吸的修行方法熄灭、平息、灭尽自身与外部事物对内心的扰动、影响,熄灭、平息、灭尽自身与外部事物对内心的撞击。
以不执着和挂念物质事物、物质世界,不对物质事物、物质世界生起念想,而让内心融入无边无界的虚空之中。比丘们,你们这里要注意:虚空是一种对世间现象的类比描述,遥望天空感受到虚空的无边无界,由此让内心融入这种由外界虚空类比而在内心中构建产生的虚空境界之中。
比丘们,如果你们希望:「在进入空无边处境界后,进一步明白念想、认识、分别、判断也如同虚空一样是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并由此进入识无边处的境界。」你们就应该重视「对呼吸专注」的修行。
比丘们,如何才能「进入识无边处的境界」呢?那就要超越空无边处的境界。就要明白「念想、认识、分别、判断也如同虚空一样是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的法义。
超越空无边处境界的意思就是内心不会被空无边处的境界扰动、影响,不会执着和挂念空无边处的境界。
比丘们,如何理解「念想、认识、分别、判断也如同虚空一样是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这句话呢?你们可以这样去理解:每天内心会生起无数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
念想、认识、分别、判断如同虚空一样无边无际,没有尽头,无有止境,过去曾经生起无数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现在正在生起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时刻在变化,未来即将生起无数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
念想、认识、分别、判断无法长久的保持不变,时刻都在发生变化。
念想、认识、分别、判断的生起与灭没无有穷尽,这个念想、认识、分别、判断刚生起不久,另一个念想、认识、分别、判断就生起了,另一个念想、认识、分别、判断生起之后,之前生起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就消失、灭没了。
比丘们,可能你们会觉的如来的描述很抽象,如来现在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一个人他外出散步,这时他生起了散步的念想,他散步的时候看见了路旁卖衣服的摊贩,就生起了看衣服的念想,他选择衣服的时候,发现某件衣服很适合他穿,就生起了想要买衣服的念想,于是他就伸手到口袋里拿钱,就生起了拿钱的念想。结果他发现没有带钱,于是就准备回家取钱,就生起了回家取钱的念想,他担心卖衣服的商贩将这件衣服卖给别人,就告诉卖衣服的商贩给他预留下这件衣服,就生起了担心衣服被别人买与想让商贩给他预留衣服的这两种念想,他赶回家拿买衣服的钱,回到家的时候,他的妻子告诉他,他的老母亲生病了,需要去看医生,于是他就背着老母亲去看医生,他就生起了带老母亲去看医生的念想,见到医生后,医生根据他母亲的病情开出了药方,让他按着药方去抓药,他就到药铺去抓药,就生起了抓药的念想,抓药完毕后,他就背着老母亲回家,回到家后,他就去为老母亲煎药,就生起了煎药的念想,药煎好后,他就拿药罐盛上药汤等待药汤冷却,就生起了等待药汤冷却的念想,药汤冷却后,他就端着药汤来到老母亲的床前喂母亲吃药,就生起了喂老母亲吃药的念想。
比丘们,在这个例子中,当这个人遇见不同事情的时候,就生起了很多的念想。这个念想不仅是每天会生起,就是每时每刻也会生起,生起的数量是无法计数的。没有人知道自己曾经生起过多少的念想,念想的生起与灭没是无穷无尽、无法计量的。
认识、分别、判断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些都是由内心所产生的,认识、分别、判断的生起与灭没与念想一样也是无穷无尽、无法计量的。
比丘们,这里如来要来解释一下什么是认识、分别、判断。
「认识」是确定某物,知晓,认明的意思,比如认识某个人。
「分别」是辨别的意思,对不同的事物在认识上加以区别,比如辩别方向,辨别混杂在一起的各种声音。
「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是否存在、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以及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肯定或否定。比如根据某个人的行为判断出他说的是假话。
比丘们,很多时候,生起念想的时候,就会伴随着生起认识、分别、判断。
比丘们,简单的说就是:念想、认识、分别、判断的生起与灭没如同虚空一样是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
比丘们,这就是「念想、认识、分别、判断也如同虚空一样是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的法义。
比丘们,如果你们希望:「在进入识无边处境界后,明白无边无界的虚空,自己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全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全部都是不存在的。其实什么也没有,其实什么也不是真实存在的,并由此就进入无所有处的境界。」你们就应该重视「对呼吸专注」的修行。
比丘们,如何才能「进入无所有处的境界」呢?那就要超越识无边处的境界。就要明白「无边无界的虚空,自己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全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全部都是不存在的。其实什么也没有,其实什么也不是真实存在」的法义。
比丘们,如何理解「无边无界的虚空,自己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全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全部都是不存在的。其实什么也没有,其实什么也不是真实存在的」这句话呢?你们可以这样去理解: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自己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在内都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无法永远拥有的,都是由各种条件生起的,世间一切的事物都有灭尽、消失的时候。无边无界的虚空,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随时都在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无法保持完全相同的状态,自己内心生起虚空的概念,生起念想、认识、分别、判断的概念,生起修饰、限定、形容虚空是无边无界的概念,生起修饰、限定、形容念想、认识、分别、判断是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概念,这些不过是自己内心生起的念想而已,这些不过是世间人创造出来的语言词语,目的是用来描述、形容、指代某项事物而已,是世间人自己创造出来的词语,其实这些词语在世间人诞生之前并不存在,想想你们出生的时候,知道这些词语、概念吗?不知道!都是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来的,通过别人传授来的。所以说所谓的「无边无界的虚空,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都是用世间人建立起来的语言词语表达出来的,在没有世间人的时候,在世间人还没有诞生的时候,这些词语语言根本就不存在,既然不存在,也就不存在什么虚空、念想、认识、分别、判断的概念了,也就不存在修饰、限定、形容这些词语的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概念了。
「无边无界的虚空,自己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全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全部都是不存在的。其实什么也没有,其实什么也不是真实存在」的意思就是说这些词语、句子表达出来的意思、概念是建立在世间人的语言文字上的,在世间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在世间人还没有诞生的时候这些所谓的名字、词语、概念描述的句子根本就不存在,这些名字、词语、概念描述的句子只是世间人指代某些事物、某些事情而创造出来的符号而已。其实这些语言文字的描述符号是世间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世间的事物其实是没有名字的,是世间人取出的名字,世间的事物其实也是没有词语、概念、描述语句的说法的,这些也只是世间人自己创造出来用来指代世间事物的符号而已。
简单的说就是:世间一切的事物本来是没有名字、概念的,各种名字、概念不过是世间人自己创造出来的语言或文字,各种名字、词语不过是世间人用来指代世间事物的符号而已。
比丘们,这就是「无边无界的虚空,自己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全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全部都是不存在的。其实什么也没有,其实什么也不是真实存在」的法义。
比丘们,如果你们希望:「在进入无所有处境界后,内心除了偶尔出现的极微小的杂念外,不再生起任何的念想,进入非想非非想处的境界。」你们就应该重视「对呼吸专注」的修行。
比丘们,如何才能进入「非想非非想处的境界」呢?那就要超越无所有处的境界。就要明白「内心除了偶尔出现的极微小的杂念外,不再生起任何念想」的法义。
超越无所有处境界的意思就是内心不会被无所有处的境界扰动、影响,不会执着和挂念无所有处的境界。
「内心除了偶尔出现的极微小的杂念外,不再生起任何念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当明白了无边无界的虚空是不存在的,明白了自己无边无界、永无止境的念想、认识、分别、判断也是不存在的,明白了这些词语、概念、句子不过是世间人描述世间万物所用的语言或文字,明白了这些词语、概念、句子是世间人用来指代世间事物、事情的符号,其实世间一切的事物本来是没有名字、概念的,这样就不会再在内心中生起任何的念想,虽然如此,可是内心中偶尔也会闪出一些微小的杂念,这些杂念非常的微小,就如同大海海面上漂浮着的一滴菜油一样,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比丘们,如果你们希望:「在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境界后,进入没有念想、没有感受、没有细微杂念的想受灭境界。」你们就应该重视「对呼吸专注」的修行。比丘们,你们要注意想受灭境界就是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境界。
比丘们,如何才能进入「想受灭的境界」呢?那就要超越非想非非想处境界。
比丘们,已经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修习「对呼吸专注」的如来圣弟子们,当他们感觉到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的时候,他们就会告诉自己:「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是会消退、灭尽、消失的。」于是,他们就不会贪爱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他们就不会执着和挂念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他们就不会沉浸在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之中,他们知道是不能贪爱、执着、挂念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的,他们知道是不能沉迷于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之中的。一旦贪爱、执着、挂念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一旦沉迷于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之中,那么当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消退、灭尽、消失的时候,当失去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的时候,就会产生烦恼和痛苦,之前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给自己带来了多大的欢乐和愉快,当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消退、灭尽、消失的时候,当失去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的时候就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烦恼和痛苦。因此他们不会贪爱、执着、挂念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他们不会沉迷于这些快乐、开心、喜悦的感受之中。
比丘们,已经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修习「对呼吸专注」的如来圣弟子们,当他们感觉到痛苦、苦恼、悲伤的感受的时候,他们就会告诉自己:「这些痛苦、苦恼、悲伤的感受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是会消退、灭尽、消失的。」于是,他们就不会执着和挂念这些痛苦、苦恼、悲伤的感受,他们就不会沉浸在这些痛苦、苦恼、悲伤的感受之中,他们知道是不能执着、挂念这些痛苦、苦恼、悲伤的感受的,他们知道是不能沉溺于这些痛苦、苦恼、悲伤的感受之中的,一旦执着、挂念这些痛苦、苦恼、悲伤的感受,一旦沉溺于这些痛苦、苦恼、悲伤的感受之中,就无法从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这些痛苦、苦恼、悲伤的感受是会消退、灭尽、消失的,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的,因此他们不会执着、挂念这些痛苦、苦恼、悲伤的感受,他们不会沉溺于这些痛苦、苦恼、悲伤的感受之中。
比丘们,已经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修习「对呼吸专注」的如来圣弟子们,当他们感觉到不苦不乐的感受的时候,他们就会告诉自己:「这些不苦不乐的感受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是会消退、灭尽、消失的。」于是,他们就不会执着和挂念这些不苦不乐的感受,他们就不会沉浸在这些不苦不乐的感受之中,他们知道是不能执着、挂念这些不苦不乐的感受的,他们知道是不能沉迷于这些不苦不乐的感受之中的,一旦执着、挂念这些不苦不乐的感受,一旦沉迷于这些不苦不乐的感受之中,就无法从不苦不乐念想的烦恼和痛苦中解脱出来,这些不苦不乐的感受是会消退、灭尽、消失的,是随时在变化,无法永远存在,无法永恒保持不变的,因此他们不会执着、挂念这些不苦不乐的感受,他们不会沉迷于这些不苦不乐的感受之中。
比丘们,这些已经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修习「对呼吸专注」的如来圣弟子们,他们不会被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的感受束缚捆绑,他们不会执着和挂念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的感受。他们经常去观想与体验自己面临死亡,即将失去生命时的感受,他们会想:「我将要死去了,随着我身体的衰败、崩解,随着我生命的耗尽,我在世间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的感受,我在世间一切的感受全部都将熄灭、灭尽、消失,我将进入清凉寂静的境界之中。」
比丘们!就如同有灯油、灯芯的存在,并且灯芯在合适的位置上,油灯才能被点燃、点亮。如果灯油耗尽了,或者没有灯芯,或者灯芯不在合适的位置上,那么油灯的火焰就会熄灭。比丘们!同样的道理,当如来圣弟子们面临死亡,即将失去生命的时候,他们会想:「我将要死去了,随着我身体的衰败、崩解,随着我生命的耗尽,我在世间快乐、痛苦、不苦不乐的感受,我在世间一切的感受全部都将熄灭、灭尽、消失,我将进入清凉寂静的境界之中。」
比丘们,你们这样去经常的修习「对呼吸的专注」,就能让内心不被世间的事物或念想扰动、污染、影响,就能安住在单个、纯一的平静、宁静境界之中。当你们的内心一旦生起邪恶、不善的念想的时候,「对呼吸专注」的修行方法就能将你们内心中的这些邪恶、不善的念想熄灭、平息、灭尽,让你们的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境界之中,你们没有生起邪恶、不善的念想,或者你们邪恶、不善的念想被灭尽了,你们就不会去说恶言,你们就不会去做恶行。你们灭尽了恶念、恶言、恶行就不会造下罪业,就不会导致不祥、危险、不幸的结果。
比丘们,你们经常听到「圣住」、「梵住」、「如来住」这些法语。这些法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圣住」的意思是:安住在高尚纯洁的境界之中。
「梵住」的意思是:安住在神圣的境界之中。
「如来住」的意思是:安住在如来的境界之中。
比丘们,修习「对呼吸专注」的修行就能进入「圣住」、「梵住」、「如来住」的境界之中。也就是说:依靠、借助「专注呼吸」的修行让内心进入「圣住」、「梵住」、「如来住」的境界之中;依靠、借助「专注呼吸」的修行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寂静的状态。
比丘们,那些有学,那些还没有达到最终修行目标,那些想要解除一切束缚捆绑的世间人或众生(有学解释,见第七百五十八章),他们就应该经常的修习「对呼吸的专注」。「对呼吸专注」的修行能够指引、引导他们,熄灭、平息、灭尽一切的烦恼和痛苦。
而,比丘们,那些已经灭尽一切烦恼和痛苦,已经证悟解脱果位,应该做的事情已经全部做好,已经圆满完成行为、言语、念想的修行任务,已经卸下所有的负担,已经达成修行目标,获得修行的益处、好处,「有结」已经被彻底灭尽,已经证悟「究竟智」完全解脱的圣者们,他们就是依靠经常修习「对呼吸专注」的修行,才在内心中建立起宁静、平静、清净的状态与境界的,才在这一世、这一生证悟解脱果位,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境界的,才在今生今世证悟成为世间的圣者的。
比丘们,什么是灭尽「有结」?灭尽「有结」就是已经灭尽生死轮回(生死轮回解释,见第五百七十八章),已经不会被生与死束缚捆绑,已经灭尽一切的烦恼与痛苦,不会被烦恼和痛苦折磨、煎熬。「有」是有生与死的轮回,「结」是有烦恼与痛苦。简单的说灭尽「有结」就是灭尽了生死轮回,灭尽了一切的烦恼与痛苦。
什么是「究竟智」?究竟智就是已经彻底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已经完全理解和明白世间的真相、真谛,已经证悟解脱的果位,已经进入涅槃清净的境界之中。简单的说「究竟智」就是达成了最终的修行目标,证悟了最终无上、极致、最高的解脱智慧,进入了涅槃清净的境界之中。
比丘们,如果你们以后听到「圣住」、「梵住」、「如来住」这些法语,就要想到这些法语所指的意思是:依靠、借助「专注呼吸」的修行让内心进入平静、宁静、寂静的状态。依靠、借助「专注呼吸」的修行让内心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境界。
如果你们这样去理解「圣住」、「梵住」、「如来住」,那就是真正明白了它们所指的法义。”
佛陀说法后,听法的出家弟子们都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他们都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巴利语原版经文
2. Dutiyavaggo
SN.54.11/(1) Icchānaṅgalasuttaṃ
987. Ekaṃ samayaṃ bhagavā icchānaṅgale viharati icchānaṅgalavanasaṇḍe. Tatra kho bhagavā bhikkhū āmantesi– “icchāmahaṃ, bhikkhave, temāsaṃ paṭisallīyituṃ. Nāmhi kenaci upasaṅkamitabbo, aññatra ekena piṇḍapātanīhārakenā”ti. “Evaṃ, bhante”ti kho te bhikkhū bhagavato paṭissutvā nāssudha koci bhagavantaṃ upasaṅkamati, aññatra ekena piṇḍapātanīhārakena.
Atha kho bhagavā tassa temāsassa accayena paṭisallānā vuṭṭhito bhikkhū āmantesi– “sace kho, bhikkhave, aññatitthiyā paribbājakā evaṃ puccheyyuṃ– ‘katamenāvuso, vihārena samaṇo gotamo vassāvāsaṃ bahulaṃ vihāsī’ti, evaṃ puṭṭhā tumhe, bhikkhave, tesaṃ aññatitthiyānaṃ paribbājakānaṃ evaṃ byākareyyātha– ‘ānāpānassatisamādhinā kho, āvuso, bhagavā vassāvāsaṃ bahulaṃ vihāsī’ti. Idhāhaṃ, bhikkhave, sato assasāmi, sato passasāmi. Dīghaṃ assasanto ‘dīghaṃ assasāmī’ti pajānāmi, dīghaṃ passasanto ‘dīghaṃ passasāmī’ti pajānāmi; rassaṃ assasanto ‘rassaṃ assasāmī’ti pajānāmi, rassaṃ passasanto ‘rassaṃ passasāmī’ti pajānāmi; ‘sabbakāyappaṭisaṃvedī assasissāmī’ti pajānāmi …pe… ‘paṭinissaggānupassī assasissāmī’ti pajānāmi, ‘paṭinissaggānupassī passasissāmī’ti pajānāmi”.
“Yañhi taṃ, bhikkhave, sammā vadamāno vadeyya – ‘ariyavihāro’ itipi, ‘brahmavihāro’ itipi, ‘tathāgatavihāro’ itipi. Ānāpānassatisamādhiṃ sammā vadamāno vadeyya– ‘ariyavihāro’ itipi, ‘brahmavihāro’ itipi, ‘tathāgatavihāro’ itipi. Ye te, bhikkhave, bhikkhū sekhā appattamānasā anuttaraṃ yogakkhemaṃ patthayamānā viharanti tesaṃ ānāpānassatisamādhi bhāvito bahulīkato āsavānaṃ khayāya saṃvattati. Ye ca kho te, bhikkhave, bhikkhū arahanto khīṇāsavā vusitavanto katakaraṇīyā ohitabhārā anuppattasadatthā parikkhīṇabhavasaṃyojanā sammadaññā vimuttā tesaṃ ānāpānassatisamādhi bhāvito bahulīkato diṭṭhadhammasukhavihārāya ceva saṃvattati satisampajaññāya ca.
“Yañhi taṃ, bhikkhave, sammā vadamāno vadeyya– ‘ariyavihāro’ itipi, ‘brahmavihāro’ itipi, ‘tathāgatavihāro’ itipi. Ānāpānassatisamādhiṃ sammā vadamāno vadeyya– ‘ariyavihāro’ itipi, ‘brahmavihāro’ itipi, ‘tathāgatavihāro’ itipī”ti. Paṭham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