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如何渡过生死的大海?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这时佛陀告诉弟子们:“现在我来为你们说一个大海的比喻,我们的眼睛就是大海,所看见的一切外在的物质现象就是海水,当看见一切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黄金、房产、英俊潇洒的男子、花容月貌的女子等等,或者看见一切自己厌恶的东西,比如死尸、粪坑、丑陋龌龊的男子,东施效颦的丑女等等,对于自己喜欢的就生起贪求、抢夺的心理,对于自己厌恶的就生起,远离、厌烦愤怒的心理,这个就如同在飓风暴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航行的渔船,随时都可能葬身鱼腹。只有在眼睛看见一切自己喜欢的东西时,看见一切自己厌恶的东西时,不产生喜欢贪求、抢夺的心理,不产生厌恶远离、憎恶愤怒的心理,也不产生不喜不乐的心理,如同白云从天空上飘过,也如同河水从竹篓中流过,没有丝毫的阻碍,内心也没有丝毫的念头生起,那么就如同渔船在晴空万里、风平浪静的海面上平安的行驶,没有船覆人亡的危险。这样就从眼睛的大海中平安得渡到解脱清净的彼岸!


同样的道理,我们的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心思也是大海,外面的声音、气味、味道、触觉、境遇就是海水,如果在听见喜欢的声音、闻到喜欢的香味、尝到喜欢的味道、接触到细滑柔嫩等等让身体喜欢的触摸感觉、遇见让人顺心的境况和情形,就生起留念、贪求、抢夺的心理,或者在听见讨厌的声音、闻到讨厌的臭味、尝到恶心作呕的味道、接触到粗糙尖刺等等让身体触摸不舒服的感觉、遇见让人焦头烂额的境况和情形,就生起远离、厌烦、忧虑痛苦、愤怒的心理,这样就如同在狂风暴雨、汹涌澎湃的大海中航行的渔船,立刻就可能会葬生鱼腹。


如果在听见喜欢的声音、闻到喜欢的香味、尝到喜欢的味道、接触到身体喜欢的触摸感觉、遇见让人顺心的境况和情形不生起留念、贪求、抢夺的心理,在听见讨厌的声音、闻到讨厌的臭味、尝到恶心作呕的味道、接触到让身体触摸不舒服的感觉、遇见让人焦头烂额的境况和情形,不生起远离、厌烦、忧虑痛苦、愤怒的心理,也不产生不喜不乐的心理,就如同春到无言,万物萌发;冬到无声,万物凋谢一样,没有丝毫的念头生起,这样就如同在万里无云、水平如镜的海面上平安无事的行驶,没有船沉人亡的危险。这样就从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心思的大海中平安得渡到解脱清净的彼岸。”


这时,佛陀说偈到:


「大海巨涛波,恶虫罗刹怖;难渡而能渡,集离永无余。


    能断一切苦,不复受余有;永之般涅槃,不复还放逸。」


佛陀说法圆满,众弟子听佛说法,都欢喜奉持佛陀的教法而修行。


“第九章 如何渡过生死的大海?” 的相关文章

第三十三章 什么样的人才是爱护自己的人?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波斯匿王休息的时候想到:“什么样的人是爱护自己的人,什么样的人是伤害自己的人?”波斯匿王想:“如果自己的心念想善事,口说善语,身体行为做善事的人就是爱护自己的人;如果自己的心念想恶事,口说恶言,身体行为做恶事的人就是伤害自己的人。”波斯匿王想完之后,感...

第三十四章 不要被猎人的陷阱捕获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波斯匿王在闭目养神的时候想到:世间的人在堆金积玉、富贵荣华后,能够不骄奢淫逸、挥金如土、荒淫腐化;能够不横行霸道、专横跋扈、倚势凌人的人是很少的。世间的很多人一旦金玉满堂、腰缠万贯、朱门绣户、侯服玉食、富贵加身后就会穷奢极欲、酒池肉林、声色犬马;就会骄...

第三十五章 不要被渔网捕获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波斯匿王在大殿上与王公大臣共商国事,波斯匿王看见他的这些王公大臣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溜须拍马,或者互相攻击,或者倚老卖老.....波斯匿王心中想:这些公卿大臣,为什么当着我的面尽说些附上罔下、欺君误国、钓名欺世的言语?他们都是因为贪心,都是因为自己的...

第四十五章 如何才能过的快乐安宁?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有个叫郁闍迦的婆罗门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坐下,问到:“世尊,我想生活过的快乐安宁,这世获得大的福德利益,未来世也想过的安康快乐,也想获得大的福德利益,世尊,我该如何去做才能得偿所愿呢?”佛陀说:“婆罗门有四种方法可以让世间的人生活过的安宁快乐,当...

第四十六章 应该对谁不骄慢?应该尊敬谁?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舍卫国有一个叫骄慢的婆罗门,他出生名门望族,他的祖先有七世都是舍卫国的大祭司,深受国王和民众的爱戴,骄慢婆罗门学识渊博、能言善辩,经常为各国的国王讲说法理,他相貌端正、一表人才,看见他庄严仪容的人都能生起欢喜之心,可是这位骄慢婆罗门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不尊敬父...

第四十九章 如何做才是真正的比丘(和尚)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穿好法衣,不择贫富,依序托钵乞食,有一位婆罗门也在沿街乞讨,他看见佛陀后,就走上前对佛陀说到:“你现在挨家挨户的乞食,我也在沿街乞讨,我和你都是比丘(和尚)。”佛陀说:“比丘(和尚)不仅仅是挨家乞食,还没有舍去家庭眷属、财产、世俗的事务,没有出家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