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 优婆塞是什么?

相应部55相应37经/摩诃男经(入流相应/大篇/修多罗)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迦毗罗卫城的尼拘律园之中,有一天,释迦族人摩诃男来到佛陀的住所,他顶礼佛陀后就在一旁坐下,摩诃男对佛陀说:“世尊,什么样的人是优婆塞呢?如何成为优婆塞呢?”


佛陀说:“摩诃男,已经皈依如来,皈依如来所说的法,皈依比丘僧众的在家修行男弟子就是优婆塞(比丘僧众解释:佛陀出家弟子们聚集的僧团)。摩诃男,优婆塞并没有出家,他们有自己的家庭、事业、工作。


摩诃男,皈依是什么意思呢?皈依简单的说就是:投归、依靠的意思,就如同孩子刚出生要依靠父母养育,想要渡过江河湖海要依靠船舶,遮风挡雨要依靠房屋,投归、依靠佛法僧三宝,能够让众生得到佛法僧三宝的救济、保护,能够让众生获得解除烦恼和痛苦的避难所,能够让众生得到佛法僧三宝的加持、引导,熄灭、平息、灭尽贪欲、渴爱、愤怒、无智愚痴、喜怒哀乐、执着、挂念等等烦恼和痛苦,让众生从生死轮回的苦海中得到彻底的解脱,最终到达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没有执着,没有挂念,没有念想的涅槃彼岸(众生解释,见第三百八十八章)。”


摩诃男说:“世尊,优婆塞需要遵守哪些戒律呢?受持哪些戒律的优婆塞才是合格的优婆塞呢?”


佛陀说:“摩诃男,优婆塞要受持五种戒律,这五种戒律是:


第一,不杀生害命;第二,不偷盗,不抄袭;第三,不与妻子之外的女子发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或者不与丈夫之外的男子发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没有正式结婚不与未婚的男子或女子发生不正当的关系,没有正式结婚不与未婚的男子或女子淫乱;第四,不说假话欺骗人;第五,不喝酒,不吃有迷醉作用的药物、毒品。


摩诃男,不喝酒,不吃有迷醉作用的药物、毒品,这条戒律是起预防作用的,为的就是预防恶行、恶言、恶念的生起,因为在醉酒的状态下,在迷醉的状态下,意识不清楚,头脑昏沉,没有办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很容易就放纵自己去做恶行,说恶言,生恶念了,很容易就让自己肆意妄为了。为了让圣弟子们保持头脑清醒的状态,为了让圣弟子们保持理智的状态,所以如来就制定了不喝酒,不吃有迷醉作用药物、毒品的这项戒律。


摩诃男,遵守受持这五种戒律的圣弟子,就是合格的优婆塞。”


摩诃男说:“世尊,优婆塞要对什么生起坚固的信心呢?优婆塞要生起哪些坚固的信心呢?”


佛陀说:“摩诃男,优婆塞要生起四种坚固的信心,是哪四种坚固的信心呢?


第一种坚固的信心:对如来生起坚固的信心:「世尊是已经证悟阿罗汉果位的圣者(阿罗汉果位解释,见第七百九十二章);


世尊是已经证悟无上正等正觉的圣者(无上正等正觉解释:已经完全证悟明白世间一切的真相、真谛,并由此开启了圆满的智慧,从世间彻底的解脱出来);


世尊的智慧与身口意行已经修行达到圆满的境地(身口意行解释:身体行为,口说言语,内心念想);


世尊已经到达解脱的彼岸,不会再沉沦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


世尊知道、明白世间一切的事理;


世尊是善于教导、指引众生的老师,是善于讲解正法、善法、解脱法的老师,是善于引导众生熄灭、平息、灭尽烦恼和痛苦的老师(众生解释,见第三百八十八章);


世尊是天界与人界众生的老师(天界、人界解释,见第八百零五章);


世尊是开启了完全、圆满、解脱智慧的圣者,世尊用已经开启的智慧去教导、指引众生,让他们也开启完全、圆满、解脱的智慧;


世尊是给众生带来吉祥、平安、幸福、清净、解脱的圣者,世尊是受到众生尊敬、尊重的觉者(觉者解释:已经完全开启解脱智慧的圣者)。」


第二种坚固的信心:对如来所说的法生起坚固的信心:「这个法是世尊亲自所说的,这个法是浅显易懂,很快就能直接明白的道理,应该让更多的众生明白这些法理与道理。


明白了世尊所说的法,就能指引、引导众生离开带来不祥、危险、不幸、污染、束缚的恶法、邪法、束缚法,就能指引、引导众生亲近带来吉祥、平安、幸福、清净、解脱的善法、正法、解脱法。


有智慧的众生应该知道和明白世尊所说的法,应该实践的去修行世尊所说的法。」


第三种坚固的信心:对比丘僧众生起坚固的信心(比丘僧众解释:佛陀出家弟子们聚集的僧团):「世尊的出家弟子们聚集的僧团,是按着世尊所说的法去修行的团体,世尊的出家弟子是按着世尊所说的善法、正法、解脱法修行的实践者。


世尊的出家弟子们按照正道行事,他们朴实、正直、清净;世尊的出家弟子是践行八正道的修行者(八正道解释,见第五百八十九章)。


世尊的出家弟子们是按着世尊所说的法理去修行的实践者;


世尊的出家弟子们是按着世尊所说的法去循序渐进修行的行者,他们是四双八士(四双八士解释:证悟八种果位的圣弟子,二种为一双,八种又被称为四双),也即是:世尊的出家弟子们,他们证悟的果位处于:向入流果、入流果、向一来果、一来果、向不还果、不还果、向阿罗汉果位、阿罗汉果位,这八种果位之中(向入流果、向一来果、向不还果、向阿罗汉果位解释,见第七百九十六章;入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位解释,见第七百九十二章)。因此恭敬的供养、赞叹世尊的出家弟子们,就能种植下无量的福田。」


第四种坚固的信心: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生起坚固的信心:「受持世尊所制定的戒律,能够让持戒者,不被恶法、邪法、束缚法污染,不被恶行、恶言、恶念毁坏,不被各种烦恼和痛苦困扰、折磨、纠缠;


受持世尊所制定的戒律,能够让持戒者清净无染,自在解脱;


受持世尊所制定的戒律会受到智者们的称赞,受到大众的尊敬;


受持世尊所制定的戒律,能够解除眼睛与物质事物,耳朵与声音,鼻子与气味,舌头与味道,身体与触觉、环境变化感觉,内心与见解、思想、念想的束缚捆绑,放下一切的执着和挂念,引导内心进入平静、宁静的状态之中。」


摩诃男,对如来生起坚固的信心,对如来所说的法生起坚固的信心,对比丘僧众生起坚固的信心,对如来所制定的戒律生起坚固的信心,具备这四种坚固信心的圣弟子们,他们才是真正的优婆塞,他们才是如来认可的优婆塞。”


摩诃男说:“世尊,优婆塞在家修行的时候,应该如何去布施、施舍呢?”


佛陀说:“摩诃男,在家修行的优婆塞,他们应该净化、除去内心中悭吝、吝啬的污垢,尽他们的所能经常亲自的布施、施舍、帮助有困难的众生,解除众生的各种烦恼和痛苦(众生解释,见第三百八十八章),他们欢喜的布施、施舍、帮助众生,对于众生各种合理的乞求都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并且不分贫富贵贱,不分冤亲,无差别、平等的布施、施舍、帮助。摩诃男,能够做到平等欢喜布施、施舍的优婆塞,就是如来称赞、赞叹的优婆塞。


摩诃男说:“世尊,优婆塞应该开启什么智慧呢?”


佛陀说:“摩诃男,优婆塞应该开启两种解脱的智慧,第一种解脱智慧是:明白世间事物生起与灭没的过程、原理。如何明白世间事物生起与灭没的过程、原理呢?那就要明白缘起法(缘起法解释,见第四十八章、第四十九章),简单的说就是要明白:「当这个存在了,以这个的存在为前提条件,那个也会形成存在;当这个产生出现了,以这个的产生出现为前提条件,那个也会产生出现。当这个不存在了,则那个也无法形成存在;当这个不产生出现了,则那个也不会产生出现,当这个灭尽了,那个也就被除灭了。」,也就是:以「无明」为前提条件产生出「行」,以「行」为前提条件产生出「识」,以「识」为前提条件产生出「名色」,以「名色」为前提条件产生出「六处」,以「六处」为前提条件产生出「触」,以「触」为前提条件产生出「受」,以「受」为前提条件产生出「爱」,以「爱」为前提条件产生出「取」,以「取」为前提条件产生出「有」,以「有」为前提条件产生出「生」,这样有「生」就会产生出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衰老、死亡。这就是世间人或众生痛苦和烦恼产生、出现、聚集的过程,世间的人或众生按缘起法顺行就会继续的在生死轮回中煎熬沉沦,受尽折磨和痛苦(生死轮回解释,见第五百七十八章)。



「无明」没有生起「行」就灭除了,「行」没有生起「识」就灭除了,「识」没有生起「名色」就灭除了,「名色」没有生起「六处」就灭除了,「六处」没有生起「触」就灭除了,「触」没有生起「受」就灭除了,「受」没有生起「爱」就灭除了,「爱」没有生起「取」就灭除了,「取」没有生起「有」就灭除了,「有」没有生起「生」就灭除了,「生」没有生起,忧愁、悲伤、苦闷、忧虑、绝望、衰老、死亡就灭除了。这就是世间人或众生痛苦和烦恼除灭的过程。世间的人或众生按缘起法的逆行就能从生死轮回的烦恼和痛苦中永远的解脱出来(生死轮回解释,见第五百七十八章)。


摩诃男,明白了缘起法就能明白世间事物生起与灭没的过程、原理,明白了缘起法就开启了第一种解脱智慧。


摩诃男,优婆塞应该开启的第二种解脱智慧是:明白熄灭、平息、灭尽烦恼和痛苦的修行方法。如何修行才能熄灭、平息、灭尽烦恼和痛苦呢?明白和践行八正道就能熄灭、平息、灭尽一切的烦恼和痛苦。摩诃男,什么是八正道呢?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这八种正道就是八正道。


什么是正见呢?就是明白四圣谛,也即是明白苦、集、灭、道这四种圣谛的法义,并由此开启了智慧。苦、集、灭、道四圣谛的法义是什么呢?出生在世间的众生是很痛苦的,这就是苦圣谛的法义;痛苦的根源是贪爱,这就是苦集圣谛的法义;只有先灭除了贪爱才能灭除痛苦,这就是苦灭圣谛的法义;灭除痛苦的方法就是修习八正道,这就是道圣谛的法义。摩诃男,明白四圣谛的众生就是具有正见的众生。


什么是正志呢?远离欲望的意向和愿望,远离贪欲、渴爱的意向和愿望;没有恶意的意向和愿望,没有加害的意向和愿望。摩诃男,这就是正志的法义。


什么是正语呢?不说假话,不说虚假不真实的言语,不说挑拨离间的言语,不说粗暴诽谤中伤的言语,不说轻浮、浮夸、淫秽、不正经、毫无意义的言语,摩诃男,这就是正语的法义。


什么是正业呢?不杀生害命,不偷盗抢劫,不剽窃抄袭,不做任何伤害别人或自己的恶事,不做任何不清净的行为,摩诃男,这就是正业的法义。


什么是正命呢?不做非法、不正当的工作或事业谋生、生活;做合法、正当的工作或事业谋生、生活,摩诃男,这就是正命的法义。


什么是正方便呢?正方便也叫做正精进,也就是四正勤的意思,什么是四正勤呢?就是精进努力的除灭已经生起的恶行、恶言、恶念,精进努力的不让还没有生起的恶行、恶言、恶念再次生起,精进努力的让还没有生起的善行、善言、善念生起,精进努力的让已经生起的善行、善言、善念持续的增长、增进。摩诃男,这就是四正勤的法义,这就是正精进、正方便的法义。


什么是正念呢?就是将注意力集中专注在身体上,专注在对身体的观想上,这样就是有正念,这样精进的修行能够熄灭、除灭、降伏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愁;将注意力集中专注在感受上,专注在对感受的观想上,这样就是有正念,这样精进的修行能够熄灭、除灭、降伏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愁;将注意力集中专注在内心上,专注在对内心的观想上,这样就是有正念,这样精进的修行能够熄灭、除灭、降伏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愁;将注意力集中专注在念想上,专注在对念想的观想上,这样就是有正念,这样精进的修行能够熄灭、除灭、降伏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愁。摩诃男,这就是正念的法义,这也被叫做四念住(四念住解释,见第二百七十八章、第七百三十五章)。


什么是正定呢?修行人除灭贪欲、渴爱、不善法,远离欲望、不善法后,内心集中专注在清净的念想上,就能进入喜乐清净的初禅境界(初禅境界解释,见第三百四十七章);修行人在初禅境界的基础上平息、熄灭多个集中专注的清净念想,内心只集中专注单个、纯一的清净念想,就能进入喜乐清净的二禅境界(二禅境界解释,见第三百四十八章);修行人在二禅境界的基础上熄灭、平息由禅定生起的喜乐,并保持正知、正念(正知、正念解释,见第四百八十三章),就能进入清净的三禅境界(三禅境界解释,见第三百四十九章),尊者们就会称这些进入三禅境界的修行人为:「他们是集中专注修行,让自己的内心平静寂静,安住在清净境界之中的修行人」;修行人在三禅境界的基础上平息、熄灭厌恶憎恨,灭尽厌恶、不喜欢,让内心安住在不苦不乐的境界之中,让内心平静的集中专注在单个、一种、纯净的清净念想之中,就能进入清净的四禅境界,也就是在四禅境界中苦闷、快乐、喜悦、忧愁等等喜怒哀乐的烦恼都被平息、熄灭了。摩诃男,这就是正定的法义。


摩诃男,这就是八正道的法义。


摩诃男,明白缘起法,明白和践行八正道,就开启了两种解脱的智慧。


摩诃男,明白缘起法,明白和践行八正道的优婆塞,就是如来认可、合格的优婆塞。”


佛陀说法后,摩诃男再次的顶礼佛陀,随喜赞叹佛陀说法的无量功德,并按着佛陀所说的法去修行。


巴利语原版经文


SN.55.37/(7) Mahānāmasuttaṃ

   1033. Ekaṃ samayaṃ bhagavā sakkesu viharati kapilavatthusmiṃ nigrodhārāme. Atha kho mahānāmo sakko yena bhagavā tenupasaṅkami; upasaṅkamitvā bhagavantaṃ abhivādetvā ekamantaṃ nisīdi. Ekamantaṃ nisinno kho mahānāmo sakko bhagavantaṃ etadavoca–

   “Kittāvatā nu kho, bhante, upāsako hotī”ti? “Yato kho, mahānāma, buddhaṃ saraṇaṃ gato hoti, dhammaṃ saraṇaṃ gato hoti, saṅghaṃ saraṇaṃ gato hoti– ettāvatā kho, mahānāma, upāsako hotī”ti.

   “Kittāvatā pana, bhante, upāsako sīlasampanno hotī”ti? “Yato kho, mahānāma, upāsako pāṇātipātā paṭivirato hoti, adinnādānā paṭivirato hoti, kāmesumicchācārā paṭivirato hoti, musāvādā paṭivirato hoti, surāmerayamajjappamādaṭṭhānā paṭivirato hoti,– ettāvatā kho, mahānāma, upāsako sīlasampanno hotī”ti.

   “Kittāvatā pana, bhante, upāsako saddhāsampanno hotī”ti? “Idha, mahānāma, upāsako saddho hoti, saddahati tathāgatassa bodhiṃ – itipi so bhagavā …pe… satthā devamanussānaṃ buddho bhagavāti. Ettāvatā kho, mahānāma, upāsako saddhāsampanno hotī”ti.

   “Kittāvatā pana, bhante, upāsako cāgasampanno hotī”ti? “Idha, mahānāma, upāsako vigatamalamaccherena cetasā agāraṃ ajjhāvasati muttacāgo payatapāṇi vossaggarato yācayogo dānasaṃvibhāgarato– ettāvatā kho, mahānāma, upāsako cāgasampanno hotī”ti.

   “Kittāvatā pana, bhante, upāsako paññāsampanno hotī”ti? “Idha, mahānāma, upāsako paññavā hoti udayatthagāminiyā paññāya samannāgato ariyāya nibbedhikāya sammā dukkhakkhayagāminiyā– ettāvatā kho, mahānāma, upāsako paññāsampanno hotī”ti. Sattamaṃ.


返回列表

上一篇:第九百一十六章 成为天界众生的方法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

“第九百一十七章 优婆塞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第二章 内心生起哪三种念想会让自己受到伤害?

相应部3相应2经/男子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波斯匿王在一旁坐下,他问佛陀:“世尊,当人的内心生起什么的时候,就会对自己不利,让自己产生痛苦,无法安乐?”佛陀说:“大王,当人的内心生起了三种念想的时候,就会对自己不利,让自己产生痛苦,无法...

第四章 谁才是让别人喜欢和拥护的人?

相应部3相应4经/可爱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波斯匿王在一旁坐好,他对佛陀说:“世尊,我独自静坐的时候,心里面生起了这样的念想:「什么样的人是让大家喜欢和拥护的人?什么样的人是让大家不喜欢、厌恶的人?」世尊,我自己是这样来回答这个问题的:...

第十三章 要知道控制自己的食量

相应部3相应13经/一桶煮好的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骄萨罗国的波斯匿王每天都要吃很多饭菜,他长的肥硕无比,稍微做点运动就会汗如雨下,有一天,波斯匿王吃完饭后,就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那时,佛陀看见肥头胖耳的波斯匿王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用毛巾不住的擦着头上和身上的...

第二十六章 杀死什么能让自己不生烦恼?

7.婆罗门相应1.阿罗汉品相应部7相应1经/大那若尼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栗鼠饲养处的竹林中,那个时候,有一位叫婆罗堕若的婆罗门,他的妻子大那若尼对佛法僧三宝有坚固的信心。有一次大那若尼给婆罗堕若婆罗门送饭,不小心跌倒了,她虔诚恭敬的诵念三次:“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

第三十一章 如何才能解开束缚和捆绑?

相应部7相应6经/结缚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结缚婆罗门来到佛陀的住所,顶佛陀后,他在一旁坐下,结缚婆罗门对佛陀说:“世尊,世间的人被自己内心生起的念想束缚捆绑,被世间的事物事情束缚捆绑,世尊,谁才能解开这个束缚捆绑,谁才能从自己的念想和世间的事物事情中解脱出来呢?”这时,结缚婆罗门...

第三十七章 多次的播种才能多次的收获果实

相应部7相应12经/优达亚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祇夜)有个时候,佛陀中午穿好法衣,拿着饭钵,进入舍卫城挨家挨户,不分贫富贵贱的化缘饭食,有个叫优陀亚的婆罗门看见佛陀来到自己的住处,就将佛陀的饭钵盛满米饭和斋菜。几天后,佛陀第二次来到优陀亚婆罗门的住处,优陀亚婆罗门又恭敬的供养给佛陀可口的饭菜。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