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涅槃后会去什么地方?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有一天,婆蹉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佛陀后,婆蹉坐下问佛陀到:“世尊,这个世间是恒常不变的,其他的都是虚妄不实的,世尊您认为怎么样,这样的见解是不是正确的呢?”


佛陀告诉婆蹉:“婆蹉,如来没有这样的见解,没有世间是恒常不变的,其他的都是虚妄不实的见解。”


婆蹉问到:“世尊,您没有这样的见解,那这个世间就不是永恒的,就是要毁灭的啰?您是这样的见解吧!”


佛陀说:“如来也没有世间不是永恒的,是要毁灭的见解!”


婆蹉继续的问:“世尊,这个世界的大小是有限的,这样的见解是正确的吗?”


佛陀说:“婆蹉,如来没有世界的大小是有限的见解。”


婆蹉说:“世尊,那这个世界的大小就是无限的啰?这样的见解应该是正确的吧?”


佛陀说:“如来,也没有世界的大小就是无限的见解。”


婆蹉这时感觉到很迷惑说到:“世尊,您这样回答我,不就是没有见解了吗?您这样说不就相当于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了嘛。”


佛陀说:“婆蹉,你先别急,你先把你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如来稍后会为你解说法义的。”


婆蹉说:“好的,世尊,那我现在就把所有我迷惑的问题都先提出来,世尊,我们的生命(灵魂)就是身体,这样的见解是正确的吗?”


佛陀说:“婆蹉,如来没有生命(灵魂)就是身体的见解。”


婆蹉说:“那,生命(灵魂)和身体就是分开的啰?各是各的了?生命是生命,身体是身体?这样的见解正确吗?”


佛陀说:“如来没有生命和身体各自独立分开的见解。”


婆蹉说:“世尊,如来涅槃后,还存在,这样的见解正确吗?”


佛陀说:“如来没有如来涅槃后存在的见解。”


婆蹉说:“那如来涅槃后,就不存在了?这样的见解正确吗?”


佛陀说:“如来也没有如来涅槃后不存在的见解。”


婆蹉说:“如来涅槃后,存在也不存在,这样的见解正确吗?”


佛陀说:“如来也没有如来涅槃后存在也不存在的见解。”


婆蹉持续的问佛陀很多的问题,佛陀都回答:“如来没有这样的见解。”


婆蹉实在是无法忍耐下去了,就问佛陀到:“世尊,为什么我问您的问题,您都不给出明确的答复呀,就像我没有问过一样,为什么您不肯定的回答我任意的一个问题呢?我实在是无法理解,请您告诉我原因。”


佛陀告诉婆蹉:“如果起心动念,就会被所生起的心念所污染,所束缚。心念生起后,就会胡思乱想,无法让内心清净安宁,一旦生起心念,就会伴随着疑惑、忧虑、苦恼、痛苦等等的烦恼,而无法让人除灭贪欲、愤怒、愚昧无知。无法让人灭除烦恼痛苦;无法让人清净无染;无法让人开启智慧,证悟果位;无法除灭生死轮回的烦恼和痛苦!所以如来刚才都回答你,没有这样的见解。”


婆蹉说到:“世尊,那您有起心动念吗?”


佛陀说:“如来说法随缘而转,没有起心动念,就如同世间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春到草木萌发,夏到草木繁荣,秋到果实累累,冬到草木凋谢,未曾说过一言,而万物随顺因缘轮回往复没有穷尽,如来说法也如同世间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如来说这个世间的人是很痛苦的,因为人是要老、病、死的,没有一个人是不老、不生病、不死的。还有亲人离别的痛苦,求不到的痛苦,与冤亲债主相遇的痛苦,就算是生在富贵之家,也无法随意自在,所拥有的黄金、房产、钱财也无法永远的拥有。人一旦死去,之前所拥有的一切财物、贤妻美妾等等都要全部舍离,没有一样是自己能够带走的,所以这个世间的每一个人最终都是痛苦的。这些痛苦是如何产生的呢?就是因为贪爱的原因,就是因为贪爱自己的身体,就会怕老化、怕生病、怕死去。就是因为贪爱黄金、房产、钱财,所以在失去它们的时候,就会产生痛苦,就是因为贪爱在这个世间所拥有的一切,贪爱财物、亲人、尊位等等的一切,所以在死去的时候,就会依依不舍、痛苦不堪!痛苦烦恼的根源就是贪爱。如何才能除去烦恼和痛苦呢?只有除尽贪爱,才能除灭烦恼和痛苦。除灭贪爱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要按如来所说的教法去经常的实践修行,只有在听闻如来说法开启智慧的同时,去实践如来所说的修行方法,才能除灭贪爱,才能远离烦恼和痛苦,才能从生死轮回的痛苦中得到解脱;才能生到善道,才能最终证悟阿罗汉、菩萨、佛的果位。


如来刚才所说的就是苦、集、灭、道四圣谛法,这个法是这个世间的真相,就如同世间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一样。如来已经除灭一切的贪爱、烦恼、痛苦。已经不会被世间的一切见解所迷惑,因为如来明白,所谓的见解不过是众生生起的妄想而已,都是虚妄不实的。如来既然已经无有起心动念,一切随缘而转,也就不会再被这些众生所生起的妄想所束缚,所捆绑!”


婆蹉说到:“世尊,原来是这样呀。世尊,我确实为了问您问题,准备了很久,这些问题其实也是我的烦恼,我天天的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找不到就会烦恼,这些问题将我弄的疲惫不堪,我去问过很多修行的人,他们的回答都不一样,就像世尊您所说的一样,每个人的妄想都不一样,所以就有无数多的答案,我为了判别这些答案正确与否而烦恼不已,不管他们为我解答了这些问题也好,没有解答这些问题也好,最后我在这个世间都是要老化、生病、死亡的,世尊也如同您所说,我也会因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或者失去自己的亲人、财物而痛苦烦恼的,那么我研究这些问题,又有什么用呢?我死去后,都不知道会怎么样,明白了这些问题对于我自己又有什么帮助呢?我是被我自己所收集的问题束缚了,捆绑了。”


婆蹉说到:“世尊,我虽然已经明白了您所说的法义,明白了一旦生起心念,就会胡思乱想,就会因为所生起的心念产生疑惑、忧虑、苦恼、痛苦等等的烦恼。可是我还是想问问您,如来涅槃后会到什么地方去,我们这个世间的人死去后会到什么地方去。我实在是想了解一下,也希望世尊,您这次要给我一个明确的回答,这样好让我生起修行的信心呀!”


佛陀说到:“婆蹉,如来现在要问你一些问题,你就按着你心中所想的如实回答吧,如果现在你的面前有一堆火正在燃烧,你能够看见正在燃烧的火堆吗?如果你面前的这堆火熄灭了,你能够看见已经熄灭的火堆吗?”


婆蹉说:“因为火堆就在我的面前,所以火堆是燃烧也好,熄灭也好,我都能够看见的。”


佛陀说:“如果有人问你,火堆燃烧的火熄灭后,这个火到什么地方去了,是去了东方,还是去了南方,还是去了西方、北方?你该如何回答?”


婆蹉说:“世尊,如果有人这样的问我,我就会如实的回答他,在我面前的这堆火之所以燃烧是因为还有木柴没有烧完,如果不继续的添加木柴,这个火就会熄灭的,其实这个问题他问的不恰当的,火是熄灭了,但是,不是去了什么东南西北的地方,只能说不加木柴,火就会熄灭,这样回答才比较合理的。”


佛陀说:“如来说,人会老、病、死,所以这个身体是虚妄不实的,这个我也是假我,外在这个假我所拥有的一切东西也都是虚妄不实的,由此不再执着这个假我的身体,不再贪爱这个假我所拥有的一切东西,比如不再贪爱黄金、房产、钱财等等,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心思在接触外面的事物、声音、气味、味道、触觉、境遇的时候不生起喜欢、不喜欢的心念,这样就不会因为喜欢而生起贪爱之心,想要占有;也不会因为不喜欢而生起厌恶之心,想要远离、逃避。因为没有生起喜欢、不喜欢的心念,就不会在口中产生贪求、占有、厌恶、逃避的言语,就不会有占有、抢夺、远离、逃避的行为,这样也就从烦恼和痛苦中得到了解脱,让内心清净无染,不为外境的变化而改变心念、改变言语、改变行为。如来现在举个例子来说明:当有一个人看见别人家中的一箱黄金后,他就生起了贪爱之心,这个人也想拥有这箱黄金,于是,他就开始谋划如何将别人的黄金弄到自己的手中来,这个人就在一天夜晚爬进别人的房子里,将这箱黄金整个抬走了。第二天,黄金的主人就到官府报案了,官府就派人追捕偷盗黄金的人。这个偷盗黄金的人,没过几天就被抓住了,他不仅没有得到黄金,还被抓捕进监狱受刑。他自己的家产也被官府没收了。如果这个人在看见别人家的黄金,生起贪爱之心,想要占有的时候,他就告诉自己,这样做是会被抓紧监狱的,是会被没收家产的。这样就相当于,不再往火堆中添加木柴,火堆中燃烧的火就会熄灭,这个人因为明白偷盗的后果,所以贪心也会熄灭的,贪求的心熄灭了,就不会再去谋划偷盗的计划,就不会去实施偷盗的行为。没有去谋划偷盗的计划,没有去实施偷盗的行为。黄金的主人没有丢失黄金,怎么可能会去官府报案?官府又怎么可能将一个没有犯法的人抓进监狱?如果有人问:这个人所生起的贪心,现在在什么地方?是在东方,还是在南方,还是在西方,还是在北方?这样问就不恰当了,只能说贪心熄灭了,就不会去做坏的行为,没有了坏的行为,就不会产生痛苦和烦恼。


而所谓的生,所谓的死也是由贪爱产生的,如来说灭除了贪爱、烦恼和痛苦,生死轮回也就灭除了,生和死是由烦恼产生的!世间的人为了名闻利养,痛苦不已、烦恼不已,如果能够熄灭贪爱,一切的烦恼痛苦就将除灭。已经除灭贪爱、烦恼和痛苦的人就不会为生、为死而痛苦,生死轮回也就灭除了,就如同将一颗大树连根拔起,然后再砍断它所有枝叶,让它再也无法生长,它这个生长的力量不是去了东方,也不是去了南方,更不是去了西方、北方。当众生将贪爱烦恼灭尽之后,生死就无从说起了,说出生从什么地方来,说死后到什么地方去也就不恰当了,只能说是灭尽了生死轮回的烦恼和痛苦,而不是说从什么地方来,到什么地方去。”


婆蹉说:“哎呀,哎呀,世尊,原来是这样呀,生死也是烦恼障呀,原来是这样,我今天终于明白了生死的真相,也终于明白了生死是不能说:出生从什么地方来,死后到什么地方去。世尊, 我现在也有一个比喻,想要说给您听,就如同,在森林中有一颗大的树木,众人将这颗大树砍倒,除去它的枝叶,剥掉它的树皮,只留下大树可用的木料,世尊您也是这样,将无用的、障碍知见的观念,都消除灭尽了,只留下真实不虚的法义。


世尊请您接受我做您的弟子,我愿意受持具足戒,按世尊所说的教法出家跟随您修行。”


世尊接受了婆蹉的皈依,并摸顶加持婆蹉。这时,婆蹉就出家受具足戒,出家之后,他想:我之所以要出家跟随佛陀修行,是因为要解除身心的烦恼痛苦,清净无染,解脱生死,最后证得阿罗汉、菩萨、佛的果位。


“第三十章 涅槃后会去什么地方?” 的相关文章

第一章 世间忧虑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有一天,佛陀到郁鞞罗在鹦鹉阎浮林说法,这时有一位叫竭昙的村长得知佛陀来到郁鞞罗村的鹦鹉阎浮林说法度众,他心里想:我应该前往礼拜佛陀,并且请佛陀为我说法。于是竭昙村长便前往郁鞞罗村拜见佛陀,顶礼佛陀后,村长坐下来,请问佛陀:“世尊,我经常听别人说,佛陀说法可以让人去除烦恼,得到身心的解脱,请佛陀为我说...

第三十四章 不要被猎人的陷阱捕获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波斯匿王在闭目养神的时候想到:世间的人在堆金积玉、富贵荣华后,能够不骄奢淫逸、挥金如土、荒淫腐化;能够不横行霸道、专横跋扈、倚势凌人的人是很少的。世间的很多人一旦金玉满堂、腰缠万贯、朱门绣户、侯服玉食、富贵加身后就会穷奢极欲、酒池肉林、声色犬马;就会骄...

第五十八章 不要执着佛陀说法的方式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弟子们说:“世间人为了生活,从事不同的职业,比如从事祭师、国王、公卿大臣、将帅、士兵、驯马师、农夫、经商、畜牧、教师等等的职业,如来给不同职业的人说法时,会根据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来解说法义。如来为什么要这样的说法?为得是让他们能够在自己熟悉的情况下理...

第七十二章 修行不是变成盲人和聋子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迦微伽罗的牟真邻陀林中,有一天,波罗奢那的弟子郁多罗婆罗门来到佛陀的住所,简单的问候后,他坐下。佛陀问郁多罗婆罗门:“你的老师,波罗奢那婆罗门是如何教导你们的?”郁多罗婆罗门回答到:“我们的老师,是这样教导我们的,他说:不要用眼睛去看世间的事物,如果用眼睛去看世间的事物就会被它们谋...

第八十章 不要只坚信某一位出家人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弟子们说:“如果只坚信某一位出家修行的人就会有五种祸患,是哪五种祸患呢?如果坚信的这位出家人,违反如来的戒律,破戒,被僧众赶出寺庙,那么供养恭敬、坚信这个出家人的在家修行人,就会想:这个出家人是我的老师,是我最尊重的人,现在这些僧众既然将我最尊敬...

第八十七章 亲近善人,远离恶人。

有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对弟子们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来现在为你们讲说亲近善人,远离恶人之法,你们要好好的聆听,仔细的思量。什么样的人是恶人,就是经常去做十种恶行的人,是哪十种恶行?就是杀生害命,残害生命,偷盗抢劫,与人通奸、淫乱,说假话欺骗...